【设计思想】
1、 指导思想:语言技能的获得应从语言现场的实践中得来,而语言实践得按一定的规范、有目的地进行,且受一定的语言榜样引导。
2、 理论依据: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 设计特色:环环相扣,由浅入深,逐步推进。
【教材分析】
苏教版中这篇课文是“走进语言现场”模块中“交锋板块”的重要内容。编者旨在让教师用这个语言材料引导学生感受这种语言形式,明确口语较高层面(辩论)的要求。编者为教师提供了两种活动方案,希望教师创建一定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明确要求,增强体验,提高能力。关于辩论,初中语文中语教学中也有涉及,只是初中的要求跟高中不一样:初中侧重言语规范,高中更侧重言语风度和风格,更侧重于言语的素养。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阅读或表达时,注重表层的认识体验,忽视或轻视深层的理性思考。因此他们在读这篇文章时往往会因为难以捕捉阅读的情趣而感受不到作者言语背后那一份对城墙的独特情感,更体验不出作者温和言辞背后学养、智慧和情怀。于是,很可能出现:读了大半天,文章的结构还弄不明白。因此,设计几个问题,恰到好处地突出四次言语交锋的场景,让学生短时间内感受这种言语氛围,就成为深入学习的前提。
【教学目标】
1、梳理文章结构,回顾辩论过程。
2、感受作者在辩驳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优秀素养。
3、培育听、说、辩的意识,训练听、辩、说的能力。
【教学设想】
(1)、大致梳理文章结构,回顾辩论的斗争过程,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在辩驳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优秀素养,让学生明白辩论的基本要求。
(2)、通过课堂模拟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就学习生活联系紧密的命题进行初步的辩论,再将学生不成熟的辩论与大学生训练有成的辩论进行对比,让学生找到差距,从而增强辩论的意识,明确奋斗的方向。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优秀的言语素养、培育言语意识、训练言语能力
难点:梳理文章结构,再现辩论过程。
【策略与手段】
通过文本研习,引导学生回顾交锋过程;
设计活动方案,指导学生主动发言,恰当地应对辩驳。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背景导入)
20世纪50年代,成为新中国首都的北京开始规划城市建设方案,当时的意见主要分为两派:一是以苏联专家为代表,提出以旧城为基础进行扩建,以天安门为中心、沿长安街建设政府机构;另一派,以梁思成与陈占祥先生为代表,提出完整保存北京古城,另在古城之外建设行政中心区的方案。拆除派的声音越来越大,梁思成不得不为之一搏。他抱病写下了本文,发表于1950年5月7日出版的《新建设》杂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反驳对方的。
二、梳理文章结构,回顾辩论过程
1、明确何为辩论:
辩论的定义: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
2、引导学生寻找主张拆除者的理由。
(齐读第二自然段后让学生归纳)
参考:“失去功用”、“阻碍交通”、“封建遗迹”、“有利可图”。
3、 进一步引导学生分组寻找主张保存者的反驳言辞,概述四次交锋过程。
过程再现:
三、结合辩论的过程,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在此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优秀素养。
让学生就每一个交锋过程,说出自己在此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作者体现出来的优秀言语素养。如:
①善于倾听 ②目光长远 ③视野开阔
④学养深厚 ⑤角度新颖 ⑥以情动人
……
将学生感受到的“优秀素养”用一个“力”来板书。趁机告诉学生:辩论要据理力争。
巧妙过渡:辩论中素养固然很重要,然而这样的素养是建立在“听”、“说”这两种基本言语能力之上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重点来训练一下“听”、“说”的能力。
四、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训练。
1、“听”、“说”的指导。
A:“听”的指导:①尊重说话人,虚心真诚地听,不能打断说话人。②用心地听,记下对方言语的要点。③思考对方言语中的漏洞。
B:“说”的指导:①说话的语气温和、不能太绝对,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②言语清晰、响亮,体态自然得体。③言语全面委婉,不露破绽。
2、听说训练:
一列火车快要进站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铁轨上有一群孩子在玩耍,司机想把车驶向右边废弃的铁轨,一看,呀!这铁轨上也有一个小孩子在玩耍。司机心想,我只有两种选择?往前走, 一大群孩子受害;驶向右边,杀害了一个很听话的小孩。司机心理很矛盾,往前走吧,谁让他们在不能玩的地方玩呢?往右走吧,受害的毕竟只有一个人,但会不会给人一种误导:在使用的铁轨上玩是不会有事的?
请同学们假设自己是火车司机,做好选择,并陈述自己的理由。
指导学生利用好下面的表格进行听说训练:
学生听众参与情况记录表
姓名 日期
辩论题目
请陈述自己的观点:
请表述自己的理由:
①
②
③
④
请做好听写要点记录
正方辩论要点 反方辩论要点
①
②
③
④ ①
②
③
④
你的反驳 你的反驳
操作步骤:
1、给学生五分钟时间准备自己的陈述。
2、让部分学生自愿站起来陈述,要求其他同学将自己所听的要点记下来,并注明是谁说的,然后进行思考,准备好自己的反驳。
3、让学生就自己所听的要点展开自由反驳。
四、体验反馈
1、让同学们对学生们的辩论进行评价。
反馈指导:从听、说两个层面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在学生的评价之后再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要求,激发学生观看专业辩手的兴趣。
2、在观看视频比较后找到差距,明确奋斗的方向。
五、小结
作业 :阅读讲义上的“技法理论实例分析”。(旨在让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辩论要求落实到更高的层面,在课堂培育的意识下,进一步提升听、说、辩等言语能力。
板书设计:
(板书时点到:辩论就是要据理力争,然而力争是需要素养分作前提的,而素养又是建立在一定的听、说等言语能力的基础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