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教师应转变的几个观念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中学教师需转变观念,更新教学思想,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下面据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 师生关系要从权威型转向民主型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在理论上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在实践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过去师生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中心主义和权威管理主义的倾向,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导致了学生对教师的怨恨和抵触情绪,导致了学生的被动性和消极态度,师生关系经常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因而,重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十分重要。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和关怀,同时受到激励、鞭策、感化,进而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在封建社会三纲五常的等级制度下,教师之于学生,有无可辩驳的真理和权威性,学生服从教师是天经地义的,此乃“师道尊严”。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要逐步让位于民主型的师生互教互学,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民主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扬;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耗费时光,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同时也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二 课堂教学要从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
传统教学以知识技能作为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首位的,而情感、态度、智力等方面的价值都是附庸的,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被“窒息”的人。课堂教学必须要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从而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要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可能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甚至一无所获,但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和发展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它会换取丰厚的回报,跟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相比是值得的。传统的教学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问题,把生动、丰富的教学活动变得简单、狭隘。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人为教育对象,注重人的发展,培养他们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并把它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总之,某一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这是学生发展而且也是教学发展的根本后劲。仅有知识技能单一的传授而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是枯燥乏味的,并且于人的发展是无益的,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成长中的整个生命。
三 由面对少数学生的应试教育转向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只面对少数学生,是一种扭曲的教育。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都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每个人的才能存在差异,社会需要各个类别、各种层次的人才。宋代理学家朱熹曾经指出:“圣贤施教,各因其才,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必须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特别是对后进生,更要激发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兴趣和才能所及的一切领域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 由统一的教学模式转向注重个性差异
应试教育用考试一种模式来铸造学生,学生疲于应付考试,整天埋头于作业之中,其兴趣和爱好得不到满足,创造才能被压抑,个性得不到发挥。应试教育影响下的教学几乎全被灌输知识、讲解习题、考试辅导所占用,对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个性发展重视不够,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不到发展。教育学认为,学生的发展存在个别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不同的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造成的。一般学生的发展需经历共同的发展阶段,但个别学生发展的速度、水平、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则千差万别。例如同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有的学生语言能力强,有的学生数学能力突出;有的学生才华早露,有的学生大器晚成。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差异,总是难以取得成功的,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始终是教学活动中两个不可偏废的主题,只有把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打基础”与“发展特长育人才”结合起来,把对优异生的培养与对后进生的帮助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扬起希望的风帆,扬起个性的旗帜,“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
五 由封闭僵化转向开放搞活
传统教学过分封闭和僵化,从而使课堂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上得不到充分发挥。封闭导致僵化,只有开放才能搞活。从教学角度讲,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自我消化,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开放的过程。课堂教学不应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计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的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综上所述,应试教育扭曲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给教学带来了种种弊端,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无用的单调乏味的重复训练上,它使鲜活的生命变得麻木,个性被磨平了棱角,灵性变得愚钝,人格被摧残,创造力被扼杀,而换来的只有一个个书呆子和社会上阵阵嘲讽之声。因而,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每一个教师要尽快更新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克服种种困难,勇于探索,去努力开拓教学的新领域。我们相信,经过广大中学教师的开拓进取,未来的教学领域必将出现一个百花齐放、莺飞燕舞的崭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