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教学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梁实秋和梁启超),识记字词;
2、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
3、引导学生加旁批的阅读方法;
4、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教学重点]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教学难点]作者如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赏析法、讨论法、朗读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大家有听演讲的经历吗?你们能从演讲中看出演讲者的性格吗?梁实秋就可以做到,他从梁启超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活画出梁启超的性格特点。你们都学过历史,那一定知道梁启超在政界是个叱咤风云的人物,有哪位同学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他的政绩呢?
二、文学常识及字词积累
1、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1895年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著述丰厚,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2、梁实秋,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191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23年留学美国。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主要著作有《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译著《莎士比亚全集》,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3、请学生上台为加点字词注音
戊戌 叱咤 莅临 迥异 精悍 激亢 箜篌 酣畅 蓟北
三、通读全文,勾画描写梁启超演讲的语句,思考:梁启超的这次演讲给听众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明确:深刻的印象,感染影响了听众。
原句:“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记得清清楚楚……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
“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
“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四、小组探讨: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也就是说他在演讲时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讨论他的特点,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参照课后练习一给这些语句加旁批。讨论结束后,每组派多位代表向全班同学发布讨论结果,发布内容包括特点及旁批。需注意的是,每组每伴代表最多限说两个特点。最后特点+代表人数最多的一组为胜,胜出者可要求任何一位同学或老师朗诵课文。
五、学习探究:本文是叙事散文,既有充分的叙事,又有充沛的抒情,作者对梁的敬仰、欣赏、赞美之情是怎样抒发的?(学生找有关语句,师引导归纳)
1、直接表达
(1)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怀着无限的景仰。
(2)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强烈多少倍
(3)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2、半直接半含蓄的表达
(1)我很幸运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2)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3)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3、完全含蓄的表达
(1)描写外貌,着重于表现神采,展现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风范
(2)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纯粹是动作描写,但读者仍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敬佩
(3)标题“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以学生的辈份称呼梁,已是一种尊敬和爱戴。
六、作业:
1、文末“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如何理解?课后自寻材料解决;
2、课后查阅资料,试将《箜篌引》扩写成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
附:板书设计
梁任公演讲特点
开场白:独特(谦逊、自负)
声音:沉着有力,洪亮激亢(沉稳、睿智)
内容:丰富有趣(博闻强记、学识丰富)
表情:成为表演、酣畅淋漓(感情丰沛)
外貌:身材(短小精悍)、眼神(光芒四射)、步履(稳健)、气质(潇洒)
神态:生动有趣(自负、谦逊)
语言:旁征博引(风趣、博闻强记)
动作:手舞足蹈(自由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