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两组》教学设计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冯兴龙
文本简析
本文摄影照片占据了主要篇幅,这是以往教材所没有的,体现了新课程与时俱进的特色。摄影作品不同于文字作品,摄影师通过画面来表现主题,通过形象来发言,通过镜头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有着文本所没有的视觉冲击力。图片是瞬间的永恒,我们透过一幅幅画面可以想像到发生在昨天的故事,听到人物的心灵之声。通过图画和图片的文字说明把握图画的内涵,理解摄影者的意图,这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学习本课的难点就在于怎样去阅读一幅图片,明确他所包含的深层含义。解读图片,了解其思想内涵也应该是一种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体验,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准确解读图片内容,掌握鉴赏图片的基本方法,提高读图能力。
2.能通过图片解读,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形象的认识,进而珍惜和平的生活环境。
设计理念
本课的学习方式是开展活动体验。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使学生的和平意识得到增强,同时培养他们的读图能力,使学生能够自己欣赏图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场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史无前例的人类浩劫,让5000万人在炮火与硝烟中丧失了生命,人类文明遭受空前破坏!今天,让我们带着沉重的心情一起走进《图片两组》,从瞬间的定格中,更加直观、形象地来聆听历史的话外之音,感受战争的残酷无情,透过摄影师定格的瞬间来审视战争对生命尊严的践踏,让这些无声的呐喊祈祷人类永久的和平。
二、解读图片。
1.初步读图,整体感知。
明确:第一组图片是表现战争带来的苦难;第二组图片是表现人们庆祝和平,那联系起来,就是人们厌恶战争,向往和平。
2.指导读图。(以第一组图一、图二为例)。
【PPT显示】
(1)了解背景,揣摩意图
(2)分清主次,展开想像
(3)欣赏构图,品味细节
学生读图、讨论、交流,明确:
图一首先看背景,被炸毁的火车站的瓦砾堆和废弃的车轨;接着看画面的中心,镜头的中心往往是最令摄影师震撼的素材--哭泣的小孩,一个年幼的孩子,他受伤了;我们听到,他哭喊呼唤着亲人;我们想到,他可能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他孤苦无依,他的前途没有人知道。
图二在于把握住细节:扔在一边的拐杖,站立的一条腿,拥抱的一只胳膊,这一切告诉我们他在战争中失去了什么。可以想像,他出征的时候是迈着矫健的军人的步伐,归来时却要借助拐杖。在和妻子拥抱的时候也不得不用另一只手拄着拐杖,只用了一条手臂,而且手上还戴着戒指。是战争夺去了他一个正常人应有的正常动作。可见战争使正常人失去了正常的生活。)
图片都给我们强烈的震撼,这种力量来自于仔细地读图,认识战争的残酷。
3.自拟题目,自撰解说。
全班分四大组,每组分别选一幅进行。先在小组交流,每组派代表发言,其余学生补充说明,老师适当串联。要求:题目要概括、简洁、深刻。解说词要适合口头表达,文字在平实、准确地对图片做出说明的基础上,可以考虑有一定的抒情性,以表达人们的一种怀念、敬佩之情。
【音频。忧伤的乐曲《睡莲》作为背景音乐。调低音量】
第一组图三
举例:
题目如“无奈”“叔叔,我要爸爸”。
父亲一手紧紧抱着孩子,一手拿着枪的。孩子在痛哭,父亲辛酸的表情告诉我们在哭,在心里哭泣。这位父亲这次去战场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呢?自此一别,父子或许永难相见,这父亲可能倒在战场上永远也回不来了,再不能看一眼自己心爱的儿子了,可是,在那样一个时代,像他这样的父亲又何止一个,战争的残酷性不仅在于使人战死沙场,更在于它人为地拆散了一个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让更多无辜的人心灵痛苦、备受煎熬。因此战争年代的离别总是这样让人难舍难分,依依不舍。
在这幅图片中,注意人物的动作、表情,揣测人物的心理。应注意父亲的沉默(心理活动)与孩子的哭泣(孩子总是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他的内心感受)还有父亲手中那杆冰凉的枪。父亲在枪与儿子之间进行着无奈的选择。从中你又想到了些什么?
第一组图四
举例:
题目如“和平,我去哪儿找你”“ 宁静下的罪恶”。
1945年一个宁静的中午在臭名昭著的德国贝尔森集中营(《安妮日记》的作者安妮就死在这个集中营中),一个宁静的午后,道路两旁堆满尸体,而一个小孩正在距离尸体很近的道路上迈着从容的四方步走过,他脸上的表情是平静的、无所畏惧的。
应特别注意“宁静的中午”,注意小孩的表情及步伐,思考战争给儿童的心灵留下的阴影。看后一般人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他见到堆积如山的尸体却不惊恐?集中营里的生活会给他的一生留下什么样的创伤?是不是他在集中营里看到的这种情况已经很多了?也许在集中营的生活,已经对这个小孩的精神有了很严重的摧残,使他的心灵变得扭曲,变得见怪不怪了。……
第二组图一(略)
记录了中国东北人民听到日本侵略者投降的消息后的欢呼场面。要知道,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遭受了十四年的苦难,在画面上有少年、中年和老年,无论对谁而言,十四年都是多么漫长的岁月!他们听到日本侵略者投降,每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抑或悲喜交加的表情。
第二组图二(略)
英国妇女的盛装引人瞩目,在德国空军的狂轰滥炸,生活必须品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妇女不可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美丽。胜利了,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要注意一个细节,黄面的左上角有两位军人在注视着他们。首先是他们保卫了和平,抵制了侵略,再者他们也不用流血牺牲了
三、本课总结
本课图片之所以能有如此震憾人心的力量,甚至于改变历史的进程,直到今天仍然能打动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就是因为摄影师抓住了内涵丰富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这两组历史图片,就是战争给人类带来惨重的灾难的真实再现。
当我们结束这一课的时候,世界上的枪炮声仍然没有平息,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吞噬生命,毁灭财富。没有和平,就没有人类的幸福,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着思考,思考战争的罪恶,思考战争给人类造成的伤痛,思考我们整个人类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拥抱和平、杜绝战争。
四、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课外向同学展示自己最欣赏的摄影作品,并说明赞赏的理由
教学反思
本教案转载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