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俊
(一)针对初中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有问题,构建“衔接、预防、分流整体优化”教育模式初中学生自入学起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不采取必要措施,会加剧分化趋势,甚至导致辍学和流失。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即针对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有问题,构建“衔接、预防、分流整体优化”教育模式。
所谓“衔接”,指初中初期的“中小学衔接教育”。
其措施是:组建具有优良学风的班集体,形成良好学习环境;开展队列和广播体操的集训和比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养成文明习惯;开设各科学习指导课,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方式;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为学习吃力的学生补课,帮助他们跟上集体步伐等。所谓“预防”,指初中中期的“转化中差生、预防大面积掉队教育”。其措施:一是根据此间学生心理变化和厌学、辍学可能性增大的情况,加强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二是在易产生分化的数学、外语、物理等学科,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状态实行“分层次教学”。通过扎实细致工作增强学生自信心,同时要制定教师“转差”的责任制。
所谓“分流”,指初中毕业年级的“普通文化课和职业技术课分流教育”。其目的在于顺应学生的不同志向,适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
(二)以学论教,学教结合,构建“学思习行整体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优化,一方面要“以学论教”,即以学习过程为教学的主体过程,把学习过程及其规律作为构建教学模式的基础;另方面要“学教结合”,即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基础上发挥主导作用和服务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建立科学的学习方式,优化学习过程,促使学生知识学习与各方面素质的发展相结合。
关于“学思习行整体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构想,其基本内容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大纲为主线,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最佳结合,实现学、思、习、行整体优化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指“掌握知识”的活动,即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思”,指“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活动,主要是学习中的探究和创新;“习”,指“巩固知识、重复动作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活动,即复习、练习、演习;“行”,指“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即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学习过程可分为以“思”为核心的“探究发现学习”方式和以“习”为核心的“接受学习”方式。二者有机结合,可构建有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的各种变式:如语文课的“初读、复读、研读、质读、练读、归读”模式和作文课的识题、初作、受导、复作、参研、正作”模式;外语课的“受导、操练、实践、巩固”模式;物理课的“提出问题、观察实验、探究知识、归纳结论、知识运用”模式;美术课的“学、用、创”模式等,有效地优化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还可开展各种优化教学条件的实验,如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采集制作标本、自制教具和学具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情境性,为思想教育和能力训练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