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9-12编辑:互联网

《秋水》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品味庄子散文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1.文言实词、词类活用、对比手法。

2.了解和积累不同的文言句式。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课文篇幅短小,可以把反复阅读作为突破口,辅助教学任务的完成。

2、问答法。以有针对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以此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四、导入

我们都听过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句《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描绘出一幅辽远壮阔的山河图,气势宏大,笔意高远。更给我们深远的启示: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须再登上一层高楼。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现实生活的确如此,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如果我们现在对知识一知半解,还不虚心求教,只能做井底之蛙;学习上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这个道理,其实早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就已有阐述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选自《庄子》的散文片段节选《秋水》。

学习一篇文章,首先要了解它的作者。那么有没有同学对庄子有所了解呢?(请同学讲讲,没有人讲再继续导入)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受灾患、苦难和磨砺,但当种种坎坷,“功利”已全然无计、陷于无路可走的时候,惟有庄子,才能给你以帮助、给你以心灵的栖息之地!“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在“在清风夜唳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然而,庄子的孤独是最伟大的孤独,他因孤独而悲悯、因悲悯而博大、因博大而襟怀天地与宇宙!

那么我们现在一起来了解一下庄子和庄子的思想。(放幻灯)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哲学家,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学(后来道家)的作品。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庄子的思想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生活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政治上主张无为(顺应自然,不必有所作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的哲学是用瑰丽的散文写出,我们从他的这些哲学主张中可以看出他深刻的揭露了人间百态,同时倡导一种超脱而又未免消极的人生。他所崇尚的不是统治万物的神,而是有着玄妙智慧,飘然欲仙的人。后代几乎所有的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都受到了他的哲学和艺术思想的深刻影响。庄子的思想直到今天依然展现着无穷的魅力。

了解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庄子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秋水》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它又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具体来学习《秋水》。

五、教学

疏通字词句:

请同学先自读课文两遍,熟悉文章内容。

①泛读  ②请几位同学跟着伴奏朗读课文

疏通字音、词义。

③请同学来读课文并翻译

通假字:

通假字:泾,通“径,直。   辨,通“辨”,分辨。   (分辩:辩解。分辨:辨别。)

重要实词  “百”,虚指多,众多的意思,不能理解为实指;“川”,河流;“河”,专指黄河,现词义扩大,泛指所有河流(与此类似的还有“江”,专指长江;“菜”,只指蔬菜,现在还包括鱼肉)涘:水边、岸。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看图片)望洋:仰视的样子。旋:掉转。殆:危险。大方之家,有修养、有学识的人。 

古今异义:        

百川灌河    河:古义,特指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东面而视    东面:古义:脸朝东;今义:方位词,东面。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面目:古义,脸,面部。今义:脸的形状,相貌。

至于北海    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北海:古义,北方的大海,指东海的北部;今义,常指我国一部分海域。

大方之家   大方:古义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子之难穷也    穷:古义,尽;今义,贫穷。

词性活用:

秋水时至(名词活用为状语,“随着时令”)

顺流而东(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向东流”)东后面省略了流,因为古人用竹简写字,需要比较精炼。

东面而视(方位名词活用为状语。“面向东面”)

且夫我常闻少仲尼之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少”-“小看”)

而轻伯夷之义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轻”-把谁看轻-“轻视”)

特殊句式

以为莫己若(否定句宾语前置)莫,否定词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

“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判断句)

固定句式

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非……则”,表示假设,译为:“不是……就……”   )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且夫……”,且是发语词,夫也是发语词,凑足语气,没有实际意义。再说,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意思。)  

3、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者,……也,  表判断)

4、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以……为……,是古汉语常见的固定格式,可译为“认为……是”)

译文:

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千百条水流注入黄河。水面宽阔,两岸、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当时黄河神河伯自己十分欣喜,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顺着流水往东走,到了北海,脸朝东望去,看不到水的尽头。自此河伯才掉转脸来,抬头看着海神若叹息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这是说我呀。而况我曾经听说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有机会看见您的大海难以穷尽,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真的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理清脉络

初步理解了文章的大意,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这篇寓言

请同学们看一下,全文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全文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秋水时至……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

请同学看黄河的图片,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第一句写黄河的壮阔。提问:黄河的景象如何?(百川灌河、不辩牛马)[板书]

秋水泛滥,“百川灌河”是何等的雄壮;“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是何等的开阔。

提问:那河伯的心情如何?表现如何?(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板书]  

第二句写河伯骄傲自满。他暗暗高兴,“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个“天下”,一个“尽”,把河伯那种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两句之间,用了一个“于是焉”,说明河伯是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欣然自喜的,等到他见到大海时又会是另一番景象。

第二层(“顺流而东行……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海之后自叹不如。

请同学看大海的图片,与刚才相比,说说自己的感受。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这是一个过渡句,由第一层过渡到第二层。

提问:大海的景象如何?(不见水端  难穷)[板书]

写大海的广阔只用“不见水端”四个字,然而与黄河的“不辩牛马”相比则不可同日而语。两相对比,河伯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

提问:那河伯此时的心情又如何?表现如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板书]  

河伯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然后向海神若发出了由衷的感叹。这里又用了一个“于是焉”与第一层呼应,情况不同,时间不同,认识也就不同了。河伯感叹的那番话,是做自我批评。先引俗语“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然后说自己曾经不相信“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批评自己的盲目自大,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广,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就永远也得不到改正;最后,何伯认为自己的浅薄将长久的被大方之家所耻笑。

[板书]                  黄河                         北海

        景象     百川灌河  不辩牛马            不见水端  难穷

                    ↓        ↓                      ↓

                   雄壮      开阔                   广阔浩淼

 河伯      欣然自喜                      始旋其面目

                      ↓                             ↓

         表现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望洋向若而叹

                      ↓                             ↓ 

夜郎自大              责己狂妄、批己浅薄、贻笑大方

问题:

1思考、讨论:课文从文体上看,属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概括中心思想)

明确: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会贻笑大方。延伸:人贵有自知明、谦受益,满招损、自大由于无知、知耻近于勇、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有比较才有鉴别

2本文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道理,除了设喻说理外,有没有用别的手法?

讨论、明确: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1)写景对比。

同是写壮阔,黄河是“百川灌河”,“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北海是 “不见水端”,“难穷”。--更加鲜明生动地突出了北海的广阔浩淼,为写河神认识的改变奠定了基础。

(2)河神前后认识对比。

先前是“欣然自喜”,后来是“望洋向若而叹”。--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河神有自知之明,勇于反省,正视现实的性格特点,使道理更有说服力。

补充相关文言文: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北海神若说:“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的道理,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间奔流而来,观看到大海,才知道你的浅陋,这就可以与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江河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满盈;尾闾排泄它,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虚空;春天、秋天它没有变化,洪水、大旱它不知道。)

庄子非常擅长用寓言故事说理。下面我就给同学们讲一讲庄子的几个小故事。

1、相传楚威王听说庄子有才干,派了使臣,带了千金重礼,想聘他为相。他对楚国的使臣说:“千金是很重的财物,卿相是尊贵的地位。你难道没有看到祭祀用的牛吗?人们养它几年,然后给它披上绣花的衣服,送进太庙,杀了祭祀。到这时,它即使想做一头自由自在的小猪也不行,你快走吧,不要玷污我。(看来庄子淡泊名利,向往那种不受任何约束,自由自在的生活。)

 2、有一次,庄子到楚国去,路上见到一个髑髅,他枕着髑髅睡觉,髑髅给他托梦说:“死了,就没有君主在上面,没有臣子在下面,也没有四季变化的事,能从容自在地与天地共久,即使南面而王的快乐,也不能超过这了。”(这个故事也很有意思。庄子不仅向往自由,还十分不满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髑髅之言说明了此点。)

3、传说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唁,看到庄子正伸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着,敲着瓦盆唱歌。(这个故事我觉得表明了庄子的生死观,他认为生来死往的变化就如同春夏秋冬。)

《史记》说,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庄子是借寓言的力量,来宣传自己的哲学政治主张的高手,其任自然、齐生死、绝圣弃智、避世养生的主张,无不通过寓言表现出来。《秋水》就含蓄地说明了不要囿于一孔之见、闭目塞听、目空一切、盲目骄傲的道理。

庄子 文章特色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章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曾说他的作品“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就是说他的作品气势恢宏,透彻而且全面,姿态美丽而且多种多样,晚周的众多学者,没有能超过他的。)

请同学找出这课中涉及到的成语

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微小,今多比喻想做一件事而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贻笑大方:被有学问或内行的人所耻笑。

大方之家: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 

六、结语

《秋水》这篇课文虽仅仅节选了《庄子秋水》的第一自然段,但我们同样领略到了庄子散文的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设喻巧妙,机趣横生的特点。

    我们习惯于用‘冰山之一角’来说明某事物的博大,如果用“文化冰山”来形容庄子可能一点不为过,可对于博大精深、汪洋恣肆的庄子而言,课文《秋水》是否可以算作庄子这座文化冰山的一角呢?(学生或摇头或茫然)显然不是,它只能是其中的一个水分子。庄子这座文化冰山太庞大了,可见其文化含义之深远。在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中,有些人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少了他们,这条波澜壮阔的大河就少了最原始的动力,例如孔子,如果少了他,我们就少了以天下为己任,知其不可为而为的积极入世的勇气;又如孟子,如果少了他,我们就少了充盈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还有我们今天学的庄子,如果少了他,我们就少了不为世俗名利所累的‘闲福’,就缺失了以高洁的精神来坚定地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

七、古文练习:

一词多义

若   ①望洋向若而叹 名词,海神

     ②以为莫己若者  动词,如,及 比得上

闻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动词,听到

②少仲尼之闻  名词,学识,学问

重点虚词:之 焉 于 而

练习一、整理归纳下列各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睹子之难穷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要看是不是一句完整的话,不完整的为取独)

        ②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结构助词,用于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

之      ③野语有之曰              代词,指话语

        ④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的标志

        ⑤吾非至子之门              结构助词

            ①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语气助词,放在句中,表停顿。

            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疑问代词,当作“怎么、哪里”讲。

   焉       ③今吾子又死焉。           兼词,当作“于此、于是”讲。在这里(兼词要联系上下语境)

            ④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句尾,无意义,语气助词。

               

  ①于是焉河伯使旋其面目。    介词,当作“在”讲。

    于      ②至于北海,东面而视。      介词,引出了行为的对象。

            ③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介词,用在形容词后及被比对象之前,表比较。

            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介词,用在动词之后,名词之前表被动。

            

①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连词,用在中心语与修饰语之间,表修饰被修饰关系

    而      ②顺流而东                 连词,用在并列词语中间,表并列关系。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连词,表转折关系。

            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代词,用“尔”,当作“你”讲。

练习二

1、与“莫己若”的句式完全相同的是( A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何厌之有

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D.国人莫敢言

  2、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轻伯夷之义(轻视)                     B.少仲尼之闻(名声)

C.吾非至子之门,则殆矣(危险)           D.我之谓也(说的就是我)

(第1题答案是A项。因为“莫己若”与“未之有也”均为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莫己若”按现代汉语语序应为“莫若己”,译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未之有也”按现代汉语语序应为“未有之”,译为:没有这种情况。B项是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厌之有”应译为:有什么满足的呢?C项“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句中介宾倒置,“何以”按现代汉语语序应为“以何”,可译为:凭什么。D项中没有宾语前置的情况。第2题答案是B项,“少仲尼之闻”的“闻”当作“见闻、学识”讲,“少仲尼之闻”可译为:小看孔子的学识。)

布置作业:

1、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上查出“被”“素”二字,并分析其本义和引申义。

2、作绿通上的练习

参考答案:

被:①被子(本义)  引申    ②覆盖   引申  ③加于……之上  引申    ④蒙受、遭

受     引申    ⑤介词,表被动

素:①白色的丝绸  引申   ②白色  引申   ③白白、空

④原本、素质、朴素  引申   ⑤以往、早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