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和其他》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9-23编辑:互联网

学习目标:1. 了解文章各部分的内容,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和理解。

2. 认识并能处理两代人的矛盾。

3. 体会父母之爱,学会感恩。

学习重点:1.认识理解两代人的矛盾。

 

学习难点:总结概括能力的培养、体会父母对儿女的理解。

学习方法:讨论法、分组合作法、联系实际对比法。

 

上课程序 师生互动 

一、课前准备(导入)

播放歌曲《一封家书》

歌词如下: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现在工作很忙吧?身体好吗?我现在广州挺好的,爸爸妈妈不要太牵挂。虽然我很少写信,其实我很想家。爸爸每天都上班吗?管得不严就不要去了,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

也该歇歇了。我买了一件毛衣给妈妈,别舍不得,穿上吧。以前儿子不太听话,现在懂事他长大了。

哥哥姐姐常回来吧,替我问候他们吧,有什么活儿就让他们干自己孩子有什么客气的。

爸爸妈妈多保重身体,不要让儿子放心不下。今年春节我一定回来

好了先写到这吧。

此致 敬礼 此致那个敬礼

一九九三年十月十八号

教师结合歌曲内容,和学生的回答灵活导入课文。

二、作者介绍

扬子  原名杨选堂   作品《浸洒的花朵》(小说)、《感情的花季》(散文集)

三、字词及课文内容介绍

[字词:学生自己写出,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

十八岁--回忆、心情

两代人的矛盾--原因、办法

读书的苦乐--理解、希望

青春--[重在阅读体会。]

四、体验:两代人的矛盾

1.说说你与父母的一些矛盾,当时你是怎样处理的,感受如何?

 

2.读课文第二部分《两代人的矛盾 》,说说你的收获,哪些内容对你处理和父母的矛盾有启发?

 

3.事例探讨:17岁的徐力是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的学生,他的母亲要求他每次考试成绩都要排在班级前10名。徐力感到压力很大,重压之下不禁觉得母亲对自己管得太严了,同时母亲提出的要求他也无法实现,深感委屈和压抑。2000年1月17日中午,徐力放学回家吃过中饭后,他的母亲对他又是一阵说教,他感到忍无可忍,便拿了一把铁榔头将母亲杀害。 

 

请你根据从文中得到的启示,分析以上事例,对徐力说几句话。

 

五、我想对您说:

从以上事例引出懂得父母的爱,报答父母的爱,学会感恩的话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有许多新的感受,如果你的父母在这里你会怎么说呢?

 

五、结束:一起背诵《游子吟》结束本课。

 学生听完后挑选自己觉得感动的句子谈自己的体会,教师问一些与学生自己相关的问题,引导他们深入体会。

如:学生选择“虽然我很少写信,其实我很想家”时,

教师:你给家里写过信吗?

 

 

 

 

 

 

 

 

 

 

 

 

 

 

 

 

 

 

 

 

 

 

 

 

 

学生迅速记忆,在老师的提问下大声回答。

 

 

 

 

 

两个学生合作在黑板上写下生字词,其余学生分成四组,分别完成四个部分的内容概括。

 

教师提示学生概括的方法:分层法、标题扩展法、找中心句法。

 

 

 

 

采取《实话实说》的方式,让学生谈自己与父母发生的不愉快,初步谈感受。

 

找一个同学读文章第二部分,然后探讨两代人的矛盾的原因是什么?解决的方法是什么?

随后再看自己学生和父母的矛盾,谈谈新的认识。

 

 

 

 

 

 

 

 

 

 

 

 

 

 

 

学生自由发挥,畅谈看法,教师深入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当然这种思考无需学生回答。

 

 

 

学生在《一封家书》的伴奏音乐中,说自己要对父母说的话,教师简短点评,引导深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