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找到了语文的源头活水(网友来稿)

发布时间:2016-1-14编辑:互联网

王瑞玲

  2006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一面世,我就从这精心构思的试题中读到了一个紧紧围绕着的主题:读。请看:

  直接考“读”的:填空题。名句填空中的句子都是高中阶段学生应该熟读背诵的古诗词句,需要毫不含糊的掌握。

  间接考“读”的:作文题。读书、读人生、读社会,这是一个更广泛意义的“读”。如果没有足够的阅读积累,“读书”这个话题谈不好,“读人生”“读社会”更无从谈起。因为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对人生和社会的认识理解无形中也靠从书本中习得。所以,“读”是个前提性的工作。读得多、读得透、读得熟,作文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还有语言运用题,无论是对李白杜甫,还是对林黛玉薛宝钗等的评价,如果没有足够的阅读作基础,何从“评”起?再看诗歌鉴赏题、文言文阅读题、现代文阅读题。尽管考的是课外的,但那更要得力于平时多诵读练就出的诗歌鉴赏能力及文言文、现代文的语言感悟能力。

  如此说来,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任何题目都要来源于平时的阅读。而我们的学生若能在平时就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练就认真读书的本领,形成自如读书的能力,语文考试何愁考不好?所以说,回到“读”上才算语文学习寻到了真正的途径,找到了真正的源头。有了这个源头活水,语文这条渠沟何愁不清澈长流?

  因此,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好就好在:它终于为语文学习找到了真正的源头活水--读。

作者邮箱: gejierui-123@126.com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