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四首>>教学设计,B《父母的心》教案设计,C《口技》教学设计D《马说》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1-25编辑:互联网

A <<古诗四首>>教学设计

              鲍峡镇东河中学  张自建

一   教学目标

1. 掌握绝句和律诗的相关知识

2. 掌握并学会古诗中的名句

3. 学习通过朗读体味古诗所蕴涵的情感。

二   教学设想

1. 重难点

朗读背诵古诗,理解名句的含义。

2.  课型及思路

(1) 课型:朗读

(2) 教学思路:通过阅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紧扣诗中的名句,进行赏析,理解诗句的含义并学会正确运用。深读诗歌体味作者的表现技巧。

三  教学准备

1. 教具

录音机、磁带

2 。多媒体课件

(1) 课件:VCD光盘

(2) 有关杜甫、陆游、杜牧、文天祥的生平简介。

四  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入题板书课题

(1) 导语

(2) 板书课题、学生自渎古诗

(3) 作者简介

学生介绍

明确:看幻灯片(投影)

二   自学第一首古诗思考

(1) 听配乐朗读

(2) 自渎并感知两首诗的内容

(3) 结合注解或工具书理解诗句的含义

(4) 试赏析古诗句并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   合作探究

1. 小组讨论并解决疑难问题

2. 班级讨论并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    交流反馈

1. 点名读诗句、学生评价、师补充点评

明确:听录音

2. 诗中重点字词

国     破      深      恨别      家书     簪

(1) 指名学生说

(2) 明确:看投影片

3  解析诗句含义

(1) 指名学生说

(2) 明确:看投影片

4   赏析古诗(你认为这首诗哪几句好?说说为什么?)

(1)名学生说学生评价、师补充点评

(2) 明确:看投影片

5  拓展:品味古诗,是将其改为一篇优美散文?或根据自己在校生活感触仿写诗句:家书抵万金。

6  试背诵古诗

五   同法自学第二首诗

1   投影写作背景、学生自学

2   重点讨论:读完古诗后你感觉作者笔下的“秦淮夜景”是怎样的?请谈一谈。

3 “商女不知亡国恨”在诗中的作用?

4   为什么选取《后庭花》让歌女唱呢?

六  学习小结

(1)名学生说学生评价、师补充点评

(2) 明确:看投影片

七  作业

1. 课后练习题1、2。

2. 朗读背诵古诗

3. 试根据课文写法,观察家乡某一处美景写一篇小散文。 

板书设计

           1.读,通诗句

古诗四首  2.读,明诗意

                 3.读,感诗情

                 4.读,赏诗景

     B  《父母的心》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分析“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                                       2. 通过阅读体会字里行间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爱。

3、感受伟大的父母心。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体会字里行间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爱。                           三、教具准备:

  歌碟《妈妈,再爱我一次》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听歌<<妈妈,再爱我一次>>闭上眼腈,在歌声中再一次体会一下浓浓的母爱。                             2、自主学习: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理清课文的思路。                                                                              3〉读课文后试找出文中反映“当爹当妈的心”的句子。.

4) 找出课文中你认为不足的地方。 

3、合作交流:

1).小组讨论,解决疑难。

2)班级讨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4、交流反馈: 

1) 对下列词语读准字音,并解释。濑户、酬谢、舱身、失魂落魄、无精打采、一妥百妥。 

2)概括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精彩语段

①、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②、找出课文中你认为精彩的语段并说明原因。

③、找出文中反映“当爹当妈的心”的句子。

Δ 提供情境,用一两句话写出那位父亲和他的妻子的心理。                                            1、财主夫人要求送一个孩子给他时?       

2、送走孩子时?

3、用次子换回长子时?

4、用女儿换回次子时?

5、要回女儿时?

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语言来回答。

五、课后小结:

1)  内容小结:一对穷夫妇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的任何一个孩子给富 人的事,了天下父母对子女的一片崇高的心,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通过人物心理刻画来表现人物性格。

2)  方法归纳: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应切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和具体的语言环境。

六、课外延伸:

 1)  请讲一些关于父母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

2)口头作文:“妈妈,我想对你说”。

七、作业:课后第二题

板书设计:           

 

 

(一波)   送来大儿子

          父母的心              儿子换大儿子                                                                 

   (三折)   女儿换儿子 

                 索回女儿

地址: 湖北省郧县鲍峡镇东河中学 

作者: 张自建 

 

C   《口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善、会、备、意”等文言实词和“但、然、虽”等文言虚词,了解课文内容,培养诵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想结合的写法。

3、引导学生理解全文,在次基础上突出对文章写作方法的分析。

4、感受民间艺术之美。

教学重难点:

1、生动细腻的描写、清晰明了的思路。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想结合的写法。

课型:

阅读课

教学思路: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课时应以诵读为主,加强文言语感。因此课堂上要重视文章的诵读习惯的养成,重视文言词汇的积累。

课时准备:

1、多媒体或投影仪、光碟、课件。

2、口技表演节目片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情景导入

1、多媒体播放口技表演节目片段。

2、师生对话。

3、学生看课下注释,师板书课题。

4、作者简介:①生试说②师点评补充③明确:看投影.

二、新课探究

1、读通课文

1)自由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2)生生互动:同桌互读互听、指出并纠正误读。

3)听媒体读,注意:正音、停顿、语气、感情。

4)师生互动:生读师评,师读生评。

5)、集体朗读。

2、读理解课意

1)、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工具书理解课文。

2)、自主活动: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有疑问查找工具书。

3)、师组织引导学生翻译课文。

4)、明确:看投影参考译文。

3、读熟悉课文内容

1)、细读课文第2、3、4段思考。

A、课文中的口技艺人模仿了哪些声音?

B、这么多的声音来自几个场景?声音的变化有何特点?

C、课文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这是从正面表现口技者的技艺精湛。另外有侧面的描写,请找出,并谈谈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

ⅰ、小组讨论后,分别指名试说。

ⅱ、师点评补充。

ⅲ、明确:看投影。

2)研读课文开头和结尾段思考:

A、课文第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B、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

ⅰ、小组讨论后,分别指名试说。

ⅱ、师点评补充。

ⅲ、明确:看投影。

3、读赏析课文内容

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你所喜欢的语句和段落并说说为什么?

ⅰ、小组讨论后,分别指名试说。

ⅱ、师点评补充。

4、读感悟课文感情

通读课文说说课文体现了一种什么情感?

ⅰ、小组讨论后,分别指名试说。

ⅱ、师点评补充。

ⅲ、明确:看投影。

5)读明确课文的写作方法

浏览课文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

ⅰ、小组讨论后,分别指名试说。

ⅱ、师点评补充。

ⅲ、明确:看投影。

三、课外拓展

本课我们通过阅读领略了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那么除了口技大家还知道哪些我国传统民间艺术?

1)、学生自由说。

2)、明确:师展示课件

 读蒲松龄的《口技》比较异同?

ⅰ、小组讨论后,分别指名试说。

ⅱ、师点评补充。

ⅲ、明确:看投影。

四、作业

1、诵读课文。

2、课后习题2、3、4。

五、板书设计

        1、读  通其文

        2、读  解其意

口技  3、读  赏其景

    4、读  感其情

    5、读  明其法

地址: 湖北省郧县鲍峡镇东河中学 

作者: 张自建 

 D   《马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了解文中阐述的深刻道理。

    2、让学生养成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3、学会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4、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2、体会文中的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1、光盘。

    2、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情景导入

        1、导语

        2、板书课题

    二、释题及作者简介

        1、释题

          指名学生试说

          师点拨

          明确:媒体投影

       2、作者简介

          点名学生试说

          师点拨

          明确:投影

       3、故事简介

          学生试简述

          师点拨

          明确:投影

     三、学生自读、自学课文思考

       1、采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并借助工具书、注释,读通、读懂课文。

       2、请你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段落并说明缘由?

       3、请划出你自己不能理解的词或句子。

       4、请指出文中不合理的地方。

     四、合作探究

       1、听配乐朗读课文(光碟)。

       2、小组讨论释疑。

       3、班级共同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五、交流反馈

       1、语词积累

        骈      槽枥     粟     食

         指名试说

       明确:投影播放

       2、实词和虚词理解

        实词:千里马  伯乐  辱  骈  槽枥  称   一食  食马者   千里之  能       外     见   等   策之     道   尽   通    执     临    材    鸣

         指名试说

         明确:投影播放

        虚词:而   之  故  虽   以   或   其   安 邪

        指名试说

       明确:投影播放

       3、难句释义

         一食或尽粟石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骈死与槽枥之间。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指名试说

        师点拨

      明确:投影播放

      4、疏通文义

        指名试说

         师点拨

      明确:投影播放

     5、课文脉络

       指名试说

       师点拨

      明确:投影播放

      6、文蕴道理

        指名试说

        师点拨

        明确:投影播放

     六、课时小结

        指名试说

        师点拨

        明确:投影播放

     七、课堂延伸(读韩愈的《师说》)试说与本文的异同?

        指名试说

        师点拨

       明确:投影播放

    八、作业

         1、课后习题:二、三、四。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千里马  世有伯乐,

        马说            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

                伯  乐  而伯乐不常有。

地址: 湖北省郧县鲍峡镇东河中学 

作者: 张自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