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第一初级中学 张佃光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绿色作文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让学生走出学校,以大自然为友、以生活为师,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融为一体,把大自然放进视野,装在胸中,挥写出真实而精美的文章。变闭门造车为开门育人,彻底推倒学生与大自然之间的那道“柏林墙”。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指导学生写作,可以实施“三部曲”。
第一曲:摄入眼中原形之美
摄入眼中原形之美就是让学生放眼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细心观察身边的景、身边的事、身边的人,有选择地摄入眼中大自然的原形,得到美学层面的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色彩绚丽、爽目动人的自然环境,从而得到自然环境的初步印象。这种印象就会促使学生油然产生喜悦之情,自觉地去体验大自然的美景。例如:星期天带着部分学生去日照看海,当学生来到海边时,有的学生就情不自尽地高呼:“啊!多么美的大海呀”;有的学生高歌一曲;有的学生咏诗数首。这就是说,在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时,学生能“融入”对象,感受美的具体原形,知其“然”。在此基础上就会产生像郑板桥在一幅《墨竹图》中题道:“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的心理活动。但这种美的原形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这就会自然地促使学生去探究它为什么美,又美在哪里,进一步促使学生去查阅资料,间接看“竹”,留意作品中现成的各种描写,如对景、对物、对人的描写,希望知其“所以然”。一位学生说得好:自从我观海回来之后,大海波澜壮阔的美好景色、渔民老爷爷的热情、赶海小姑娘的辛勤、潮起潮落的变化等等,常常在我脑子里浮现,总感觉想写点什么。于是,学生就会在感受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层面上“出而观之”,进行审美判断,这就自然地进入了写作过程的第二阶段。
第二曲:审视胸中变形之美
审视胸中变形之美就是让学生将有选择地摄入眼中大自然的原形,进行疏理、提取、综合、加工,形成胸中的变形意象。在这一阶段,学生通过思索和分析,进一步领会大自然的原形之美所蕴涵的意义、揭示的复杂问题以及生命活力之所在。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审美兴趣的情境,引导、启发学生经过独立的思考,将大自然的原形之美进行创造性地变形,从而使学生的情感、意识和良好的行为品德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并作出理解性的情感评价。例如: 一个星期天,我特意带领部分学生去爬苍山。其中包括本班三名染上吸烟坏习惯的学生,并让班长高树同带上他爷爷的烟嘴。山脚下,我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进行一次登山比赛,谁第一个到达山顶,就让谁做一个实验。实验材料是:一棵苦菜,一只活蜥蜴。”话音刚落,学生都异常激动,立刻活跃起来,个个精神抖擞,跃跃欲试,真似几十支待发的利箭。比赛结束后,学生团团围住了第一个到达山顶的王飞。在我的指导下,王飞开始做实验。他将烟嘴中的烟油涂在蜥蜴的头上,蜥蜴闻到气味后一会儿便不动了,就像死的一样。学生都感到非常吃惊。这时我轻轻地告诉学生:“烟油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焦油等物质,这些都是很毒的有害物质,蜥蜴就是因中毒而窒息。同样,香烟里面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也很大,吸烟的人容易患慢性气管炎、肺癌等疾病,尤其是青少年时期,呼吸道黏膜容易受损,吸烟的危害则更大。”说这话的时候,我故意环视了一下那三个吸烟的学生。
最后,为了引导学生放生,保护有益动物,我用苦菜汁滴在蜥蜴的口中,然后告诉学生:因为苦菜汁具有极强的解毒作用,等一会蜥蜴就能复活。果然不错,一会儿蜥蜴慢慢恢复了原来的状态,跑到了茂密的草丛中去了。这时,我又告诉学生:“这样的实验再做几次,蜥蜴就会因中毒太深,导致死亡。”就这样,实验在大家的唏嘘声中结束了。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思考、领悟,不仅掌握了生物学中有关动植物的知识,而且对实验内容所蕴涵的意义作出了审美判断,从而开阔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以致使学生眼中大自然的原形趋于变化,走向变形。有一位学生感慨地说:“老师,这个实验让我真正明白了吸烟的严重性,回校后我一定要写一份深刻的检讨书,以此来告诫其他同学。”这个实验源于自然,但又高于自然,这就足以说明:变形并不是对大自然的扭曲,也不是违背社会生活的逻辑,而是着重于与生活的“神似”。很显然,胸中之美已经是摄入眼中原形之美的“变形”,它不仅多了一重主观因素,而且为“落笔倏作变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变形过程中,教师要施加积极的正面引导,给予正确的鼓励性评价。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唤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又能促进学生急于想“写什么”,并考虑“怎样写”和“为什么写”。这样又进入了写作过程的第三阶段。
第三曲:表达手中艺术之美
表达手中艺术之美就是指学生经过体验、感受、审美判断之后,反复思索、回味大自然的动人、动情之处,并由此生发开去,产生出对社会、人生、艺术的某些新的领悟,以致沉醉其中,使自己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升华,眼界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开阔,达到了审美享受的极限,产生了及时进行艺术表达的心理需要。
我们知道,郑板桥画竹子,可以说是得心应手,信手拈来,根本用不着再去观察、临摹。为什么呢?这就是竹子的形象已烂熟于他的心中,即胸有成竹。事实上,非独画竹如此,写作也是如此。学生观察的多了,积累的多了,胸中自然有丘壑,有故事。同样学生根据表达的需要,可以信手拈来“胸中之竹”。基于此,指导学生行文自然成了问题的关键。我在作文教学中,根据不同文体的要求,对学生写作主要作了如下指导:
记叙文:1.立足一个人、一件事写出矛盾、写出波澜。要有完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记叙与描写要结合,许多学生常犯的毛病就是写记叙文只知记叙不知描写,结果写成流水帐。一定要突出描写的作用,用描写展示人物性格,用描写展现事件的发展过程。3.记叙中可以有抒情、议论的文字,但要强调,记叙、描写是主,抒情、议论是辅,主次不可颠倒。一旦抒情议论过分过多,文体特征就不明显了。
议论文:1.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缺一不可。赞同什么,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不可含糊其词。2.事实论据的选择要注意精炼,切不可长篇引用记叙性文字,以致叙议失调、文体不明。3.议论文的语言重在“议论”,要在“议”中出“理”,“论”中显“力”。
散文:对于散文而言,学生常犯的毛病是“形散神也散”,材料随意,结构松散,主题不明,随意落笔,想到啥说啥,最终使文章如一盘散沙。可以说,学生作文中绝大多数文体不明的文章就是这类所谓的“散文”,所以写散文关键要注意利用题记、段首语、结尾句等随时突出主题。
在此基础上,如何让学生写出的文章锦上添花,修改就显得至关重要。如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其中“绿”字,先用“到”,又用“过”,皆圈去,着此“绿”字。不仅色彩盎然,而且动势极强,把春天生机勃发的特色逼真生动地表现出来了,一字之差竟使此句成为千古名句。在作文修改上,我重点指导学生在“删、增、调”上下功夫,使文章精彩而富有生活气息,并对写出创新性文章的学生,给予多种形式的鼓励性评价。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写作能力就会螺旋式提高,真正达到创造性地艺术表达。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只要引领学生注意绿色素材的收集、整理、加工、提炼,并进行创造性地表达,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达到“熟”中生“巧”。切忌投“机”取“巧”,闯入写作的“误区”,造成“灰色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