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思索-道士塔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4-19编辑:互联网

 历史的思索------《道士塔》

余 秋 雨

一、教学目标:了解敦煌莫高窟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所述的基本事实,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三、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品味词语所蕴涵的强烈的感情色彩。

四、 教学用具:多媒体

五、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在我国甘肃省敦煌县东南25公里处,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有一座举世闻名的佛教石窟------莫高窟。那里5万件以上的经卷和文书,有从十六国到元代一千年间的彩塑和壁画。但在20世纪初,这座宏伟瑰丽、举世无双的艺术博物馆,却被一个卑微、愚昧的道士把持着,一个巨大的民族文化悲剧,就由此开始。余秋雨先生的这篇《道士塔》,就能让我们读出这段历史的沧桑、困惑、愤怒,还有那,深深的思索……

(二)作者介绍:

余秋雨:1946年出生,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入载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国际著名学者录》,以及美国传记协会的《五千世界名人录》等。

余秋雨的散文,有一种浸润着历史沧桑的困惑,以及走出这种困惑的使命,即他自己所谓的“文化苦旅”。这种使命意识让他把自己鲜活的文化生命融入了笔端,将一座“精神道场”弥漫于天地之间,既有着对历史的洞察,又有对现实的忧患,对未来的执着,对人生以及对整个人类文化的感悟,被誉为“学者散文”。

(三) 整体感知:

(1)阅读第一部分,明确:

①这个道士是谁?他的外貌特征怎样?为什么说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用原文回答)

②作者对王道士的所为是什么态度?(出示原文,学生朗读)

③怎样理解“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一句作者所蕴涵的感情?

(2)阅读第二部分,思考:

①请概括说明王道士对敦煌文物有哪些破坏性行为?

②对此,作者的感受是什么?(出示原文,学生朗读)

3、阅读第三部分,思考:(出示图片及画面)

① 当王道士打开的藏经洞的门,面对这些无比珍贵的文物,王道士,当时的官员们以及外国冒险家们各是什么态度呢?

②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出示原文,学生朗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怎样理解“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③这部分的结尾只有三个字:“我好恨!”你认为作者在恨什么?

        

4、结合第四部分思考:

① 在一次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日本学者宣布“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这说明了什么?

② 然而,中国的专家们没有太大的激动,只是默默地离开了会场,        地走过王道士圆寂的塔前,为什么?那么,历史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思索呢?

(四)相关连接:历史的悲剧,在今天,仍在上演着……

(1)[新华网布鲁赛尔5月6日电]  美英联军攻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不久,各地哄抢成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11大博物馆之一的伊拉克国家博物馆内的28个博物馆,也被不法分子的糟蹋、劫掠,丢失的艺术品达17万件之多。收藏有人类早期文明之一的美索不达米亚的证明和《古兰经》最古老的版本之一的博物馆和图书馆也被扫荡。

(2)这是建于公元5世纪,世界上最高的立式大佛像,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被誉为阿富汗最伟大的历史文化遗产。(出示图片)

2001年3月8日,塔利班政权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将其炸毁……(出示图片)

面对此景,你有何感受呢?仅仅是对这些不法分子的谴责?也许,你会有更深一层的思索,不妨写一篇读后感,好让警钟长鸣!

(五)结束语:(放音乐)

“只有文化活着,这个国家才活着!”在千疮百孔的阿富汗喀布尔国家博物馆的大门上,高悬着这样一条横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