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du.QQ.com 2006年01月12日 16:53 来源:腾讯教育
每年,都会有一群名字,互不相干的名字,被人们放在一起讨论。这样的讨论,有时候被称为“感动中国”,有时候被称为“岁末盘点”,还有的时候,被称为“回顾与展望”。
但是,当我们面对下面这些名字的时候,总是会多多少少地觉得沉重,而不是像“感动中国”那样被煽情,或是像岁末盘点节目一样轻松搞笑。
让我们觉得沉重的,不是这些人,也不止是他们所经历的事情,而是把他们的名字维系在一起的这个主题。
教育。一个让中国人无法痛、又不得不痛的主题。
也许,当百年前的志士们听到科举考试被废除的时候,是无比地快乐;六、七十年前,一批批从新式学堂毕业的爱国青年踏上救国之旅的时候,是无比地自信。然而,今天的教育,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迷惘、困惑、空虚?这些词,还不足以形容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相反,这些词只是人们对教育的一些模糊感受而已。
为什么享有盛誉的法学专家会愤而宣布,放弃招收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为什么一位以艺术和教育为信仰的老师,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向学校提出辞职?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在他们看来,如果不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教育出最好的学生,不能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做专业教育,那就宁愿放弃这个教育者的资格。
他们的“放手”,不是逃避,也不是意气用事,相反,这是一种满怀责任心的表现,是一种无奈而又无力、但是又充满个人理想情怀的抗争。
如果说,教授们的抗争,是因为他们对现今的教育状况深深担忧,不得不做出的选择,那么,学生们的敏感,则是更为令人叹息的。一位考上中国顶级高等学府博士研究生的学生,写下洋洋万言的退学声明,他对学校从梦想和期望,到失望和不认同,这期间只经历了极短的时间。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校园,给学生如此的印象,又怎能怪学生的偏激呢?
同样,高考状元,年仅十七、八岁的一位女生,也经过一番比较之后,对我国大陆教育“说不”。对此,我们已经无需太多说明,由应试教育遴选出来的高考状元,自然对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心中有数,她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立场,一种无需做任何注释的立场。
可能百年之前,那些怀着报国理想、漂洋过海求学的留学生们想不到,今天的学子,采用和他们当年同样的方式,但是却怀着和他们完全不同的心情,去面对这个世界。而今天的教育制度,恰恰是当年的那些爱国志士们从海外带回的,可是,不知为什么,它变成了生长在异国他乡的橘子,不但味道变了,样子变了,性质也变了。
前几天,我在国展的图书交易会上,看到了大幅的海报,关于“爱滋女生”的。也许,生命就是这样脆弱,但不同的是,有的生命在最后的时刻能够变成为世人所瞩目、窥视的商品,而有的人,则只能成为划破夜空的流星,除了凌厉的一道亮光,别无痕迹。
一位身患绝症的研究生,一面用自己最后的时间撰写自己的学位论文,一面尽可能地与癌细胞赛跑,让自己能够留给这个世界有意义的东西更多。然而,另一边,一位同样是高学历的博士,则在留下遗书之后,主动为自己的人生划上了句号。
海伦凯勒说过,如果每个人在最初的时候都经历三天的目盲和耳聋,他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同样,如果一个人真的体会到和病魔赛跑的艰难,也许他就不会再觉得生命有那么多所谓的“不能承受之轻”。当然,也可能在那些从容赴死的人看来,人生本来就没有意义,不应该做什么赛跑。
也许,他们学的哲学太多,而对人性的关爱太少。相比之下,那位与病魔赛跑的女生,虽然她的行为近似于愚公移山,但,谁又能说这只是无谓的努力呢?
2005年,有两个名字排列在一起,给我一种喜剧的感觉。一位,是至死都只是大学一名普通讲师的晏才宏,另一位,是致力于支教工作的徐本禹。这两位,一个是去世后被学生怀念而被媒体关注,另一个,则是被提名为“感动中国”候选人而进入记者们的视野。他们都被关注了,然而往者已矣,即使是事后的反思,也已经无法挽回什么;正在被关注的,则因为曝光率太高,日常的工作也受到了影响。
也许中国的媒体就是这样,不是对这些默默奉献的人毫不关心,就是关心得过分。而且,他们的关心,很多时候都不到位,说不到点子上。去世的老师,并不是因为什么职称问题而让学生们遗憾的,而支教的青年受到关注,也并不能归因于他自己当年就是一位贫困生。
真正的问题,就是教师的待遇和教育的困境。试想,如果普通的教师都能够有安逸的生活条件、轻松的工作环境,那么,即使晏老师依然是一名普通的讲师,又有什么好遗憾的?他的理想就是教学生,而不是困守书斋写论文。同样,如果教育环境得到改善,那么支教的徐老师的故事,也就不那么煽情了。
我不想给这样的故事泼冷水,但是,我们的新闻界,制造的煽情泡沫实在太多了。
说到教育环境、教师待遇,就不得不说教育政策和教育经费问题。每年都有一些新闻,贫困农村的父母,因为拿不出钱来供子女上学而愤懑自杀,而很多学生,因为凑不齐学费而把入学通知书付之一炬……这些看似80年代电影和小说的故事,就真实地发生在我们面前,而因为入学的户口、学籍问题而给学生造成的障碍,则是比学费问题更难解决的难题。
要面对的问题这么多,要经历的事情这么多,中国的学生,中国的家长,所面对的,不是一场“教育人生”,相反,是一场“教育苦旅”。
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了,平民化了,尽管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还是要读书。
问题,在于如何读书,在哪里读书。
我本人对国外高校没有任何好感,相反,恶感多于好感。但是,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向海外,到那里寻找适合自己个人发展的教育之路,对此,我理解,虽然我不赞成。
中国的教育,在2005年的这些人的身影之中,变成了模糊的残破的风景。
也许,每个经历过中国高等教育的人,在回想起自己的读书经历时,虽然不一定会有这些人一样的经历和感受,但是会有一样的心情,就如某导演写的一本书的标题:
我把青春献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