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坻区中小学目标教学课时备课教案
授课时间 2004年11 月 日
课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能 力 级 别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2、反复阅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3、体会和领悟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的技巧。
识记 理解 ︿
掌握运用﹀
1 2 3
能力目标 1、 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2、 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悟、理解能力。 能 会
√
思想品德教育 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重点 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难点 写作特色和劝谏的技巧 本节课要抓住的关键问题 标2
课型 新授课 教法 朗读法和问答法 教具 录音机、投影仪、胶片、Authorware课件 学具 课本、
笔记
目标教学环节:1、定标(见上)2、展标3、实施目标4、查标(测评)5、反馈矫正
板书设计: 邹忌进谏 ----→ 善 ←------齐王纳谏
(妻)私 三 比 私(宫妇)
(妾)畏 畏(臣)
思
(客)求 求(四境之内)
小 大
家事 国事
三 赏
三 变
战胜于朝廷
课后自评(体会、感受)
实施目标教学诸环节 主导调控 主体活动 时间
一、导语设计:
“人贵在自知”是中国的一句古语,意思是:客观、辩证地看待自己是难能可贵的。齐国的谋臣邹忌就是这样的一位贤人。他是一位美男子,但与徐公相比却还不及,妻子偏爱他,妾怕他,客人有求于他,都说他比徐公美,邹忌由此想到什么,他是如何做的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先秦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板书:忌讽齐王纳谏
(放录音,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二、了解《战国策》的有关情况
课件展示
三、解题
标题中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
邹忌进谏、齐王纳谏(板书)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生齐读,教师点评后指导)
诵读指导:本段从邹忌与徐公比美写起,三问三答,非常精彩,他们身份不同,想法不同,语气也各不相同;其妻由衷的爱恋之情,其妾畏惧拘谨之情;其客的阿谀奉承之情都要读出来。
提问:
①邹忌讽齐王的起因是什么?
(与徐公比美)(课件展示)
②如何与徐公比美?
(三问、三答)(课件展示)
“暮寝而思之”的“之”批指代什么?邹忌由此想到了什么?
板书:思
(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教师指导)
③仔细品味一下“三答”,看看在表述及语气上有何细微的不同?
(妻:热情赞美,爱恋之情溢于言表
妾:冷淡些、拘紧
客:平淡 )
④三人都夸邹忌比美徐公,那么到底谁最美?
(徐公)
⑤这是为什么呢?(课件展示)
小结:这也正是引起邹忌思考的原因,他经过“熟视”、“窥视”顿悟,认识到凡对自己有偏私、畏惧、有所求的人,在己面前只会说此献媚、讨好的假话。这比美悟出的道理为下文邹忌讽谏齐王埋下伏笔。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学习快速串译,后提问:
① 本段中,邹忌是如何讽谏齐王的?(课件展示)
(以家事喻国事的方法)
板书:(私)宫妇
(畏)朝廷之臣
(求)四境之内
②“三比”是指哪些内容?(课件展示)
3、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诵读指导:“三赏”读时要用中速,读出真诚、恳切之意
提问:邹忌讽谏的效果如何?他是如何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王曰“善” “接受”)
提问:齐王是怎样纳谏的?臣民是怎么进谏的?齐王纳谏的结果如何?
板书:三赏 三变
4、读课文,鉴赏品味邹忌讽谏技巧之高:
小结:本文从邹忌与徐公比美写起,三问三答后紧扣“思”字,悟出受蔽之因。因小见大,由家事想到国事,王称“善” ,欣然接受他的劝谏,三赏带来三变,终使齐战胜于朝廷,从此名声大振。
反馈:见课件
1、思考:邹忌为什么会成功?他的劝说有什么特点?
邹忌用设喻的方法来进谏的,用自己切身的感受设喻,巧妙地讽喻齐王 。
2、请问,比喻说理有什么好处?
能用具体的事物说明抽象的道理,变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变逆耳为顺耳,委婉而有较强的说服力。
3、分析本文的设喻
联想
妻私我 → 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 → 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 → 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四、作业:
1、 背诵全文
2、 完成课后练习二
介绍
简介
点拨
教学生品味
听
默读
读后译
讨论
讨论
学生译后讨论
读
结合注释翻译
讨论
结合课件回顾
2分钟
3分钟
2分钟
1分钟
3分钟
3分钟
2分钟
5分钟
2分钟
2分钟
2分钟
4分钟
3分钟
4分钟
具体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预习课文,初步感知→反复诵读,感悟理解
第二课时:整理归纳,夯实基础→活动探究,深层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