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 拯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自学研讨,掌握本课的生字。
2.准确、生动地复述课文。
3、帮助学生树立要立志做大事,不立志做大官的思想。
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高尚思想。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难点
文言词句的分析讲解。联系背景评价包拯这一形象。
教学突破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结合课下注释自主将文言文变成自己的话通译下来;引入学生平时看电视书刊以及传说中了解的包拯的故事,互相讲述,教师及时给予合理评价。
教学准备
有关字词、文言方面的投影片,课文朗读带。学生搜集有关包拯的故事。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电视台曾热播过电视剧《包青天》,哪位同学能在此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唱唱《包青天》的主题曲,哪位同学又能根据本部电视剧的情节对包青天做简明扼要地评价。(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与奖励)
2.这些故事都是编导们演绎的,与历史有一定差距,今天我们来看看史学家是怎样记述这一人物的,板书课题。
3.简介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宋史包拯传》。“传”是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叙述传主的生卒、地位、官职、生平事迹等内容。包拯的事迹长期流传民间,是封建清官的典型。
二、 指导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课文。结合注释、词典自主解决字词,疑难之处可质疑或讨论。(巡视、点拨)
2.检查自学效果
(1)给下列字词注音:
鬻、徙、砚、率、遗、耶、敛、惮、恶、嫉恶、苟、赃、茔
(2)解释下列加点字:
A.第归,杀而鬻之。
B.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c.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D.旧制,风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E.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三、 示范朗读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课文。结合注释、词典自主解决字词,疑难之处可质疑或讨论。(巡视、点拨)
2.检查自学效果
(1)给下列字词注音:
鬻、徙、砚、率、遗、耶、敛、惮、恶、嫉恶、苟、赃、茔
(2)解释下列加点字:
A.第归,杀而鬻之。
B.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c.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D.旧制,风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E.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四、引导复述
1.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每段重点写了包拯的一个特点。有的段落记叙具体,有的段落记叙较概括。请同学们选取一个段落来复述,要求准确,生动。
2.根据学生复述情况,做具体评价,既要鼓励,又要指出改进方法。
五、本课小结
学习文言文有个规律:从机械性朗读到理解性朗读再到表演性朗读,本节课我
们就是按这几个步骤进行的,同学们对本课内容还有哪些不清晰的地方,请大胆提
出、大胆思考、大胆质询,大胆必“大得”。
六、板书设计参考
人物传记
包拯
脱脱(元代史学家)
鬻、徙、砚、率、遗、耶、 割牛舌案 进贡砚台
敛、惮、恶、嫉恶、苟、赃、 出使契丹 严峻执法
茔 克己奉公
七、作业设计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2)闻者皆惮之
(3)与人不苟合
(4)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2.翻译下列句子。
(1)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2)京师为之语日:“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3.把包拯比作什么?为什么?(用自己的话)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二、 1.启发发言:同学们对《包拯》一课提出了哪些疑问,是怎样解决的?还有哪些问题尚未解决?
2.肯定学生解疑的方法,并做恰如其分的指导。
三、 引导评价
启发:在第二单元,我们已经接触了几篇传记,(投影:学习传记要在了解人物事迹的基础上,结合人物所处的背景,做出恰当的评价)。请你结合课文评价一下包拯这个人物?
四、 诱思导学
五、 1.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我们已接触过几篇,哪位同学们能举例谈谈。(引导学生注意本文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人物)
2.提问:包拯的作法受到肯定了吗?试从文中找出答案来。
五、拓展巩固
1. 包拯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请举出他审过的其它著名的案例。
2. 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清官?他们有哪些事迹?请你用正侧面相结合的写法向同学们讲述。
六、本课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写包拯的典型事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形象。写人离不开写事,写事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表现效果更佳。
七、 作业设计
填空
课文共有--个段落,分别记叙了割牛舌案、________、________、
公开审案、平日为人几方面,其中________、________段记叙较具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段记叙较
概括。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段主要用了正面描写,第________段穿插了侧面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