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一中:卞育能
摘要: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语文能力。本文从什么是阅读能力入手分析了阅读的作用以及阅读效率不高的原因,提出了提高阅读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阅读 作用 原因 提高效率 途径
阅读是什么? 阅读是因文得义的心理过程,是以文会友的交往过程,是书面文化的消费过程,是人类素质的形成过程。阅读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交际活动,阅读是吸收也是倾吐,阅读是人类文化不断创新的过程,读者在阅读中成长,人类文化在阅读中前进。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可以说是重中之重。阅读是语文之根,学习之母,是教育之本,未来教育“四个支柱”的一块基石。阅读能力就是自学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生存手段,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美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把读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心灵的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阅读教学的任务实质上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在读书过程中怡情养性、增长见识、体味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魅力。阅读教学抓得好,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均会得到有效的提高。语言文字是一种工具,它传达思想、情感、意志。是人与人精神上沟通、交际的工具。世界上各民族的语言都是本民族文化的地质层,它记载着这个民族的物质与精神的历史,装载着民族文化的根。中学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既有工具属性,又有人文属性,打语言基础和打文化基础应糅合在一起同时进行,而这一切都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来实现。
一、 阅读的作用
整体感知文本 是对包括对文字符号、文字符号所负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组合的方式方法,文字符号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等等的总体的综合性的感知和领悟。“整体大于孤立部分之和”,整体感知是学习的第一步。整体感知就是从文章的整体出发,初步了解,把握文章的材料、主旨、情感倾向和表现形式,相当于梁启超和叶圣陶分别提出的三步读书法中的第一步鸟瞰和了解。强调整体感知是为了消除语文教学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是揣摩语言的基础,是进行其它一切学习的前提。
形成语感 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叶圣陶先生说:“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个体在言语实践中养成的一种迅速感悟和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由于语感具有直觉性、内隐性和个体性,因此增加了我们认识语感的难度,但语感也不是不可捉摸的,它的语法性和习得性又为我们在教学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言语训练,从而提高语感提供了条件。现行高中所用的是新教材,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很多,培养语感有利于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使之持久形成长时记忆,永久性记忆。另外,新教材的单元要求都是在培养语感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整体感悟、揣摩语言、理清思路、提取信息、文学鉴赏等,因此,语感是学好语文的能力品质之一。
培养能力 通过初步阅读,有了整体感知,才能对文章进一步的阅读,在深入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察作品的情感,体味语言和写作技巧中形成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以达到学习课文的最终目的。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分析是在人脑中把事物和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和属性,综合是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的个别部分和属性联合成一个整体,分析和综合贯穿在人的整个认识活动中。以言语为中介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的分析和综合就是抽象和概括的过程。比较是人脑中把各种对象或现象间的共同的本质属性提取出来,并同非本质的属性分离开来的过程。概括有两种水平:初级水平的经验概括和高级形式的科学概括。前者是对外部特征的概括,即知觉和表象阶段的概括。高级形式的概括是事物间共同本质的概括。
陶冶情操 教育是立国之本,立人是教育之本;通过立言而立人,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目的和任务,语文阅读也应以人为本。因为语言不只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更是人生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和生存方式,语文活动是人的一种生命运动。况且语文学习最终指向一个民族自身文化的熏陶和传承,为后人建构心灵的框架。而民族的文化底蕴,人文内涵,又集中体现在本民族的传世文学中,这些文化是人的灵魂,精髓,只有通过语文阅读,才能外化为人的素养。中学语文阅读,由于应试教育的逼促,又囿于部分教师的素养,长期以来显得先天不足,发育不良。以习题代阅读,以训练代感受,从而篡改了阅读的本质,降低了阅读的品位,这样的阅读是没有灵魂的阅读,也就是精神缺失的阅读。所以阅读应该是人文阅读,包括美文的阅读,思想的阅读,生命的阅读。人文阅读有三个层次的内涵:文本的美学价值,作品的思想价值,读者的生命体验价值。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阅读场。新编语文教学大纲将“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列为教学目标之一。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陀斯妥耶夫斯基说:“美是世界上最终的拯救者。”人文阅读以深刻的生理学、心理学、哲学为基础进行美的熏陶、情的渐染,沟通心灵的对话,凸现人文的关怀,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蕴。
二、 语文阅读效率不高的原因
阅读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教学特别强调: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会精读、略读、浏览、品读、点评;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查阅资料,培养初步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往学生在阅读课中,只是听教师喋喋不休地讲解分析,学生成了“陪读生”。这严重地违背了阅读教学的目标及宗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轻视和削弱这种主体性,是真正意义上的目的偏离。教学中只重讲授,重结论,都是“目中无人”观念的表现。因为不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揣摩体味,发现问题,而是过快地分析讲解,学生学习的过程被简化,学生不能在学习过程中自求自得,自探自结。到头来不会读书、作文或者不会做人。教师的教学因为忽视主体的差异性而千篇一律。拘守课文,局限课堂,情景封闭,套路僵化。没有对学生全方位的开拓,阅读教学也就步入了死胡同。
阅读目标不明确 目标就是通过某种行为所要到达的预定要求。没有明确的目标,即使阅读的行为发生了,也只是匆匆而过,有口无心,仅仅是读过而已。至于读到了些什么,则是“雁过无声”、“踏雪无痕”,这样的阅读是没有价值的。
对思想内容的理解肤浅单一 课文,尤其是文学作品具有无限的开放性,其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的、不同的场合,甚至不同的对话主体间,作品会不断地显示出它的新的意义。这样,作品本身就形成了具有生发作用的主体,它的多重意义也只有在与欣赏者的对话中,才可能生发出来。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长期采用灌输式,教师以自己和教参为中心,将自己掌握的有关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认同教师及其知识,缺乏自身的感知和体验,缺失直接与作品的对话,因而丧失了自我感受、自我加工信息、自主创造的能力,最终导致语文审美意识与创造力的下降和语文思维方式的僵化。阅读文章时马马虎虎,当然是不能发现文章的深层内涵的。如阅读鲁迅的小说《祝福》,如果只是从阶级分析的观点去抨击“四权”(政权、族权、神权、夫权),那是不够的。我们还可以从多方面去理解,既可以从祥林嫂人性本能的挣扎方面理解,也可以从祥林嫂的人生选择方面去理解。把《项链》的主题理解成批判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不全面,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表现人生观的转变,人生的选择,面对厄运的勇气等等,也许更为全面一些。
对写作技巧认识的笼统 语文阅读散、慢、差的原因,就是教师对不同文体的课文永远都是拿几个框框来套用,“以不变应万变”,程式化、公式化。讲小说一律环境、人物、情节;讲散文一概形散而神不散;讲具体的文章每篇都是中心明确,结构紧凑,用词准确等。凡此种种,只讲共性,缺少个性,语文阅读教学也就成了一种死板僵化的东西了。学生也因此而丧失了阅读的兴趣,养成一种惰性,不会主动的去钻研。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哀。
三、 提高阅读效率的途径
阅读教学一定要把“教”的过程变为“学”的过程
以学生的求知需要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作品的平等对话,进而实现师生与作者的心灵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力求把对学生的教变成一种引导学生感受、质疑、钻研、讨论、联想的行动。根据课文的特点,让学生认真分析,努力发现,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发散”。立体的多方位的审视文章的主题立意、语言结构,尽量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发挥想象力,不断地去发现教材中作者的个性。如庄子的汪洋恣肆,鲁迅的深沉热情,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让思维训练、情感体验和人格熏陶交织在一起,把学生的阅读引向作品的深处,引向心灵的深处。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行为的内驱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语文阅读,于漪老师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学会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就应该以学生的需要为突破口,更新观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让学生感觉到常学常新,保持一种浓厚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习惯是长期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趋向。语文学习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叶圣陶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要让学生认识到语文阅读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终身的需要,而不仅仅是会读课文。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审美、批判和创造
文章是思想文化的载体。阅读教学不只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起到培养学生审美、批判和创造的功能。审美是人类活动的高层级,审美就是要使学生具有感悟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在审美中获得体验,使每一篇文章,一本书都成为精神悦怡的对象。如《天山景物记》的自然环境美,《荷塘月色》的意境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语言艺术美,《世间最美丽的坟墓》的人格美,《游褒禅山记》的哲理美……还有《兰亭集系》中王羲之对人生的理解和对生死的感悟,《我与地坛》中史铁生面对重大挫折时,表现出的对生命的感悟和完强的意志力、旺盛的思考力等,都会让学生激动不已。学生在审美中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完善了心灵美的塑造。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树立“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意识。在分析问题时不拘于一般的原理和方法,不满足已知的结论,而要运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做书本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崇尚真理,大胆怀疑,科学阅读。阅读中,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情感,思想,知识及阅历,对作品进行创造性的领悟,读到属于自己的“哈姆雷特”。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总结出一些阅读的技巧
阅读本无法,但也有规律可循,湖北的余映潮老师就总结出了阅读的多种艺术方法,如巧读,疑读,助读,倒读等。这些方法可以介绍给学生,并启发他们根据自己的阅读也总结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交流介绍互相借鉴,激发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实践的热情。
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从另外一方面弥补了课堂阅读的不足,进一步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对提高学生的课文综合素质有重要意义。课外阅读的指导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阅读内容的选择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高尚的人谈话,可以净化思想,提升修养。所以要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文质兼美有利于学习的文章或书籍来读,合乎此标准的古今中外,科技、人文、哲学、历史等一切凝聚着人类文化精华的读物都可以进入中学生的视野,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成为精神富翁。
阅读方法的采用 阅读方法的采用是根据阅读目的和内容来确定的。获取信息,了解大致情况采用略读,范读;而品味语言,体会情感,进行鉴赏就要采用细读、精读。
阅读积累 课外阅读中进行摘录,整理归类,可以积累写作素材,读以致用。如果能把感悟写成心得,写作水平就会得到提高。因此阅读的积累就是一个吸取与倾吐的过程,体现了语文学习读写结合的原则。
总之,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作用,克服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更新观念,科学地指导学生阅读,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的效率,适应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资料:
1. 曾祥芹主编,《阅读学新论》,1999年9月。
2. 曾祥芹,韩雪屏主编,《阅读教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
3. 于漪,《阅读教学与素质教育》,《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7期
4. 郭伟,《阅读教学中语感训练模式简介》,《语文教学通讯》1999年第5期
5. 梅越平,《人文阅读和精神缺席》,《中学语教学参考》200年第6期
6. 张承民《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云南出版社 2000年10月第一版
7. 罗明东主编《中小学教学论》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0年6月第一版
8. 洪镇涛《语文本体教学研究及实验》《中学语文教育学》200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