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古诗文要重读(网友来稿)

发布时间:2016-9-7编辑:互联网

张智祥

翻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我们会发现全册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后面都有古诗文,占了教学内容的三分之一,可见新教材再次将古诗文教学摆在了重要位置。古诗文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警句,丰富的积淀和独特的审美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那么古诗文又该怎么教?是剖析肢解,还是一笔带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文要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在教学古诗文时要“重读”。如何才算“重读”呢?

首先,得多读。多读是我国学习语文的传统经验。一要遍数多。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诚如宋代理学家所说“只要多诵读,遍数多,自然会琅琅上口,久久不忘。读的熟则不必解说,自晓其义也。”通过多读学生才能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和独立阅读的能力。二要数量品种多。“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理。《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不仅应读文学作品,还应读科技、文史、哲学等方面的书籍;不仅应读古代的,还应读现代的;不仅读中国的而且应读外国的。凡是对学生有益的,都应涉猎。

其次,是会读。会读就是要掌握读的原则和方法。原则就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的东西,先不要提出读的要求,不求理解许多,读了再说,有什么体会可以写一写,说一说,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可多可少写了就行,不想写也可说说。对于方法,可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特长自由选择,细吟慢读也可,高声诵读也可。那么该怎么读?读到什么效果才算最好?一堂好的“读”课,教师应该在读的态度、情感、价值、方法等方面,都要潜心研究,精心布局,让学生读的层次分明,读的酣畅淋漓,读出丰富多彩的味道来。

一读,要读出韵味来。

古诗文的语言一般高度凝炼概括,讲究声韵和谐,讲究朗朗上口。只要多读就能读出韵味来。古诗文大部分都有节奏,有语气,同时也有自己的意蕴。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朗读方式,领读、范读、自读、齐读、分组读等方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学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教师要进行诵读指导。要求读出停顿、延长,掌握其中的节奏。注意:叙述的句子---平缓;对醉翁亭的自然环境描写,读时就要平缓。描写的句子--注意意境,在整体感受的基础上进行诵读;对游人活动的描写,如“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等,就要注意意境,整体感知。抒情的句子--注意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要读出情感来。如抒情句子“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根据节奏 、语气,就能把作者政治上受排斥,仕途失意,苦闷抑郁,寄情山水内心复杂的感情读出来了。

二读,要读出情味来。

古诗文不外乎情、事、景,三者以情为本。情是作家跳动的心,情是文章勾人的魂,它渗透于字里行间。学生若能多读,调动自己的主观情感参与,与作者产生共鸣,就能读出古诗文的儿女情长、山水景韵、田园乐趣、童趣真稚、亡国哀思、别离之痛等。也就读出了古诗文的“情”,读出了令人振奋的闪光点。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把握借物抒情、以景抒情、以物喻己是诗文的特色,把握好了,就能与作者心有灵犀一点通,擦出耀眼的火花。

三读,要读出意味来。

古诗文往往借助于意象渲染一种氛围,借助于跳动的诗文来表达一种意境。其意蕴有的欢快,有的含蓄,有的委婉,有的直抒。只有多读反复咏唱,才能将眼前的文字,活画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如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一词时,通过反复诵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将一个饮酒填词的晚归少妇,因忙于回家而误入深处,惊起一滩鸥鹭那自由自在的、欢快的生活画面展现在自己的脑海里。也可以让学生动手将这幅画自己描绘出来哦。这就是诗的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许就是这个理吧。

四读,要读出品味来。

学习古诗文,掌握字、词、句、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文章主旨等是不可或缺的。但还应该学会赏析。可以从诗文的字词品味、情感体味、风格认识、意境探求等方面来赏析。语文新课标中明确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一目标,突出了“欣赏”和“体验”。体现了对初中语文文学教育思想的回归。欣赏是个人的活动,他人的活动不能代替自己的感受。体验是个性化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验。有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完全正确的。所以古诗文教学,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体验。也可以让学生学写赏析,若不会,可印发《咏柳》赏析一文,让学生品味。

五读,要读出余味来。

古诗文要多读,还得要不断地创新。不能停留在浅层次的认识理解上,应该看到更深层次的思想教育上。学习古诗文,可以进行比较阅读、同类阅读等。如学习送别诗时,可将《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芙蓉楼送辛渐》等合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找出相同点、不同点,细细分析,加以区别,从而掌握这一类诗的特点。再如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不仅要学习他崇高的民族气节,悲壮血性的精神,更应该联系历史,找出和他一样的英雄人物,对他们的事迹加以研究讨论。这时学生的视野也就由课内引伸到了课外,从中也得到了思想教育,培养了他们的爱国精神、爱校思想、爱班理念。从而也就向更深层次发展了。为了创新,学完古诗文后,还可以让学生对古诗文进行一些有益的活动。写读后感写体会,用对联概括或名言警句来提炼主题,更有益的事让他们进行表演。如学习《愚公移山》一文,就可以进行分组表演,他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主题也把握住了。《天净沙秋思》是流浪者的心曲;《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是美好生活的写照;《观沧海》是伟人博大胸怀的展示;《陋室铭》是世间隐士的言志;《桃花源记》是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学生才是思想的真正主人,还学生的主人意识,主体地位,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思接万千,视通万里,浮想联翩,古诗文才能真正学好。

在实施语文新课标教材改革的浪潮中,语文界同仁们再次响亮地提出了“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口号,这无疑是一剂良药。古诗文教学更应该是这样。只有让学生多读,会读,在读中细细品味,从读中体味人生,才是我们读透新课标,用好新教材的切入点。唯有如此,中华民族人文素养的提高,才指日可待。

作者:张智祥 赵春霞

邮编:256659

电话:0543--3550275

地址:滨州市滨城区单寺中心校

作者邮箱: zhangzhixiang166@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