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齐桓晋文之事》时,又一次提到孟子的“仁政”。在这篇文章里孟子通过与齐宣王的对话,阐述了他的“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孟子的“保民而王”就是他所说的“王道”,即施仁政而达到称王的目的。
我们都知道“仁政”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也。孔子也好,孟子也好,都主张用“仁”来教化百姓,统治百姓,其根本目的还是“爱人”。国家无论大小,势力无论强弱,财富无论多少,百姓无论寡众,都能施行仁政,达到“爱人”的目的。
不可否认,孔孟的仁政思想在当时是先进的积极的,但同时又是超前的。他们所处的时代,还不能“承受”这种超前意识,这就像十八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一样,旧时代还没有为他们的超前意识准备好适宜的土壤。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强国都想“莅中国而抚四夷”。如何统一?靠仁政,使民“有恒产”,“有恒心”,恐怕你在施仁政时,别国的大兵已兵临城下了。孟子的仁政不是不好,而是不能在“由分到合”的战国施行。什么时候可以施仁政呢?用武力统一天下以后,才能施行。始皇在统一天下后,不施仁政,过早亡国。后代君王,以秦为鉴,尊孔扬孟,主张以“仁”治家,以“儒”治国,虽然不能一贯施之,但也能把王朝延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因为施仁政的根本目的是“爱人”,不是统一天下,所以各诸侯君王不喜欢。而孟子又是为理想而孜孜不倦追求之人,为了推行其仁政思想,不得不玩起“迂回”战术。他知道各诸侯君最想的就是“莅中国”而称王,孟子就打着帮他们称王的旗号推行仁政,是为王道。使诸侯称王不是孟子的最终目的,但不把称王作为“饵料”谁又会施行仁政呢?孟子的王道思想实际上是其“退而求其次”的结果,对孟子来说这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呀!
由此我想到了“福利彩票”,每个国家的福利事业非常重要,而福利事业不能光靠国家财政拨款,许多资金需要捐款,尤其是富有之人捐款。中国的富豪们的捐款热情远远赶不上欧美富豪,这可不是因为他们财还不够大,气还不够粗。富人不肯捐款,平民又无钱可捐。而福利事业还得搞,怎么办?“福利彩票”应运而生,“福彩”抓住了人们想暴富的心理。人们去买彩票,为的是撞大运,有几个想的是福利事业。但是不搞“福利”又能筹到多少善款呢?这样看来,国家发行“福彩”,也是国家的无奈之举呀!
孟子“王道”跟“福彩”都是不得已而为之,都是无奈之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