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语文教师松绑(网友来稿)

发布时间:2016-2-14编辑:互联网

浙江省舟山中学 厉敏

选择当语文教师,算是一辈子倒了大霉。看现在的家教市场,数理化英语火暴,有几个学生来请语文教师的?学生、家长心中都有一杆秤,数理化英语辅导效果明显,而语文提高难。把钱撒在回报率低的学习上,谁干?当然,我这里并非因为语文家教没生意而抱怨。事实就是这样,谁闹猛,谁就吃香;谁寂寞,谁就没有“花头”。现代社会就是这样功利。也许有人会说,语文教师要耐得住寂寞,但有谁会理解你的“寂寞”呢?难道教语文比教其他学科崇高?

这里可见语文教师的尴尬处境。语文为什么提高难?有些人认为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我想归根结底还是高考语文“指挥棒”作祟。问题就出在这张“试卷”上。高中语文六册课本,语文教师一篇一篇辛辛苦苦地教了,但对于高考到底有多大作用?作用多少有一点。问题就在“有一点”。正因为“有一点”,我们不能放弃,也不敢放弃;正因为只“有一点”,效果就不是很大,学习也就可有可无。如果搞一个试验,高中三年不学课本,从高一开始就拼音、汉字、成语、病句一直到诗歌鉴赏、语段阅读一项一项进行训练,三年下来,跟学课文的一组比一比,高考谁考得更好?我看,很可能还是搞训练的胜算多。那么,教材编得就很有问题了,或者说,考试试题出得很有问题了。“教”与“考”脱节,“教”便是无用功;“考”便是无的放矢。有人说,学课文是为了提高“人文素养”,难道其他学科就没有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责任?提高“人文素养”就一定与考试相冲突吗?

其次,说到试题,连大学的文科教授都感到吃惊,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师实在是太难了。真要个个成为博古通今的全才才能胜任。一项语音,要掌握得比播音员还精通;有时为了一个错别字,几乎翻遍了所有的字典、词典,最后仍无定论。这也难怪,即使如高考试题也要出差错。(如2004年全国卷Ⅱ2、D项“天随人愿”,原题认为“随”应为“遂”,而根据上海辞书出版社的《精编成语词典》和《中国成语大辞典》都只有“天随人愿”或“天从人愿”,而无“天遂人愿”;2004年全国卷Ⅲ2、C项“挺而走险”,原题认为“挺”应为“铤”,而《辞海》缩印本1712页上说“铤”也作“挺”)。搞了一辈子语文的专家尚要出错,就不该为难那些还有那么多功课要学、以后也不想把语文作为专业的学子们。一篇科技文阅读,语文教师不但要扮演科技精英,而且还要求对各种前沿学科无所不通。古文语段阅读,据说二十四史中的一些象样的人物传记语段几乎被各种模拟试题搜罗殆尽,似有无题可出之虞。象这样的包罗万象、毫无限制的语文考试内容,怎不让语文教师叫苦连天?又怎能在大海捞针似的高考复习中提高成绩,抓出实效?

其三,我一直在私下猜测,出语文试卷的教师一定不改语文试卷。否则,为什么题目越来越繁难呢?选择题越减越少了,1992年高考试题有25道选择题,现在只剩下可怜的14道。古文翻译、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文字表达量在不断增加,语用题也变着法儿要你多写。出题的教师总觉得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结果,题目越加越多。其实,要看思想水平、文学修养、语言表达,一篇作文足矣,用不着瞎操心。据统计,2004年语文全国(Ⅰ)卷,除作文外,文字表达题要写600字左右,其他省市卷也大同小异。学生倒不在乎,只要不超时,写就写呗,而教师可就惨了。这五六百字,并非一瞟就能过的,它要你逐一地去理解,去比对,去评判,若注意力不集中,还真的打不出分。前不久某杂志上有一份2005年高考模拟题,其中有一语用题,内容是电子束对撞及结果,共120字,要改写成六个短句。结果学生答法多种多样。如果教师要看清楚一份卷子的每个句子语法结构是否规范,是否符合原意,句群的先后顺序是否恰当,起码要半分钟,那么也就是说,仅为改这道题你就得花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语文题的随意性也就在这里。你看数学教师,两个班级的卷子,三个小时内保证能够拿下。英语跟语文应属同类型的学科吧,可人家除两三百个单词的小作文外,其余全部是选择题。条件差一点的,教师在正确的题号上打几个洞,与学生的答题卡一合拢即可批改;有读卡机的学校,教师就更方便了。只有语文的批改,还是笨重的手工作坊,两个班级的卷子,没有十五六小时,休想完工。工作量竟相差四五倍之多。高三复习阶段,各校都有月考的惯例,抓紧一点的一月中还有一两次小考,这样下来,语文教师还有活路吗?不知我们的命题者有没有为一线的教师想到过这些?如果没想过这些,倒也不能怪你;如果你也是来自一线,这就有点残忍了,你说是不?假如我们的语文试卷今后能够作一些大胆的改革,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让我们的语文教师能从无谓而又痛苦的批改中抽出身来,有时间去从事课堂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等有意义的工作,那么,语文教学扬眉吐气的日子也就为期不远了。

作者邮箱: liming_zszx@126.com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