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大海、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急流(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9-8编辑:互联网

管 帅 中 学 教 学 案

第 4章(课)   1节   1课时  备课时间2003年9月13日

课题 致大海、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急流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双基分析) 重点:

1、在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诗歌中象征、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难点:

外国诗歌因为存在语言障碍,翻译难度大,读译作难度也较大。可加强对学生预习的要求,多交代一些背景知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教学目的(知识能力、德育的目标要求) 1.感知优秀的外国诗歌作品,开阔眼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2.在丰富诗歌阅读内容的同时,感受中、外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相互间的联系。

3. 外国诗作因为存在语言障碍,翻译难度大,读译作难度也较大。可加强对学生预习的要求,多交代一些背景知识,调动学生思考体验的兴趣,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教具 录音机 教学方法 诵读指导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鉴赏《致大海》

    (一)介绍作者普希金:

    普希金是俄罗斯民族的伟大诗人,俄国近代文学的奠基者。13岁开始写诗,15岁发表作品,写下了一些歌颂自由、反对专制的充满激情的作品。2l岁时被沙皇流放到南方,27岁时回到莫斯科,38岁时在决斗中被杀害。

    普希金一生写了近九百首抒情诗,他的诗歌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介绍背景:

    普希金在被流放囚禁期间,长期与大海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成自由的象征,当他即将离开流放地向大海告别时,万千思绪如潮奔涌,忧郁而又激奋的诗篇酝酿于胸,写成了这篇优秀诗篇。

    (三)诵读指导:

    全诗抒情气氛浓烈,感情强烈而又深沉,诵读时,要注意感情的基调和变化。

    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四)内容分析

    提问:本诗篇幅较长,试以作者的感情为线索,划分本诗的结构。

    明确:本诗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一、二节,写诗人与大海告别。

第二部分为中问十一节,写诗人由大海引起的回忆和联想。

第三部分为最后两节,写诗人再一次向大海深情的告别。

提问:根据诗句,谈谈你对各部分内容的理解及作者情感的体会。

总结学生的表述,明确:从诗的开始,作者就把大海人格化,直接同大海对话,与大海告别。大海是如此的美丽,又是这般温情脉脉,但诗人却与大海即将离别。大海发出悲哀的喧响、召唤的喧响,像是忧郁的怨诉,又像临别时的呼唤。这无疑是诗人的一种感觉,是诗人忧郁之情的一种写照,同时也是诗人对大海所召唤的自由之神的一种向往。由此可见,在诗歌的创作中,外物往往作为诗人感情的触发者和寄

托者,诗歌是以抒发诗人内心情感为中心的。第二部分中,诗人开始了回亿和联想,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诗人首先向大海吐露了自己要逃往海外,追求自由的隐秘愿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失去自由的懊丧,为逃往海外的凤愿难以实现而愁苦满怀。接着写诗人对拿破仑和拜仑的追念,他们与作者精神相通,与大海精神相通。在这里,诗人深感前途渺茫,壮志难酬,哀叹了人们的不幸命运。第三部分写诗人

决不忘记大海的誓言,决心将大海的精神作为激励,为自由奋斗不惜。

提问:本诗的主题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明确:本诗赞美了自由奔放的大海,抒发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苦闷,表现诗人在残酷专制统治下崇高的自由精神。

(五)艺术鉴赏:

在以上学习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发言,教师总结。)

1、象征手法。

本诗以大海为自由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与大海相通的自由精神,诗人借大海自由奔放的壮美形象,生发联想,尽情抒情怀,表达了渴求自由的愿望。

2、强烈的抒情氛围。

诗人对大海以“你”相称,是诗人对大海的倾诉,诗人在诗中以抒情主人翁的身份出现,直接对大海表达自己的激情,并蕴涵深沉的苦闷,使全诗具有哀歌式的忧郁美。                                  

3、自然与人融合的境界。

诗人与大海相遇,大海触发了诗人的感情,大海成为了诗人倾诉、关照的对象,最终与诗人合一,达到了物我不分的境地;认清这一点是解读本诗的一个关键。                                        

二、鉴赏《篱笆那边》

1.诗人简介:狄金斯(1830-1886)美国女诗人。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多是短诗,以描写自然、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本诗发表于1851年。                                                        

2.内容分析:                                                                              

学生自读诗作后提问:依照课下注释,可见诗人的实际年龄为多少?

明确:诗人年龄在2l岁左右,是一个成年人。

提问:诗人在诗中叙事语言的口吻与她的实际年龄一致吗7

明确:不一致。诗人以童真的口吻来叙事。

提问:诗人这样安排语言,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表达了诗人希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自由纯真生活的思想感情。                          

提问:本诗语言浅显但含义深刻,想一想“草莓”可以指代什么?“上帝”指代什么?

明确:“草萄”指代触发诗人回到童年感觉的事物,“上帝”指代成年人。

3、艺术鉴赏:

1)语言简洁质朴,感情真挚。                                                             

2)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三、鉴赏《我愿意是急流》

1、介绍诗人:

裴多菲是lg世纪匈牙利爱国诗人,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爱情诗。本诗就是作者切的爱情表达。

2、诵读指导:

这首诗情真意切、情味盎然,洋溢着诗人强烈的感情,诵读时要注意诗中的缠绵倾诉,又要读出诗人坚定美好的信念。

3、内容分析:

提问:本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全诗各节都以“我愿意是--”开头,构成回环往复的结构,展现了五幅充满活力的艺术画面。整齐而富有韵律,也使诗人的情感不断升华。

提问: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创造了丰富的意象,诗人用哪些意象比喻自己,又用哪些意象比喻恋人?

明确:诗人用“急流”、“荒林”、“废墟”、“云朵”、“破旗”来比喻自己:用“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来比喻恋人。

提问:诗人这样设喻,反映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反映了诗人甘愿为了恋人的幸福献出自己的一切,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思想感情。(可有不同的解读,见“艺术鉴赏”)

4、艺术鉴赏:

1)多样的解读:(可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多方思考)            ,

明确:首先,可以把本诗看作一首爱情诗,它抒发了对爱人恋情的深挚,歌颂了纯洁而高尚的爱情;

其次,可以看作一首政治抒情诗,它委婉地表现了19世纪40年代匈牙利人民的解放斗争事业,歌颂了力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精神。诗中的“我”可能是诗人自己,也可能是革命战土们;诗中的“爱人”既可以是诗人的爱侣,也可以是诗人追求的革命理想。

2)意象的独创性排列

本诗没有空泛的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鲜活意象的排列递进,营造了一个情感流动的回旋天地,意象层层递进,其排列组合具有独创性,使诗人的情感富于变化,呈现出多层次、多侧面*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5、作业:任选本课一首诗,写一篇鉴赏性的文章。

板书设计

《致大海》

1、借大海的形象抒写自由精神。2、强烈浓丽的抒情气氛。

《篱笆那边》

1、朴实凝练的语言。2、平凡而清新的意象。

《我愿意是急流》

教后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