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县一中 薛峰
近日,笔者在网上看到一篇题为“‘新语文’令人振奋”的文章, 青岛市二中语文教师王泽钊,只用两三周的时间就将人教版的教材有选择地讲完,余下的时间都讲自己为学生精选的文章。多年来,他已自编了150万字的教材,而且很快就会由出版社出版。这本名为《新语文》的自编教材包括罗素、加缪、卡夫卡、乔伊斯、海明威等世界大文豪的作品,还有一些寻常教材中难见到的中国作家的作品,如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史铁生的《老屋小记》等等。与自编教材配套,王泽钊自有其新语文教学方法,将语文课细分为阅读课、对话课、辩论课、表演课等好几种,还把学生拉到崂山风景区去上课,使学生既长了见识,又陶冶了情操……
这种不循常规的教学法,很受学生欢迎,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王泽钊先后带过17届高三毕业生,高考成绩均在全市名列前茅,而且学生只要上他的课就“掌声雷动”。可以说这种教学模式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位改革者却受到种种非议:因为带学生去崂山上课,他的“先进”没了;学校竞争上岗,让各学科组自己投票,结果他被“降岗使用”。一位共事多年的老教师甚至在校长面前老泪纵横地评价:“他这是在误人子弟呀!”无奈之下,饱受各种压力的王泽钊,只好自动递交了辞职报告,到民办学校继续从事他的“新语文”教学尝试。
笔者在这里说的并不是王泽钊遭受的不合理的待遇,因为一种新事物的出现总是要受到外界的传统势力的压制的,这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了,许多古今中外的人们已我们做出了很好的阐释,所以,我也毋庸多说了,我在这里想说的是我们的改革家们要在改革的过程中,要经受住外界的压力,在这王老师无疑做到了,但我们可以不可以缓解这种压力,尽可能的减少外界对改革家的不解和压力呢?我认为这完全可以的,改革刚开始的时候,外界由于不理解,不免会提出疑义,甚至于压制的出现,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的人民群众毕竟不是改革的弄潮儿,所以接受每一种主张毕竟有一个过程,这时就需要我们的改革家要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在开始的时候,改革不要表现的太激进,要慢慢的来,并做好宣传的工作,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改革的主张,你也在改革中实行了你的主张,你也在改革中没有受到巨大的冲击,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王泽钊老师的这种教改是是对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挑战,大多数人对他不理解也在情理之中,这时如果不想是自己处于一种被动的情景之中,那么,我们只能放慢自己的步伐,然后,做好外界的宣传工作,如我们在教学完全可以不在两三周的时间把教材讲完,不把学生拉到崂山风景区去上课,而是在讲课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想法在讲课的过程中添加进去,向自己的领导和周围的人宣传,或者通过媒体宣传自己的主张,到了一定程度你的主张也就被人们接受了,你的改革的观点也就自然而然推广开来了。就像我国在打破“铁饭碗”的过程中,一开始人们是不理解,甚至在初期,也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导致改革的推进的困难,以后,我国改变了激进的工作策略,改革也就平稳的进行了。
作者邮箱: xuehun3456789@t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