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还是死去--也谈《花未眠》的死亡意识(网友来稿)

发布时间:2016-5-1编辑:互联网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高诗翔

川端康成的《花未眠》(《高中语文第一册》)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到:要活下去!”笔者认为:这句话背后隐藏着作者浓重的“死亡意识”。

很多教辅用书中是这样理解的:作者从一朵花想到人的生命,一朵花尚且能抓住瞬间的美丽,让生命绽放,不论有无别人欣赏,更何况我们这些有意识、有情感的人呢?所以,这里有作者强烈的珍爱生命的意识。这种说法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它只注意到“要活下去”四个字,去忽视了“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这部分内容。川端康成是语言大师,十分注重用词,每句话都应有他的言外之意,文如其人,作者为什么要自语?为什么会有时不由自主地自语?他反复提醒自己要活下去表明了他是个怎样的人?

这让我想起了诗人海子,“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为什么作者反复强调“从明天起”?那么“今天”的海子幸福吗?明日复明日,诗人今天又在干什么呢?海子最后也是自杀身亡。再联系作者本人,作者从一朵花身上就想到要珍惜生命,可谓人生值得留恋的事物实在太多,那么为什么作者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仅仅过了三年就自杀呢?种种迹象表明:川端康成并非珍爱生命之人,而是一个厌世轻生的人,在他的头脑中潜藏着浓重的“死亡意识”。这种“死亡意识”渗透到川端康成的很多作品中,仅以《花未眠》为例:

“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

“事物毫不容易如愿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

“这的确是日本黄昏的天色,他渗入我的心。”

“我去本能寺拜谒浦上玉堂的墓,归途真是黄昏。”

“我去阑山观赏赖山阳刻的玉堂碑,由于是冬天,没有人到阑山去参观。”

“有时候,这种美只是某些人看到罢了。”

这里的“黄昏”、“墓碑”、“冬天”、“某些人”、“独自”,还有“壁龛”、“哀伤的美”都是作者“死亡意识”的表现。

为什么会有“死亡意识”?叶渭渠在《川端康成文学的东方美》中这样介绍川端康成:“幼年时父母、祖母相继去世,分别由外祖母和舅父抚养,在孤独中长大。他的童年没有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相反地渗入了深刻的无法克服的忧郁和悲哀,内心不断涌现对人生的虚幻感和对死亡的恐惧感。”在加上传统文人“多才必多忧,多情必多愁”的思想特质,形成了川端康成孤僻、内向、忧郁的性格和气质。这种性格和气质决定了他的生死观也与众不同:人的一生中只有生和死两个极端,而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接近死亡。这是多么凄惨啊!

川端康成的“死亡意识”是浓重的,细心的人也许会发现:《花未眠》写于1950年,这距离他自杀还有22年时间,那么,是什么支撑着他一直活下去?仅仅是一朵花?课文第三段中“大自然的美是无限的”,“至少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是很有限的”,“这是我的实际感受,也是我的感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是自然美和艺术支撑着他一直活下去,大自然的美是无限的,只有坚韧地活着,才能不断发现美,不断地探究未知世界的美,首先要活着,只有活着一切才有可能。不仅要活着,还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地发现“无限美”中去。川端康成是唯美主义者,他是美的追求者和受益者,也是美的陪葬者和受害者,或者说美是他的终结者。晚年的他积劳成疾、重病缠身,当他发现自己再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心力去发现美时,去感受美,再也无法突破《雪国》、《古都》这样的优秀作品时,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连唯一的生命渴求都不能满足,那就只剩下死亡之美了,于是作者把煤气管送入自己口中,头脑一片空白。

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有!那是理想,那是艺术!

在一般人看来,文人自杀不可理喻;但在文人看来,文人自杀不足为奇!

生命属于艺术,艺术是不朽的,那么生命注定不朽!

活着还是死去?1950年,你选择了活着,因为艺术;

1972年,你选择了死去,还是因为艺术!

(通讯地址:江苏省扬中市金星路69号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党政办 邮编:212200 联系电话:13151672698)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