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滑县枣村二中 康磊 牛纪敏
钱梦龙老师曾在自己讲《死海不死》时这样导入新课:
上课了。
同学们望着讲台上放着一只盛满清水的大烧杯、一支玻璃棒、一柄塑料匙子、一碟食盐、一只鸡蛋,充满好奇,七嘴八舌地猜测起来。有的学生问语文课代表:
“这是干什么?上语文课做实验,新鲜!”
有的学生俏皮地说:“大概老师想请我们吃鸡蛋吧?才一个,给谁吃好啊?”……
谁也猜不透老师“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这时,钱梦龙老师在同学们迷惑目光的注视下,把鸡蛋放入大烧杯,鸡蛋一沉到底。
“谁有办法让鸡蛋浮起来?”他向全班同学发问。
“拿个酒精灯或电炉来,把鸡蛋煮熟了,就能浮上来。”一个学生说出了他的想法。
“不。只能用讲台上可能提供的条件。”钱梦龙老师为学生规定了思考的范围。同学们的目光不期而然地集中到了大烧杯旁边的那一碟食盐上。不少学生举手,希望到讲台上来试一试自己的办法。
一个男生走上讲台,先把鸡蛋从大烧杯里取出,用匙子将鸡蛋舀入大烧杯,拿玻璃棒在大烧杯里搅拌,再投入鸡蛋,鸡蛋没有浮上来。
“多放些食盐。”下面的学生提醒他。
于是这个男生又舀几匙食盐放入大烧杯,这样往复几次,鸡蛋终于浮到水面。接着钱老师趁机要他解释一下鸡蛋上浮的原因。这位学生结合初二学过的热物理知识,准确地说明了清水加大量食盐后,其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是鸡蛋上浮的原因。
此后,钱梦龙老师让学生猜这堂课要学习的课文,结果同学们一下子就猜中了:《死海不死》
……
(以上摘自《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况》 张正君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笔者作为青年语文教师也曾经学习钱老师这一导课方式,用来引入自己讲的《死海不死》。结果自然顺利热闹。
但如今反思再三,顿觉此样导思有几处弊病。
首先,此法低估学习的智力,且使过程流于形式。
从教师的本意看,是想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对“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的物理知识有个形象认识,以便深入理解课文,更好地讲解内容。但依笔者的经历看,实际情况是,老师一带上教具,即有学生猜测;且学生已预习过课文,有机灵的学生已可猜出教师将让“浮鸡蛋”,有的竟能说了出来。笔者想,钱老师上课的学生素质不会比笔者的差多少,即使是借班课,学生也事先略知内容,如此,教师再一本正经的提问、试验、引题,实在有点形式主义,有摆噱头之嫌。
其次,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没有做到课堂教学最优化。
巴班斯基早就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力求课堂的每一分钟都要让学生有所得,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成效。而钱老师的导思过程,从笔者的实践看,即使学生一上来就知道给水里加盐,使水浓度加大,达到鸡蛋浮起来的目的。但具体盐量多少需学生一次次试验,至少需三四次;加上食盐溶解的过程需要时间,以至这个导入课题的过程可达将近十分钟。我们用近课时四分之一的时间去得出一个学生物理课上早已熟识的常识和一篇早已预知的课文题目,未免太得不偿失,兴师动众。
再次,诱导学生的思维走向封闭,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放,创新发展。这是此导思中最大的弊病。
在钱老师刚提出“谁有办法让鸡蛋浮起来?”时,即有一个学生抢先说:“拿个酒精灯或电炉来,把鸡蛋煮熟了,就能浮上来。”也许这个学生此前生活中的确用过此法作过成功尝试,可以达到“浮起鸡蛋”的目的。但这个方法与老师的预想方法过程相异,不在老师预先备课的思路内,于是钱老师绝然地掐灭了学生活跃闪耀的思想火花。“不,只能用讲台上可能提供的条件。”这无疑是阉割学生的思想,对学生作“请君入瓮”式的思维垄断,是思想霸权。试想,如果是想让学生活跃思维,开扩思路,就该允许学生设想各种方式;如果只是想让学生知道那个物理知识,从而引出课题,那么,何必煞有介事地搬来一大堆器材,搞得学生神秘兮兮,“谁也猜不透老师‘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索性学生口述,老师自己亲手大把放盐,使劲搅拌,快速溶解,得出结论,不更节省时间,引入课题吗?
第四,忽视课程本质,偏离语文教学目标。这也是多数教师容易忽视的问题。
这本是一节语文课。而课堂前先搬来如此众多的教具,乍一看学生误以为物理、化学呢?难怪有学生会说:“上语文课做实验,新鲜!”新鲜,不是我们语文课追求的目标。我们需要在语文课文进行语言方面的操练,语文能力的习得,语文习惯的养成,语文素养的获取。而从钱老师本课的过程中,也没见有关此试验的语文语言方面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语文的定义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且认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姓 “语”,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语文课程的特色。即使在新课程提倡适当综合课程的背景下,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也不该失却它独有的语文能力、语文素质历练的本色。而在钱老师的这一导思中竟用长达近四分之一课时的时间做与语文无关的所谓“试验”,的确令人惋惜、痛心!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是多边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师生是平等互助关系。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过程,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过程。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引导学生思维,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能过份地预设规定思路,任意切断学生思路,阻止学生活跃思维的爆破,做与教师自己预设的结论相似甚至相同的“请君入瓮”式的诱导;同时力求做到教学最优化,体现课程本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获得,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