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与道教

发布时间:2016-5-3编辑:互联网

蔡宏

周敦颐是二程的老师,所以朱熹在《伊洛渊源录》中把他排在首位,认为他继承儒家绝学,孔孟之道。朱熹说:"濂溪周公先生,奋乎百世之下,乃深探圣贤之奥,疏观造化之原,而独心得之。"1朱熹说圣人之道从周代开始就衰落,孟子以后就没有人传播了,到了宋代,周子出来,无师自通,继承孔孟之道,发扬了道学。这在史学上也是有记载的,《宋史道学传》中说:"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2但他是否真的像朱子说的那样,他的思想是"独得于心",还是周子的体验别有源头和影响呢?下面就从周子其人、其学来探索这一点。周子一生恬淡无为,黄庭坚描述他说:"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3他虽生活在世俗中,但一直追求一种超脱、自然的生活,倾慕老庄隐逸、洒脱的生活风格。因此被人说为有"仙风道气"4。而且他与后世理学家维护道统,力排佛老不同,周子乐与高僧、道人为友,与他们一起探讨形而上之道。从他这种生活风格和生活理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继承儒学,挖掘儒学精神时,未必没有从佛道两家那里得到精神上、心灵上的滋养,从佛道的生活方式、礼乐形式、虔诚信仰中体味到儒家文化的精义。也就是说他或许借助了当时极为兴盛的体系化、理论化都很高的佛道思想,去挖掘、体会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借"他山之石",以攻儒家这块宝玉。他体会出来的,或许就是儒家文化的正统思想,但他身上带有浓厚的佛道气息,深受佛道影响则是不容否认的。周子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理想受到了道家影响,而他的思想更是与道家思想息息相关。《宋史道学传》中说他"作《太极图说》、《通书》,推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周子主要的成就就是作《太极图说》和《通书》。但对于《太极图说》的作者以及周子对它的解说都很值得研究。对于周子思想受道家影响的这一特点,后来正统道学家们出于振兴儒学的需要,就加以掩饰。朱子说他"独得于心",就是不肯说出周子受道家的影响。二程是周子的学生,但因周子身上有浓厚的道家气息,所以他们很少提及他们与周子的师承关系,在说到"天理"时,说这是他自家体会出来的东西,与周子不相干。道教有《先天太极图》,因而有人认为周子的太极图是得之于道教的陈抟。朱子的书中也说到汉上朱震的《进周易表》中曾谈到这一点,说:"汉上朱震子发,言陈抟以太极图传种放,放传穆修,修传先生﹙即周敦颐﹚。"5但我们细细分析这两个太极图,还可以看出它们是有不少差别的。从这些差别中我们可以看出周子学说的实质,以及他的思想中哪些部分是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开始的一个空圈,是无,他们说是"阴静",第二个圈是"太极",即道,第三个圈是阳动,然后是五行,万物化生。而儒家一开始也是一个空圈,周子说是"无极",即无,但并没有注明它是"阴静",第二个圈是太极,此时就注明是阴阳、动静,这一差别是很明显的。道家从老子哲学中来,老子主柔守静,说"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静曰复命"6,所以无极的无与静是相通的。而儒家《易传系辞》中讲"一阴一阳之谓道"7,所以讲太极、讲道时就同时注明阴阳动静。按道家说法,"阳"和"动"是在道下面一个层次的,道只是"一",这是两者的不同,这细微的差别,也正说明周子既受道家影响,又不同于道家,而是以儒家理论来阐述他的宇宙生成模式的。这里还有一个细微的差别也正说明了周子对道家本体思想的吸收。在儒家《易传》中最高的哲学范畴是道,是太极,其中讲的宇宙生成论模式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8而太极图则在太极上多了一个无极,这是儒家理论体系中所没有的。以无为本体,这是道家的传统。儒家从来就是只讲"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9所以儒家根据道是一阴一阳,就讲仁和义,从来没有讲过无和无极是本体,从这一点就可以充分看出周子受到道家的影响。儒家在孟子时就受到道家本体思想的影响而说心性,现在周子生活在佛道兴盛的文化氛围中,他吸收道家的本体思想就更是自然的了。其实无极对于儒家根本就没有什么用,为了掩盖周子受道家的影响这一事实,朱子对"无极而太极"加以解释说:"又谓若无极字,便有虚无好高之弊,则未知尊兄所谓太极,是有形之物耶?无形器之物耶?若果无形而有理,则无极即是无形,太极即是有理,明矣。又安得为虚无而好高乎?"10并且他对为什么要有一个无极又解释说:"无极而太极,犹曰'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至。'"11﹙《陆九渊集附录》﹚又说"不立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化根本;不言太极,则无极沦于空寂,而不能为万化根本。"12﹙《陆九渊集书》﹚这样朱子把太极说成是理,把无极说成是万化根本,并不是正统的儒家观念,其实儒家正统思想是不需要一个无极的。所以陆九渊批评朱子说"无极而太极"是老子道家的思想。在儒家太极上再加上一个无极是"叠床上之床,架屋上之屋"13,是没有必要的。心学以心为本体、现象的统一,则不要一个无极,但理学要建立一个与佛道抗衡的理学体系,则不能不在太极上立一个无极,提出一个超验的本体来。从这里显然可以看出周子吸收了道家的本体思想,试图为儒家思想体系建立一个本体论依据。周子虽吸收道家本体思想,但他在下面解说太极图时,却是完全从儒家的易理上解说的,与道家的太极图思想有着不同的思想内涵。由于儒家的阴阳就是道,所以阴阳与五行是不同层面上的东西,而有所区别。而道家的阴阳与五行则在同一层次,是属于物质性的东西。道家说:"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14火又生木,水又生金,木、水、火、金交汇于土,道家以阴阳讲五行,所以五行中每一行中都有阴阳之分,阴阳相生相克,则生化男女,化生万物。这是道家宇宙生成论模式。而周子讲化生万物则又有不同。他说"五行,一阴阳也"15﹙《太极图说》﹚。即五行是由阴阳生出来的,两者不是同一层面上的东西。在说到生成万物时,周子则说"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16,即万物都有理有形才化生,而《易传》中讲"乾道成男,坤道成女"17,则从阴阳中各有所禀,附以成形,而成男女。这男女是五行下一层次上的,与组成万物的五行之气是不同的。这也正说明儒家把人视为万物之灵,是形、神的结合。所以周子说"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18所以其认识模式中先有人,然后才是万物,即"形既生矣,神发智矣。五行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19而道家则把男女归于阴阳五行那一类,过于推崇人的地位,把人直接归为精、气、神那一个层面,以追求长生久视的理想。这一区别正是儒、道两家人生观、宇宙观、价值观的区别。从上面对两家的太极图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周子受道家的启示而创儒家的太极图是明显的,但是两家太极图的义理和意趣又是截然不同的。周子并不是照搬道家太极图,而是以儒家义理来作太极图的。他的太极图从整体上讲是纯正的儒家思想,但他提出一个"无极而太极",以无极为本体,则是吸收了道家本体思想。这对后来的道学家们开创理学,建立以理为本体的思想体系确是开了先声,因而朱子把他视为道学的始祖就是不无道理的了。注释:1.5.《朱子新学案》钱穆著,巴蜀书社,1987年2月第一版,第778页、第780页。朱子一贯认真,他对周子的传承也多方考证,钱穆著的《朱子新学案》第781页中记有他的考证,有人问:"周子之学,是自得于心,还有所传授否?""曰:'"也须有所传授。渠是陆诜婿,温公涑水记闻载陆诜事,是个笃实长厚衣人。'"朱子把周敦颐的学说说成是家学渊源,这只是他的推测而已。2.3.15.16.18.19.《宋史》元脱脱等撰,中华书局,第36册第12710页、第12721页、第12712页、第12712页、第12712页、第12712页。4.《朱子语类》宋黎靖德编,中华书局,1986年3月第一版,第2357页《孔孟周程张子》。原文是:"见其有山林之志,由以为襟袖洒落,有仙风道气。"这是当时人的看法,是朱子引用,朱子并不认为周敦颐受到道家影响。6.《老子本义》魏源撰,上海书店,1987年1月第一版,第17页。7.8.9.17.《易传》徐志锐译,辽沈书社,1991年5月第一版,第168页、第182页、第168页、第164页。10.11.12.13.《陆九渊集》宋陆九渊,中华书局,1980年1月第一版《朱子答陆九渊书》第562页、第558页、第553页、第553页。14.《淮南子》﹙汉﹚刘向等著,陈广忠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6月第一版,第102页。附:周敦颐的太极图与道教太极图

太极图﹙《周敦颐集》《太极图说》附﹚ 太极先天之图﹙《道藏》洞玄部灵图类《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

其他文章:文原于道,鉴而赏之王屋山与上方真元道派南宋咏道诗与爱国主义﹙三﹚丘祖百字派浅解﹙二﹚道教神仙信仰的社会功能葛洪自然观探讨从道教“贵人重生”与“天人合一”看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中心论烟霞供啸咏泉石瀹精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