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涵
牐犆鞔汤显祖在创作《牡丹亭》传奇时,为批判约束人情的“理”的荒谬,特意在第七出《闺塾》中设计了一段腐儒陈最良教杜丽娘解《毛诗关雎》的戏,其中有陈最良、杜丽娘、小丫环三人的一段课堂问答:
(末)昨日上的《毛诗》,可温习?(旦)温习了。则待讲解。(末)你念来。(旦念书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末)听讲。“关关雎鸠”,雎鸠是个鸟,关关鸟声也。(贴)怎样声儿?(末作鸠声)(贴学鸠声诨介)(末)此鸟性喜幽静,在河之洲。(贴)是了。不是昨日是前日,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内关着个斑鸠鸟儿,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末)胡说,这是兴。(贴)兴个甚的那?(末)兴者起也。起那下头窈窕淑女,是幽闺女子,有那等君子好好的来求他。
这段舞台上的课堂问答,借戏剧化的手法,对老儒生的酸腐和用儒家思想解诗的荒谬作了尽情的嘲笑,不仅可以成为我们如何理解《关雎》的很好参照,还可以视为我们在今天的课堂上如何讲析语文的生动寓言。
汉代的《毛诗序》中即说:“《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到唐代的孔颖达、宋代的朱熹更把这样的解释具体化。如朱熹《诗经集传》在解析其第一章时就说:“雎鸠,……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相狎,故《毛传》以为挚而有别。”“女者,未嫁之称,盖指文王之妃大姒为处子时而言也。君子,则指文王也。”甚至还推测说:“文王生有圣德,又得圣女姒氏以为之配。宫中之人,于其始至,见其有幽闲贞静之德,故作是诗。”于是,“君子”成了文王,“淑女”成了大姒,作者成了宫中之人,诗旨成了对大姒美德的颂扬,此诗便有了非常广泛的风化天下的道德意义,但其实却是曲解而已。
从诗的具体内容来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理解此诗的关键。不过,其第一层的意义却还不在于“以彼物比此物”的“比”和“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的“兴”,而在于真实的自然景物描写。再将这三句与下边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等三个叠句及“窈窕淑女”的形象描写联缀在一起,我们便想像到一幅很自然的画面:在河流中的小洲之上,有一群雎鸠在关关鸣唱。河边长满了长长短短的荇菜,一位身姿美好的女子正在那里采摘。这是一幅充满着原始而和谐的生命气息的画面,天空回荡的鸟鸣,河边碧绿的荇菜,荇菜间美丽的女子,将大自然的生机与人世间的情韵美妙地交织在一起。就在这时,一位男子来到河边。听着雎鸠鸟充满生机天趣,又似乎在相互传达着爱情信息的鸣唱。当然,也会看到诗中并没有写出的滔滔流水,悠悠白云,本已触发了他心中久藏的生命渴望。突然,又在一片荇菜之中看到那位身姿美好的女子,他无论如何不能抑制自己的爱慕与渴望,于是才有了“君子好逑”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这里虽然还看不到像《召南野有死 》中所说的“有女怀春,吉士诱之”的情形,但足可以引动我们对相似情形的丰富想像。
当然,又由于这画面中包含自然景物与人物活动两个方面,两个方面还有着极自然的内在关联。于是,不管作者当时是否就有一种清醒的“比兴”意识,它们又成为后人所揭示的,而且是在《诗经》中可以普遍见到的比兴手法。也就是说,雎鸠和鸣,有雌雄求偶之意,正可用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比喻,而以此两句起首,不仅形象鲜活,音韵和美,而且入诗自然,便顺势引起了下边的描述,又同时是所谓“兴”的运用。
这样说来,诗中的君子如何就一定是周文王,这“窈窕淑女”又怎么能指证为文王之妃大姒呢?可见,儒家学者为贯彻伦理观念之需要,曲解诗意,使本来灵动的情歌变成了陈腐的教义,一何可笑。汤显祖以戏剧化手法拆穿这教义的陈腐,并紧接着渐渐引出一个因情而死、由情而生的故事,其精神的内核又无疑与《关雎》的本意遥遥贯通。
而作为一首灵动的情歌,此诗还有一个特别的妙处,那就是它描述的仅仅是一段并没有实现的爱情,爱的强烈与爱的落空形成极为强烈的心灵冲荡,在反复描述与渲染中,把情感的表达推向深入。
我们看,从第一章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开始,这位“君子”就陷入异常强烈的渴念之中,以致使他“寤寐求之”,被爱情灼烧得坐卧不安。如果此时他的爱情渴念实现了,此诗就只能够停留在爱的渴慕这一点上。但是,一句“求之不得”,使“好逑”的向往落空,使汹涌的情潮受阻,却没有使心中的渴慕熄灭,反而使之更为强烈。于是,便有了“寤寐思服”的日以继夜的思念;有了“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长夜难眠;亦有了神思恍惚中交替不断地出现的两种梦境。
一种梦境,是白日里在河边看到的那位女子采荇菜的情形。在二、三两章中,作者三次重叠描写这种情形。这既是《诗经》中常见的重叠句形式,用以形成反复咏叹、性情摇荡的审美效果,又是“辗转反侧”之间、似睡非睡之中,曾触起他爱慕之情的那一幕的不断复现。
另一种梦境,是鼓乐迎娶她的热闹场面,即“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在“求之不得”的时候,还一直梦想着迎娶人家,从情感描写的角度看,是真实而深入的;从诗的审美效果来看,也能够把读者引领到那种交织着喜悦与酸楚的梦境之中,使诗的余韵悠然绵延。
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说此诗虽然写爱情快乐的沉湎,却并未流于放荡;虽然写爱而不得时的悲哀,却并未表现得过分痛苦。他是以“中庸”的哲学思想来规约对于此诗的理解。而其实,那种虽未流于“淫”、“伤”的情感,在两千五百年前的诗中就表现得如此深入,使今人亦不能不为之感叹。那雎鸠鸟的关关和鸣竟能穿越悠远的时空,一直回荡在中国文学史中,萦绕在古往今来人们的心中。
虽然在今天的课堂上,大约不会再有陈最良那样的腐儒,仍然把这灵动的情歌当作陈腐的教义来讲授,但是,回想一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是怎样地把充满灵性和美感的文章变成为僵死的教义,变成为知识的切割,我总觉得本文开头所引用的那段《牡丹亭》中的课堂问答有着非常特别的寓言意义与警示意义。那么,既然是灵动的情歌,我们就不要让它再僵死在今天的课堂上。为此,本文特引用余冠英先生《诗经选译》中的《关雎》译诗,以供理解和借鉴:
牐犓鸟儿关关和唱,
牐犜诤有男⌒≈奚稀
牐牶霉媚锩缑缣跆酰
牐牳缍想和她成双。
牐犓荇菜长短不齐,
牐牪绍舨俗笥叶西。
牐牶霉媚锩缑缣跆酰
牐犠非笏直到梦里。
牐犠非笏成了空想,
牐犝鲅巯氡昭垡蚕搿
牐犚钩こは嗨疾欢希
牐牼》身直到天光。
牐牫ず投趟边荇菜,
牐牪绍羧俗蟛捎也伞
牐牶霉媚锩缑缣跆酰
牐牭琴瑟迎她过来。
牐犓荇菜长长短短,
牐牪刹巳俗蠹鹩壹稹
牐牶霉媚锩缑缣跆酰
牐犎⑺来钟鼓喧喧。
牐犂识磷拧豆伥隆罚朗读着这译诗,我们的心灵不仅会摇曳向那遥远的时空,而且会激起现实人生的深长品味。
作者单位 福建厦门市集美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