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仁水
大凡对外国文学稍加关注的读者都阅读过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正因为熟悉,因而,我们也就形成了几乎一致的看法。一千个读者只有一个玛蒂尔德,认为她是一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腐蚀而导致丧失青春的悲剧形象,一个没人同情反倒被人揶揄和曲解的形象。时移世异,当我们面对一个人人都不能不参与金钱角逐的商品经济社会,当我们将不安于贫穷并为改变自己命运而不懈努力当作人类向前迈进的理念,我们是不是应该换一种眼光去看待玛蒂尔德?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她又是一个普通的美丽的女人,又处在那样一个社会环境里--在法国,至今还保留着这样一种风俗,一个待嫁的女人必须有一笔陪嫁费。男方娶亲,首先看陪嫁,一个女子如果没有优厚的陪嫁,那么,她就找不到有钱有势的丈夫。“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面庞姣好,又颇有风韵,可是,造化将她安排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于是,她渴望被富有的男人追求,渴望能过上养尊处优的富裕生活。这种不安分的心态也是今天许多中国女子都有的,也许不能说是体现着人类向前迈进的追求,但至少可以说代表了普遍大众的思想追求。当然,她的这种追求如果不是物质性的,而是精神性的,就高尚得多了,比如,追求自由和个性的独立,那么,她就会是一个与简爱齐名的优秀女性形象。
可是,我们别忘了她身上所具有的主要性格的一面:善良、诚实、质朴。玛蒂尔德向丈夫提出要用400法郎做衣服时,没有撒娇,也没有撒野,而是那么小心翼翼,吞吞吐吐,欲说还休,羞于启齿,如果不是个善解人意通情达理的女子,又怎能做到?当借来的项链丢失了,她知道自己给家里闯下了祸,心急火燎,连上床睡觉的力气都没有了,肯定也咽不下饭。面对丢失项链这一事实,她先是按照丈夫的提议给佛来思节夫人写了一封信,说把项链的搭钩弄坏了,接着到珠宝店问了价格,最后借钱买来一挂新的项链还给朋友。面对不幸,她没有躲避,没有逃之夭夭,没有采用欺或瞒的手段,比如买一串假的项链搪塞朋友,而是很守信用地还一串每一颗粒都是真的项链。面对那笔骇人听闻的债务,她从幻想的云雾回到现实的大地上,“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辞退了女仆,住在一个小阁楼里,干着粗笨的活儿和平日里讨厌的杂事,每日不辞劳苦,穿得像一个穷苦的女人,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约,体现了她性格中坚韧、忍耐、吃苦的一面。在还债的过程中,她完全没有了当初的诸如自悲自怨、想入非非等弱点,以还债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活得踏实而又从容,凸显出生命的本色,磨炼出全新的人生态度,向读者展示出一个女性的内在美。“不过事情到底了结了,我倒很高兴了。”玛蒂尔德把真相告诉了朋友,心态何其平静何其坦然啊!我们不妨作如是假想,如果玛蒂尔德是一个十足的爱慕虚荣的女人,她完全可以不靠诚实的劳动,凭着她的美貌和年轻,凭着她稍事打扮就可赢得部长青睐的姿色,她完全可以找到更为轻松的还钱办法。如果这样一件事情移植到我们身边某个女性身上,又有多少女子能够像玛蒂尔德那样呢?是啊!“人生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丢失一串项链可以败坏一个女人,也可以成全一个女人,关键要看这个女人自身的品格和涵养。正如玛蒂尔德还的是一串真实的项链一样,她悟到了真真切切的人生,虽然付出的代价多了一些。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遇上这样或那样的麻烦,该如何面对挫折或者不幸,也许可以从玛蒂尔德身上汲取点什么。从这一角度说,那个晚上值得玛蒂尔德时常去回忆,去品咂。那的确是一个美丽的夜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