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彦
高考应试作文正在困扰着我们的语文教学,其弊端有二。
一,限时限字:中国的学生真能行,40-50分钟就能写出一篇文章,而且是决定一生前途命运的文章。中国从封建科举到现在的高考,从来都是限时命题作文。这种形式的考试,必然制造出大量虚情假意的文章。从古到今的妙文佳词浩如烟海,而其中的应试之作却寥寥无几。这并非应试者个个都才能低下,运笔迟钝,实乃于有限之时难以做到构思之精巧、感情之真挚。历史上那些屡考不第的才子们,用他们悲惨的命运证明了这种考试的弊端。我们知道:文章的真情实感,是对生活的长期观察、体味,并充分发酵后酝酿出来的。40-50分钟,根本来不及体味、酝酿,没有发酵的面,能蒸出香醇可口的馍吗?不生硬死板才怪呢!字数的限制也是毫无道理的。文之优劣不以字数定,该长则长,该短则短,更应提倡写短文,尤其要偏爱那些短小精悍的文章。
二,阅卷不公:据说,高考阅卷为了追求高效率,一篇作文平均批阅时间不足一分钟。我就不相信高考阅卷的老师个个都是“张松”(《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人物),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即是“张松”,不足一分钟,要对800余字的作文作出公正的裁判,鬼才相信哩!这样的高考阅卷,已经对我们的作文教学(包括整个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当学生得知他们十年寒窗闻鸡舞笔而苦练出来的一点作文能力,将在不足一分钟的时间内由某一个人作出决定他们命运的评判时,他们能不惊得目瞪口呆吗!因此那些“识时务”的学生们,把高考作文的得分交给了命运之神,我们这些老师们也不得不为了学生的“前途命运”而大讲作文的“应试之法”,大练作文的“应试技巧”,什么“点题要快,要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文章的中心”,什么“开头要出彩,一下子就能给阅卷老师造成良好的印象”,什么“结尾要再次点题(以防有些阅卷老师只看结尾),给阅卷老师造成一个紧扣中心的完整印象”,什么“书写要整齐,字体要美观(这个要求本身是对的,但它的目的却让人反感)”,什么“宁可不要高分,也不能冒险(这里所说的‘冒险’,是指写那些讲究艺术性,体现个性,内容深刻而含蓄,要细细咀嚼才能品味出特色的文章。)”,诸如此类的“应试之法”,实在让老师们哭笑不得,我们的作文教学全都是做给高考阅卷的老师们的,这岂不是中国教育的悲哀!我们平时给学生讲的那些“文贵在真”,“文贵在新”,“文贵在深”等一系列的道理,在高考这个严酷的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我们这些语文老师真是苦不堪言,无奈至极了。
在不能改变目前这种高考模式和阅卷方式的情况下,我建议:取消高考作文。这样,可以减少不公平的因素。
高考作文可以取消,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考查却不能取消,可以加大阅读笔答题以代替高考作文,如阅读中对某些问题的阐述,对某些景象的描述,对某些事件的叙述,对某些事理现象的说明等,都可以达到考查学生基本写作水平的目的。
现在的高考作文,一是评分不公,二是不符合生活的实用性要求。如今社会提笔作文,大量的是起草合同,写广告,写自传,写通知,写时事生活评论,写讲话稿,写实验报告,写科技论文,其次,极少数人才是从事文学创作,写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很多人(包括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学生)写不了工作总结、经验材料,写不了讲话稿,不会起草文件,不会写广告、通知,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悲哀!
我们不要求学生能写出像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人所写的那样优美的诗词,也不要求学生能写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那样优美的散文,也不要求学生能写出鲁迅《祝福》、《药》那样动人的小说,但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写出对那些诗词、散文、小说的鉴赏文字,这些鉴赏文字的优劣已足以评价一个学生写作能力之高低了。我们希望培养出优秀的作家,但我们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绝不是培养作家,而是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听话和说话的能力。能听明白别人的话,能说清楚自己的话,能读懂别人的文章,能写出自己想要说的话、想要表达的意思,语文教学的任务就算完成了。高考就应该从这个角度去考查。当然,如果一个中学生在报刊杂志发表过较高质量的文章或文学作品,已经显示出他的语文才气,高考录取时,不妨给他的语文加上一定的分数,特别突出的,还可以免试特招。这样,既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也有利于文学人才的脱颖而出。
不考作文,不等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培养。平时的作文训练,一要立足于实用,二要有利于发现文学人才,只要这两条措施能跟上,高考又能给写作优秀者以优惠的政策,何愁学生没有写作的兴趣呢?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何愁他们的写作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呢?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育的改革出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考的改革,我们期盼着高考改革的春风能吹绿语文教育这块即将干枯的园地。
2004.3.21
作者邮箱: yz-5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