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以中心事件为线索,以时间为经,地点为纬,截取材料,采用倒叙, 有详有略地组织材料,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的写法。
2、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培养友爱互助,舍己救人的共产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的结构。
2、难点: 抒情、议论语句的表达效果。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预习思考题:
1、了解本文报道了何事,发生于何时、何地,经历多长的时间。
2、复述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3、本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找出本文线索。
字词正音:
巯qiú(由氢和硫两种原子组所的一价原子团) 芮ruì(姓)
褡膊dābō(系在衣服外面的长而宽的腰带) 灼zhuó(①火烧②明亮)
掣chè(拉) 迸bng不读bìng 与yǔ赠与,与其;yù参与,与会(动词)
词语补释:
沐浴: 原意是洗澡,引申为受润泽。沐: 洗头。
巍峨: 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大。
崎岖: 形容山路不平。
焦灼: 非常着急。
风驰电掣: 像风一样奔驰,像电一样急闪。形容速度很快,急闪而过。掣:拽, 牵引,引申为闪过。
川流不息: 像河流那样流动不停。形容人或车船来往不断。川: 河流(不能用 “穿”)
危在旦夕: 危险就在眼前。旦夕: 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以内。
刻不容缓: 非常紧急,一刻也不能拖延。刻: 一刻。缓: 拖延。
万无一失: 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化险为夷: 化险阻为平易,转危为安的意思。险: 危险。夷: 平安。
不遗余力: 毫无保留地把全部力量使出来。遗: 留。
车水马龙: 车子好像流水,马好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连续不断,非常热闹。 (“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紧缩)
满面春风: 形容愉快、和蔼的面容。春风: 比喻和悦的笑容。
深沟险壑: 又深又险的山沟。
震人心魄: 使人心灵震动。
熙熙攘攘: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素不相识: 向来不认识。素: 平素,向来。
解题:
本文是建国以来有较大影响的一篇通讯,原载1960.2.28《中国青年报》后转载于《人民文学》1960年4月号,选作教材有删节。标题“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很为醒目,准确地概括了文章的思想内容。作者从突出事件(平陆事件)的教育意义出发,精心创作,标出了现在的思想比较鲜明的标题。
时代背景:
故事发生在1960年2月,当时三门峡工程是我国重点工程之一,根据早先签订的中苏合同,由苏联援建。但苏联当局背信弃义,撕毁合同,撤走专家,给工程造成了严重困难。我国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使这一工程建设得更快更好,而山西省承担的从芮城风陵渡到平陆南沟的省级公路,就正是支援三门峡工程的重点公路。它对加速发展工程建设有重要作用。1960年春节刚过,平陆县修路的广大民工放弃假日的休息时间,在张沟公路段上投入了紧张的劳动。中毒事件就在这时发生。
第二课时
课文分析:
一、写平陆求援。(第一节)
这篇通讯为什么采用倒叙,即从北京特种药品经营部落笔?
1.从表现主题的角度来说: 民工中毒,是事件的起因,但不是事情的关键所在。开头写这种欢乐气氛,是为下文作烘托,以突出“急人所急”的风格,为全文定下了基调。
2.从提炼情节的角度来说: 一千支“二巯基本醇”的能否获得,是民工得救的关键,也是平陆求援后,首都人民及时送药的起点。
3.从安排结构的角度来说: 把故事中一个扣人心弦的部分提前来写,突出紧迫感,扣住文章中心,又抓住读者吸引力,引人入胜。
段末“事情原来是这样的”是过渡句,是倒叙部分和其它按时间顺序的部分接榫的地方,引起下文,追述事情发生的情况。
二、写平陆求援的原因。(第二至第三节)
民工中毒,非用特效药不可,于是情节集中于寻找特效药上面。事件的起因,略写;医生的治疗,略写;“县委会的不安之夜”,详写;“两个司药员夜渡黄河”,详写。
这一段事实发生在第一段的前一天,等叙述结束,再用“一场紧张的抢救战,在二千里外的首都,接着开始了”承接过来,回应第一段,用“人心向北京,北京的心和平陆的心一齐跳动”把平陆、北京两方面的主要事实绾合衔接起来。
三、各方面同心协力筹备送药。(第四至第七节)
写了党、政、军、民(处长、副部长、空军首长、一位工人、一个戴眼镜的姑娘),关键环节和关键人物都作了详尽的记叙。
四、夜间接药的经过和抢救成功。(第八至第十一节)
投药、送药详写;用药和效果,一掠而过。
小结:
一、作者是怎样处理纷繁的头绪:
1、情节线索──寻找和运送特效药。
2、思想线索──一根红线贯穿,颗颗红心相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3、中心思想: 表现了我国人民团结友爱的无产阶级感情和互相协作,舍己救人的共产主义精神,歌颂党对劳动人民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一曲共产主义颂歌)
二、结构巧妙安排:
1、以时间为经,地点为纬,记叙事件全过程。
作者在谈论写作体会的文章中说: “由于这个事件场面大,地区广,单位多,特别是时间短促,许多情节齐头并进,发展异常疾速,这样我们就选择了类似电影分镜头那样灵活跳动的表现方法。”这种灵活跳动的方法是: 首先从事件发展的连贯性出发,按时间顺序,一个场面接着一个场面,环环紧扣,使读者了解事件的全过程。同时,由于许多事情齐头并进,作者在布局上顾及“横”的联系。因此,往往在同一时间内,展现各方面的紧张活动。如: 二月二日夜间,作者同时选取三个场面: 张村公社医院里的紧张抢救,县委书记的焦灼不安,司药员夜渡黄河(实写);还有虚写,如同一时间内去运城、临汾及附近各地找药,可看作三个场面的补充。
2、用小标题标明时间。
用小标题标明时间,清楚醒目,既表明时间紧急,又突出平陆事件的重大意义。“从县委打电话向北京求救,到药从天降这中间牵动了多少单位,牵动了多少人,可是这复杂辗转的全部过程只用了七个多小时,这是多么惊人的高速度! ”(P71)它具体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时间对于“平陆事件”来说就是生命,用时间作标题,从纵的方面反映了事件的发展变化,显示事件情节的连贯性,还可以省去许多过渡的叙述。(时间交代精确,甚至精确到分)
三、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1、穿插在叙事中,结合事情本身议论抒情。
“六十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生命有危险,我们能不心疼吗?”(P65)
“这是一场勇敢加技术的搏斗! ”(P71)
“从县委打电话向北京求救,到药从天而降,这中间牵动了多少单位,牵动了多少人,可是这复杂辗转的全部过程只用了七个多小时,这是多么惊人的高速度! ”(P71)
“这一箱从天而降的药,寄托了首都无数人的最深厚的感情,它比泰山还重! ”
(P71)
“他们的生命,是党给予的,是同志们用阶级友爱救活的。狂喜从人们的心底里迸发出来……”(P72)
2、议论、抒情放在末尾,单独为段。
它用诗一般的语句,揭示了事实所包含的巨大意义,直接把中心思想升华到新的高度,同时也能启发读者思考,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这些议论、抒情体现出通讯的特点: 政论性。(单独成段,也叫“抒情性旁白”)
这种议论抒情,共有五处,从事件发展本身着眼,这些语句不要也不影响情节的完整,但显得平板单调,内容不深刻,不能很好地起到感染和教育读者的作用。但有了它们,表达效果大为增强,因为有的用深刻的议论揭示了事件的意义,有的用抒情的语言渲染了气氛,有的以激昂的感情直接抒发了作者的胸怀,意在激起读者的共鸣,有的用发人深思的设问引导读者进一步体会文章深刻的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par
四、短句节奏鲜明而又富于变化。
节奏急促鲜明,给人以紧迫感,能生动地再现紧张气氛。
这些短句的共同特点是: 每句另行书写,排列成段。
五、结构图:
△1 1960.2.3 16:00 │北京特药部 电话求援 一.首都支援,休戚与共
↑ │
┎────── ┍→ │
│△2(1--6)2.2 │9:00 │平陆县委 中毒原因
│ (7) │8:00 │张 沟 段 民工中毒
截│ ┕(倒叙)│
取│ (8--13) 18:00后│张村公社 奋力抢救 二.连夜抢救,情深似海
倒│△3(1--2) 同时 │县 委 会 不安之夜
叙│ (3--9) 同时 │黄河渡口 夜渡黄河
│ (10--15)2.3中午 │平陆县委 找药受挫
│ (16--17) 16:00 │平陆县委 电话求援
└───────┘ │
△4 16:00多│卫 生 部 空军支援
△5 17:00多│(北京)路上 蹬车运药
△6 近19:00│五洲电料行 赶制设备 三.寻找药品,全力以赴
△7 19:30后│平陆邮局 准备空投
△8 21:03 │军用机场 紧急夜航
△9 23:23 │空投现场 胜利空投
△10 同时 │山区公路 飞驰张村 四.千里送药,化险为夷
△11 深夜 │公社医院 民工脱险
│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补充作业:
填空:
本文是一篇富有(时代)气息战斗性很强的(文艺通讯),它围绕(平陆)事件,以(寻找和运送特效药)为线索,以表明(时间)的词语作小标题,突出了(争取时间)的重要性,歌颂了(党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歌颂了(人民群众深厚的阶级友情),歌颂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