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末散文的审美态势

发布时间:2017-10-12编辑:互联网

  本文的“世纪末”,指的是80年代末到2000年(根据中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在2000年2月的公布,我国的二十一世纪将选择与世界多数国家相同,2001年为起点)散文创作的审美态势,散文在世纪末急遽转型的宏观语境中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散文作为创作者审美体验的凝定形态,建构了富有生命且又为作家、艺术家所独创的审美世界。散文以审美的方式提供了一个一个审美的园地、认知世界的窗口。散文作为审美的载体、艺术的探索、人格的昭示、情感的抒发--一个由多项元素组合而成,且又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当稳定而又不断变化的系统--独立于世界。世纪末散文既与“五四”散文、“十七年”散文、“新时期”散文有着千丝万缕的、无法斩割的血脉联系,又是产生于世纪末喧哗与骚动、闲散与紧迫、稳固与变革、宽容与苛责共生的世界独立存在的文学样式。在世纪末,散文是依存的,也是独立的。散文不可能脱离人的世界而独立,也不可能完全割舍与历史的系结。散文与人的世界的同构,使阅读者可以从自己的视角,从不同的维度去解悟它的真谛,寻求其美的内涵而获得艺术的享受。

  中国散文历史悠远而漫长,散文积淀深厚而广博。在世纪之交的时间海面上游走,反观散文发展的来路,视野里呈现着这样的景象:散文自先秦以来,就一直是文人雅士辛勤耕耘、收获丰富并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之一。散文历秦汉、唐宋、元明清直抵“五四”,散文几经盛衰,数度重构,从散文中,不仅可以看到汉民族几乎全部的精神世界,而且,也能够探寻民族的审美心理、审美情感、审美理式。在中国文学史--特别是现代以后的文学史语境中,散文与小说、诗歌、戏剧比肩而立,散文作为坚持以个体为中心的文学样式,曾经诱惑了众多的作家。“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任何散文都来得强。【1】独立的人格、鲜明的个性、自由的追求为散文开拓了崭新的境界,不仅建构了现代散文的艺术大厦,也成为后代散文家学习和借鉴的珍贵遗产。“成功的艺术作品不仅仅具有历史性,同时也具有开放性。它随着时代、随着读者观念的不断更新,不断展示出它新的意味。”【2】今天,我们重读鲁迅的《朝花夕拾》、周作人的《雨天的书》、《自己的园地》、沈从文的《湘行散记》、陆蠡的《囚绿记》、何其芳的《画梦录》、梁遇春的《泪与笑》……尽管隔着时间的距离,也能够获得新的知见与审美的享受。

  逝者如斯,岁月如流。在世纪末散文如世纪初又一次兴盛,却又与那时有着迥然不同的文化背景、时代特征、审美心理和公众期待。颇为相似的是报刊的盛行是散文繁荣的基础和媒介。据不完全统计,刊载散文的报刊多达数百家,大江南北,报刊大战,各色专栏,散文纷呈。媒体的活跃成为散文繁荣的表层原因。究其深层内涵,则应该认为是在世纪末的社会转型时期,大千世界瞬息万变,人们的心理难以适应而倍感迷惘,缺少安定感和信仰力,想要表达、倾诉,却无从说起。为了寻找灵魂的依托,为了安抚焦渴的心灵,在卡拉OK、狂歌劲舞、金钱美女都难以安抚时,散文却以其入心、凝神、快适而契合了人们的寻觅。犹如在狂燥时的清凉镇静剂,散文中渗透着的哲思、闲暇、美感;散文中描述的亲情、家庭、日常琐事都可以使人们在奔波忙碌中获得片刻宁静,一缕温馨,几丝回忆,些许思索。散文在审美文化方面,向着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回归,感悟现实,也憧憬未来。

  世纪末,散文从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着自然、社会、人生,在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上肯定“人”的地位,更深层次地进入对于人的、人类的、人性的前途、命运的思考,对于人的、人类的、人性的历史、现实、未来的求索。世纪末,散文不再是单一地反映时代精神,应和政治需求,阐释权利话语,或者只是表现自我,倾诉心底波澜,而是呈现着多元整合的审美态势,散文的美学态势。这是开放时代文学的必然,也是散文向着更具系统性、包容性和多样性行进的标志。

  我以为,世纪末散文所呈现的审美态势主要展示为:

求索性--散文的哲思美

  散文的散文特性是什么?这是逼使所有涉足散文批评和研究的人必须回答的。我以为:散文的散文存在就在于其中彰显的生与死、情与理、包容与思辫,一切有关“我”的真情的语言凝定。散文的本性是散文自身的独特性、自我性、思辨性、情感性的艺术整合。是散文家“人间情怀”的袒露,是散文艺术规律的体现,是散文审美意象由局限到开放的昭示。

  散文的哲思美,是浸融于散文艺术中的哲学思考,是对于存在世界的发现和真理的追索,也是散文艺术的升华。哲理以思索的形式进入散文文本,不是对某种哲学思想的机械阐释,也不是对其功利使命的僵化演绎,更非传声筒式的说教。而是以本真的生命体验,以深邃的精神创造,以特殊的艺术魅力来表达创作主体对于世界、人生、艺术的执著追求,敏锐感悟,并试艺术化为生活、求知、处世的真理,使阅读--接受者在美的欣赏中感悟世界的奥秘,人生的真谛自然而然地接受散文家的审美情感,并与之同构,了解“艺术的整个美,来自思想,来自作者在宇宙中得到的启发的思想和意图。”(罗丹《艺术论》)在审美享受中获得知识的启迪和感悟的愉悦。

  世纪末散文产生于波澜起伏错综复杂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中,面对神奇莫测的自然世界,面对变幻无定的巨大的万花筒,面对既辉煌地进步着又悲哀地落后着、既充满无限生机又笼罩着无边绝望的人类现实,散文沉思着。因为“对诗人没有更多的要求,如果他能体现自己时代历尽创伤的良心的话”(圣佩琼斯),他就将“倾诉出伟大心灵的颤动。”【3】在诗歌、小说日趋散文化的时代,散文作为传达生命感觉、生存体验、心灵挚情、意识嬗变的文体,自然益愈有义务担当以主体的个性感悟去阐释、关注、理解生命、世界、存在和历史、现在、未来的职责。从感性体验出发,通过知性的中介而达到哲理的高度。因为“散文作为一种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她对于客观的社会生活或自然图景的再现,往往反射或融合于主观情感的表现中间,它主要是以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真情打动读者。”【4】

  由于散文中所蕴含的哲思是透过散文的艺术来显现,是散文家有意识地、主动地感受存在,体悟人生的结果,因此“愈伟大的理念,在表现过程中产生的精神活力愈深刻,愈强烈,因而作品也愈感人,其含义愈深。”(汉斯霍夫曼)潘旭澜的《太平杂说》反思太平天国用“革命”的名义,在宗教的掩护下,以君权与神位相结合的集权政治在身体上、心理上、精神上对人性的戕害与虐杀,指出:农民起义或农民革命如果弊害甚于所反对的政权,带来历史的倒退、经济的萎缩和文明的休克,那是双重的罪恶;钱理群的《苦难怎样才能转化为精神资源》提醒身处世纪末的我们,面对“浸透了血和泪”的一个世纪的“遗产”,如何才能“彻底走出奴隶状态”,获得人的自觉和尊严; 史铁生的《无答之问或无果之行》,由宗教的根本意蕴--终极关怀出发,寻找生命的意义和真谛,“爱,是立于此岸的精神彼岸,从来不是以完成的状态消解此岸,而是以问题的方式驾临此岸。”爱的问题存在与否,对于一个人、一个族、一个类,都是生死攸关,尤其是精神之生死攸关;而王小妮的《放逐深圳》,则由身居繁华都市之中的疏离感、荒漠感,展示了对于精神--背离、顶逆一切存在的精神的追求,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追问,“人类的异体性在哪里?你不同于别人而鲜明独特的灵魂在哪里?”(《独一无二的人》)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挤压下人的心灵是荒凉和寂寞的,不愿细说自己的内心,更不可能为他人去悉耳静听,“现代社会就是不倾听,”“这是世界之病”。在日益追求奢华同一、趋俗媚世中独独遗忘了“爱”,社会心理的冷漠--这被人们自愿置入自身的肿瘤扩散时,思想如何独行?人类如何前行? 爱又从何寻觅?散文思索的是此刻的存在,也是未来的迷惘。遗忘还是记取、满足还是求索,生存还是毁灭,散文没有训育,而在独语,这独语却是世纪末的黄钟大吕,震撼着人的灵魂。

  牛汉的《路翎》、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周涛的《谁在轻视肉体》、张志扬的《墙》、南帆的《名声》、张承志《清洁的精神》、丁帆《红卫兵墓群》、王充闾的《土囊吟》、李存葆《大河遗梦》、蔡翔的《底层》……世纪末散文不是将哲理思索的真诚作为装饰附着于散文上,而是以独特的主体感悟力求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自然,深重的历史意识,鲜明的审美取向,热切的心灵呼唤熔铸了散文不同于以往又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精神品格,直逼当下社会存在的人的心理、人的生存、人的权利和人的义务的哲学思考,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揭示存在,探索真理,使散文更富有生活实在性和哲理深刻性,强调普遍的永恒的情感和精神,展示了深邃的哲思美。这或许只是铺天盖地的散文大潮中的一朵浪花,或许只是只身在旷野中呼唤的一个人,但只要这呼声存在,从不间断,荒野也许有一天可以变为良田。当散文家以其知性的理思进入散文创作,着意于浩淼宇宙存在的探索,着意于人类生命历史是追寻,着意于现实生活的叩问,从而益愈趋近人类灵魂的特殊领域,他的思索就不仅仅属于个体,也属于人类整体。“人是会思考的芦苇”,宇宙间任何强力都可以折损人的生命;人也会思考,正因为思考,人才成为宇宙间最丰富、最美丽的,当人以思考来盘诘宇宙、人生、事物、真理时,传达给我们的就不单单是美,还包含着哲思。

  散文的哲思之美,使散文成为文学和精神世界最具潜力的艺术,当散文中升华出思想的张力,在激情中蕴藏着理性的光芒时,散文才会呈现出崇高、开放的哲思美,才会织就思与美的华章。

优游性--散文的闲暇美

  散文是一种与时代的精神、文化联系至为紧密的文学样式,它所包蕴着的是立体多元的世界,纷繁复杂的生活、波澜起伏的人生、变幻莫测的命运。散文的哲思、抒情、论世、写事都不可能超脱其置身的时代、社会、政治、文化的范畴。

  回溯世纪末散文的来路和其所展示的艺术风格,可以看出:先秦诸子散文只能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遗存,百家争鸣,激情 张;魏晋六朝散文就是文体自觉时代人格觉醒的昭示和文体独立的明证,“师心”、“使气”、任其自然而又缤纷洋溢;唐宋散文张扬“文道合一”,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做”奉为圭臬;明清散文则直祧唐宋,诸派纷呈,为散文发展书写了新的篇章……到二十世纪末,没有了战争的硝烟,远离了枪炮的搏杀,抛却了文字冤狱,虽仍然有许多难尽如人意之处,但文化氛围相对宽松。人格的健全、精神的舒展,欣赏的多样,业余的丰富,都是散文勃兴的最佳时机。散文这一边缘性文体在文学走向边缘时逐渐向文学的中心汇聚,各种风格的散文文本并存,不同审美诉求的散文作家共在,显现出一种闲暇之美:精神自由,人格独立,主体凸现,智慧悟识,是世纪末散文的现在进行时。

  闲暇作为美学范畴,是亚里士多德在两千年前就提出的。闲暇是他美学沉思的积淀。亚里士多德由审美出发思考闲暇,在亚氏看来。“哲学的智慧适用于闲暇时期”。【5】孕育了优游性的闲暇是艺术创造的必要条件,也是艺术产生的社会根源。有闲暇,才会有纯粹的艺术创造,也才有纯粹的艺术鉴赏和艺术享受。“人的本性谋求的不仅是能够胜任劳作,而且是能够安然享受闲暇……闲暇是全部人生的唯一本原。”【6】可以说,“闲暇是一种包容着智慧、中庸、愉悦诸文化因素的高尚的精神生活,是把特定历史时间的真善美溶为一体的自由境界”,( 邹贤敏《闲暇与觉识一亚里多德美学思想拾遗》)世纪末距亚里士多德提出闲暇之美虽相去已二千余年,却从许多方面彰显出闲暇美的特征。对真善美的追崇,逐渐成为人有目的的、自觉的选择,通过审美的陶冶,得到灵魂的洗礼,使人新的生命在心底诞生,使人不断以美的理想和追求审视现实世界,创造理性生活。审美的更新显现着人类生命的进步,也是美的升华。

  世纪末散文,不再似五、六十年代那样,仅从政治的传声筒式层面去反映、呼吁、教化,而是多侧面地、交叉立体地展现社会存在。因而它更富有生活实在性和思想性,更强调一种普遍的永恒的情感和精神。浸透于散文中的往往是人生的悟识,智慧的凝聚,理性的追索和心身的愉悦。

   “人类生存的根本方式,就是广义的精神生活。不管你承认不承认,精神生活都是一种客观存在。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决定了每个人的精神状态,而每个人的精神状态又是现实环境的必然反映。”【7】散文艺术作为紧密联结人类心灵的文学样式,必然反映作者的精神世界,表达着作者内心深处的美学追求。就世纪末散文而言,闲暇之美集中地体现于作者可以从自由地撷取世界、现实、人生的一景,在对象化的过程中昭彰主体,在审美愉悦时用心于智慧。不仅可以从自己身上看到对象,而且也在对象中间找到自己,达到审美的无目的的合目性。不同的美学追求:哲思的、闲暇的、素朴的、绮艳的、粗犷的、细腻的;多样的艺术手法:写实的,虚幻的,传统的,先锋的,意识流的,蒙太奇的……不同主义思想的学者钱理群、葛兆光、陈平原、王晓明、杨绛、朱学勤、林非、南帆、谢泳、林贤治……各异创作主张的作家:贾平凹、余秋雨、汪曾祺、周涛、史铁生、张承志、李存葆、庞培、张锐锋……都同时在九十年代散文创作的艺术语境中迢遥而来,“恍如邀友同享欢宴”(荷马诗句)一般,共聚于同一时空,描绘了世纪末散文色彩斑谰的风景。

  南帆的《叩访感觉》从人的感觉现实出发,指明感觉与思想或理论对人的精神的不同,前者拥有轻松的形式:瞬间与直观,而后者则是动用概念、逻辑、思辨、判断、结论、表明了一种精神压榨;感觉意味着身体的完全投入,而静思冥想时躯体只能被拒斥于理论轨道之外。从“我思故我在”到“我觉故我在”的转换,使人感觉到“世界之中的自我是一个带有躯体的存在。”世纪末,“跟着感觉走”大行其道,世界上的一切都因人的感觉存在而存在,通过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的感知而存在。人感觉世界时躯体的姿态、行为和生理、心理反映,构成了人对存在与历史的理解。感觉与历史存在的衔接表明:“历史重新嵌入瞬间与直观的感觉行为,现存的感觉压缩了进化长链的曲折演变,现存的感觉仍然不是恒定的常数,某些感觉日渐迟钝,而另一些将发展得更为充分--历史之手潜入人们的躯体,继续修改人们的图式。”这建立在“感觉”基础上的反思,是闲暇时期自存在、我的、历史的探究,

  金马的《心态三弹》从文化心理的三个方面升华人生境界,即“万人如海一身藏”、“怨而不怨,哀而不伤”、“心态之争与中和之美”。人如何才能甩脱盯注别人,也为他人所盯注窥探的烦恼?首先,“自己重自己”;随之“消失于众人之中,如水珠包孕于海水之内,如细小的野花陷藏在草丛里,不求为‘勿忘我’,不求‘赛牡丹’,安闲舒适,得其所哉。”(杨绛语)这种超然,并非人人皆可以领略的,但只有作到了沉浸、包容、平和,才有可能达至“怨而不怨,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求得的“智慧交往的最佳姿态”。闲暇是审美心理中积淀着的传统文化和现代观念,良知与宽容的人生境界,是人类应该归属于其中的至美之境。散文所表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的作为类的存在物的一些共相。但对于一个个体生命来说,则是“一树一菩提”每个人都可以有他自己“成道”的方式。类的共相可以让你有惺惺相惜的愉悦,而殊相又给予个体一份仅属于自我独特的欣喜。在这个意义上,散文所揭示的闲暇就是美的和谐。

  汪曾祺曾经袒言:“我大概受儒家思想影响比较大……‘温柔敦厚,诗之教也’。我就是在这样的诗教里长大的。”【8】因此,“我是更有意识地吸收民族传统的……我追求的是和谐。”【9】汪曾祺的散文象沈从文一样,是以“含情的微笑”来看世界的,他的散文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息,也展示了丰厚学养和人格风范。他的《随遇而安》,把逆境中的遭遇用平常心写出来,出入于有情世间又不失生命感情的体验,深得道家的谦冲之道,与杨绛的散文风格颇有近似之处。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大巧若拙,不动声色中蕴藏了生命的真谛--保存生命才能获得一切的深意。他的《多年父子成兄弟》把亲情中本来最不易相悦的父子之情写得亲切,鲜活。父子=兄弟,板了辈份,若在“天、地、君、师”笔管条直,规严范厉的过去,岂不是乱了纲常,大逆不道。而自觉受儒家伦理道德影响颇深的汪先生,“伦常”观念却非常淡薄,伦理情感着重于现在的人事、亲情,消泯了两代人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两代父子,亲如兄弟,处处流溢着人情人性美。汪曾祺着意“将这天性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鲁迅《我们怎样做父亲》)把人的个体的诗意的存在,亲情的优游和美,尽显无遗。

  因为一个人首先是个人的、本体的、自我的,其次才是家庭的、民族的、国家的;你以平等、自由的视角对待自己以外的人,尊重、了解才有可能到达勾通和对话。

  “临邛道士宏都客,能以精诚动魂魄。”散文是生命之情精缕细琢的雕塑,它所振撼人的灵魂的,不仅是情感力量,人格的力量,而且是一种智慧和意志的力量。韩小惠的《悠悠心会》把素昧平生的书信友谊重新解释,写得超凡脱俗,执著地追求一种相互塑造,也自我塑造的纯美的审美之情,莜敏在《舞者》中寻找一个“有羽同时有缺损的灵魂”,在追寻自由的过程中,在生命力勃发的舞姿中,完成了生命之美的雕塑。但他出了极大的代价,“通向生命的迹被永恒寻寻着。”永恒的寻求者总是孑然一身……“总是无依傍地暴露着她永恒的缺损。”在生命的悖论中,孤独永远是追求者的侣伴。

  当然,还有李 《安魂之境》、陈思和的《无月的遥想》、施康强的《秦淮河里的船》、孙歌的《迷途不知返》、贾平凹的《佛事》、张承志的《大理孔雀》、艾煊的《茶性》、叶广芩的《景福阁的月》、北岛的《马丁国王》、陈超的《懵懂岁月》、残雪的《天堂里的对话》……散文从多个侧面展示了自由的灵魂对情、理、爱、欲的感知、体验和思索,他不凭于外物,而是一切由己的心灵,既有鸿鹄大志“论道经邦”,又从心灵深处细秘思虑,求自由、平等、博爱于人间,觅真情、智慧、宽厚在笔下,表达出深刻的人类内在意识和精神旨向。这种浸透着“闲暇”的审美态势,是散文的此在。

  当然,世纪末散文并没有完全达到亚里士多德的闲暇境界,散文在审美意义上的闲暇,是真正自由王国的实现,是在“缩短每个人的劳动时间,使一切人有足够的空闲时间来参加跟整个社会有关的理论和实际工作”【10】“事实上在需要和外在目的所指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开始的“以发展自身为目的”,【11】是人类理想的各尽所能”的乌托邦,只有到那时,才能使每个人获得享受全部艺术之美,完全享受散文之类的可能。

创新性--散文的艺术美

  世纪末,散文突破了过去历史、政治以及人为铸造的囿限而勃兴。散文的发展历程,也是散文艺术不断地嬗变和扬弃的过程。由“范式”到多元,由苍白简单到复调繁驳,由直陈呆滞到感悟梦幻,由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到强化主体,回归个性,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挚感情,追寻人性的真谛。散文不再急切盲目地传达权威意识形态,而是关注人生、情感的提升,伴随着最大力量的体验,它指向的意义。(卢卡奇)【12】散文艺术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秩序的反映,也是作家心灵的烛照或审美意识外化的结果。

  散文是主体感情的直接表现。散文不是一个单层的作品本体,而是多层次的意义载体。它以语言为手段来表现情感和精神旨向(文学本来就是语言艺术),当散文家的审美体验、情感意绪,心理意识转化为散文作品的内在意蕴和深层结构时;当他把激扬沸腾的思绪,灵与肉强烈震撼的感悟倾注到语言所铸就的意蕴之中;当他浓笔重彩地描摹,精镂细刻地雕琢自然和生活时;他建构的是“真正属于艺术家所独创的、不可重复、具有本体自足生命的意象世界。”【13】人们阅读散文,“可以看出这一世界和经验世界的部分重合,但是,从它自我连贯的可理解性来说,它又是一个与经验世界不同的独特世界。”(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散文成为被艺术地创造出来的“生命形式”时,组成的是一个独特的本性世界,蕴蓄着人生的真实况味和生命的慨叹吁求。散文与人的感知、情思密切地系结着,以艺术形式为中心,显现着自身的价值和特性,也引导着阅读者的鉴赏期待,使之从散文艺术的品味中获得审美的快感和享受。

  世纪末散文的艺术美是构成其散文美学态势的重要一维。许多散文家对散文艺术之美怀有特殊的痴迷,他们以自己的奇思异想和浓烈情感从独特的审美视角来探索散文艺术形式的更新,使散文艺术的美臻于佳境。摈弃了对现实的机械反映,简单摹写之后,散文把自然、社会和人的生活--从最广义的说来--作为审美对象,当“生动的具有人的存在价值的人成为审美主体时,艺术作品的结构就以内在与外在绝对同一的形式表现出这种统一性,这种规定直接来看也是一种形式的规定……艺术的形式把人提高到人的高度。”【14】在此,散文创造的艺术形式就成为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感情与理性高度融合组成的一个独特的审美世界。

  卢卡奇指出:“审美的形式始终是作为某种内容的特定形式出现的。”【15】世纪末散文创作追崇的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表现为形象创造,内在结构,语言艺术诸多方面的精美整合。散文创作者在努力寻找和创造属于自己的结构语言的独特形式的同时,也在探索散文艺术的更新。张志扬的思辩式随笔性散文《墙》是溶深沉的哲学思考和深邃的精神思辩于一体的散文。以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在特定年代的遭遇、迷惘、反思、追问的形式来结构散文。他在单人牢房里,置身六面墙中,靠无视于墙的存在的坚韧和毅力,成就精神至上的期求--渎神。在感性的痛苦中,寻找理性的安宁。在一个自设的生存空间--想象之中,顽强地、沉默地保全着“自己”,“既没有因墙的肯定而消沉,也没有因墙的否定而亢奋。”“在横逆面前承担自己的罪责以挺身为一自由人。”散文在艺术形式与以往散文迥异,是以思辩,或者说思绪的流变来结构的散文,作者的意识随处流淌,充溢全文。单间牢房。墙。机械重复的日子。对人性的扼杀的思考。想象中蒙太奇和电影画面。人的权利。爱情自身和爱的超越。命运……全篇散文相互独立又不可分地熔铸于一体,集中体现着对自由、对美的不懈追求。当精神的一切属性皆因追求自由而存在,审美的快乐便成为一种渴望体验自由的快乐。正如高尔泰所言:“审美的经验是一种体验自由的经验。而美,作为对象化了的人的本质,也就是自由的象征。”(高尔泰:《论美》,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12月版)墙的拘禁与自由的追求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在墙的无所不在的沉默中,自己与自己作战,与无形的和有形的囚禁作战,犹如大战风车的唐吉诃德,虽然悲剧的命运如影随形,依然坚贞似寒冬腊梅,幽香不绝。在墙外的袭击和他人的狂热之中,在墙内建设属于自己的“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灿烂的想象作为思想的归宿,在炼狱中求得精神的解放和对于自我独立意志的确证,在散文中书写一个思想者的心路历程。张志扬把对历史与人生的感悟,写入散文之中,把对历史的反思和观念的剖析,深邃成思想锋芒与厚重、沧桑、纵深的美感。在散文艺术探索中,依意识的流动,想象、幻想来进行结构,看似无边无际思绪纷乱,实则是以一种思辩的意绪来组合贯穿,也就是说从感觉出发,以片断性的更为随意的结构方式来展示艺术的美,预示了散文新的风格和新的路向。

  象莜敏的《舞者》、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王俊义的《一个世纪儿的雕塑》、钟鸣的《第五元素》、胡平的《感觉与失去感觉》、老愚的《距离的权威》、韩美林的《换个活法》、宁肯的《沉默的彼岸》、庞培《低语》、张瑞峰《世界的形象--古老汉字的昨日及猜想》……这些放大了微观时空,缩小了宏观时空的散文,往往是在将“此在”的具体感觉变形为非具体的感觉或梦幻去迫近人心中的那个终极存在,在多维中创造散文的艺术美。

  语言是散文艺术形式的又一个方面。语言的“磁性”,文采的斐然是散文生命力的一个露气郁郁的标志。那种“笔补造 化天无功”(李贺诗)的精美,那种蘸着心血写就的文字,都是散文形式之美的脊梁。“以无情之语而欲动人之情,难矣。”(沈德潜语)当创作主体将自己的感觉、心境,甚至是幻象、幻觉,那百般细微的心理上的微妙变化用最恰切的词语定格;将自己丰沛的情感,刹那的意念倾注于笔端,铸成文字。用独特的语言表现的独特的思想,感受,想象,才能产生独特的魅力,建构散文独特的美的形式。滕云的《季节海边一株年轻的黄栌》写在九寨沟的秋色中,与“一株亭亭而年轻的”,“在无边的彩色世界里显示着自己的生命个性”的黄栌交臂而过,在“美确实可遇不可求”的喟叹中,感受美的刹那即是永恒。令人想起与浮士德一生追求美,永远不得发出“请你停一停”的呼唤,否则,当他微笔着满足的时候,就得把生命交与靡非斯特非利司这个魔鬼。当黄栌已回归无边的彩色世界,“仍为彩色生命的一个原点”时,瞬间永恒的生命之美就溶入自然的诗意。心灵世界长存,美就能与心同住。因为“美就在于显现于自身中的神圣”。(伽达默尔:《文化与词》)其实,美从来就是形神合一的,如仅仅若去其神而求其形,就象那个买椟还珠的人一样,舍本而逐末,到头来得到的只是“银样蜡枪头,”而与闲暇相去远矣。

  夏林的《珠穆朗玛墓地》在沉思:

噢,珠穆朗玛你这个人类居住星球上的第一峰。你高峻得出奇,又严峻到极点。你给怯懦的灵魂留下无法平复的心悸,你对无畏勇者却有永恒的诱惑。只有真正的男子汉,才配与你这样的雪山为伍!怪不得登山者出发的营地,就紧傍着遇险者长眠的墓地:

  空冢,埋葬的只是最后的孱弱;

  勇敢,才是勇敢者的墓志铭。

  激越中含着悲凉,悲凉对是勇敢者的祭奠;沉郁里格调凝重,凝重是对牺牲者的敬仰。用精美的语言铺成形式的基础,凸显出散文的壮美。珠峰的辉煌和墓地的冷寂之间的强烈反差,使人思索短暂的胜利和追求的精神,何者可以永恒。

  袁枚《续诗品》中曾说:“美人当前,灿如朝阳,虽抱仙骨,亦由严装。匪沐何洁?匪熏何香?若非华羽,何别凤凰。”散文假若运用散漫慵懒缺少华采的语言,既难生成艺术的感染力,也难表达丰富的内涵而达致精美的形式。语言不仅是散文的载体,也是散文的本体。全部语言所传达的是散文的精神韵致,也是散文美学形式的表现。创作者对语言不懈追求,既表达新异的审美情趣,又创造散文的艺术风景线。南帆《名声》这样开头:“名声是附着于姓名之后的一个庞大的后缀。”杨新民的《红丘陵之约》以动感描写秋日的风景:“十月的丘陵,到处透着成熟的信息,色彩斑斓,正红点点。枫叶托纯红,高梁顶一片熟红,柿子挂几点明红,酸枣洒几点野红。秋风里,猕猴桃熟了,洋洋洒洒攀满树冠的藤蔓一日日下坠,像昂着一排排的小土鼓,那不经意间碰撞出的幽默的声音正好被过林的猕猴群破译。毛粟子熟了,顶开了那个护身的刺球,裂口总是向着阳光,大约是感谢秋阳成全的美意……”在散文中,色彩的丰富,文辞的精美在叙述语言中流溢、跳荡,作者把散文当作艺术画卷精心营构,每一个词,每一种色,都严格筛选、精益求精,显示着对散文语言的独到感悟。王小妮的《把手伸出去》,以手为聚焦点,通过对“手”的各种动作、姿势的捕捉和思考,拷问历史,现实;头脑,人心。手虽然只是一个实施者,但手的动作和行为带有价值观念的要求,“在手臂交错中构成了一个五十亿人的纷纭世界。”“历史上演过的全部惊人之举,哪一幕不是靠手来完成”。“当你再次把手伸出去,你要记住这每一次的动作都应当是唯一的不平凡的。在肌腱的神秘运动中,带着人类几千年来储存了的无可非议的善良,也带着人类那难以制止的贪婪的恶毒。”她拷问着:我们该怎样驱动传达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关怀,发散他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慈悲光照。这种关怀和光照应该借助于手的信息,链接我、你、他,将终极关怀带给世界和人类自己。世纪末散文透过语言进行贯通古今的精神漫游,理解历史的纵深和恢宏,那种审美的愉悦就不仅存在于散文的内容,而且也蕴藏于散文的艺术形式。散文的艺术美是散文家审美意识的外化,审美追求的结晶,是散文精神灵魂的负载,世纪末散文对于艺术形式美的注重与推崇,是应着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也将对新世纪散文形式的创新、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奠基和推动作用。

  世纪末,散文仿佛是一个无边海岸的守望者,收获丰硕又伴含泥沙。面对文化精神的失落,欲望对纯粹的消解,散文在现实中顽强地自我省察、自我检视、自我救赎,出现了有价值、有生命力的作家、作品。世纪末散文呈现的哲思美、闲暇美、艺术美的态势,标志着散文审美的敞开。二十一世纪,是散文发展、创新、演变的世纪,散文将拓展疆域,开放文体,吸收其他文学艺术--诗歌、电影、小说的结构手法,文体背景不断加深,时空变幻交差频繁,文本多样化--从“陌生化”到形而上;从熟稔到间离,由实验到民间……把真、善、美传达给世界。

■〔寄自武汉〕

--------------------------------------------------------------------------------

【1】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2】李泽厚:《美学四讲》。

【3】郎加纳斯《论崇高》,胡经之主编《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4】(林非:《散文创作的昨日与明日》,《文学评论》1987年第三期。

【5】亚里多德《政治学》,第262页。

【6】亚里多德《政治学》,第274页。

【7】日:岩井宽著:《境界线的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版。

【8】汪曾祺《认识到自己和没认识到自己》,《北京文学》1989年第一期。

【9】汪曾祺《晚饭花集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二卷第38页。

【11】《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二卷第375页。

【12】转引自王雄《卢卡奇与形式美学》《文学评论》1996年第二期。

【13】王岳川:《艺术本体论》,三联书店1994年3月版。

【14】卢卡奇:《审美特性》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5】卢卡奇:《审美特性》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