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代各朝,不乏为民兴利、勤于治水的廉吏。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位已高而意益下,禄已厚而慎不取”。他亲自组织百姓兴修水利,先后在期思、雩娄(今河南商城一带)主持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特别是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周围二百里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又称安丰塘,在今安徽省寿县南),把淠河水和诸山水都引入人工湖中,水多时可以开闸放水,水少时可以关闸蓄水。不仅对防治这一带水灾起了积极作用,还灌溉了一百多万亩的农田,对于推动楚国的经济发展,乃至楚庄王当上中原霸主都起了较大的作用。
汉武帝的左内史倪宽,身居高位,却“衣若僮仆”“食若庸夫”“侧身行道”,尤以“劝农业,缓刑罚,卑体下士”著称。他主动借贷与贫民,缓收田租,被政府考核为最下等,险些罢官。公元111年倪宽组织百姓穿凿六辅渠,扩大了原郑国渠的灌溉面积。他还“定水令,以广溉田”,使六辅渠的水利不被权贵豪强所独占,得到百姓称赞。
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亲自四出寻找水源,察看水势,率领百姓开通沟渠引水灌田,修筑陂塘、堤闸数十处。其中一个钳卢陂就灌田三万亩。他还亲自制定管水制度--《均水约束》,并刻石立于田畔以利执行。召信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后人立祠供奉:“前有召父,后有杜母”(指召信臣和60年后的南阳郡太守杜诗)。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北宋的一位为政清明、勤劳奉公,而又积极治水除害的人。天圣二年(1024年)秋,范率领通、楚、泰、海四州民夫四万余人修筑捍海堤,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天圣六年春建成长达一百五十余里的捍海大堤,此堤被后人称为“范公堤”。景祐元年(1034年),范公回到故乡任苏州知府,他一到就“募游手疏治五河,导积水入海”,并亲临工地,植庐舍于荒野,过家门而不入。经一年艰辛努力,河道疏通,积水得排,当年苏州就收获稻米七百万石。
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壮志之一就是“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他在任地方官时就组织群众兴修水利,为相后,又积极变法革新,颁布《农田水利法》,大兴水利,引黄淤灌,形成“四方争言水利”的全国性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
一生清廉正直、刚毅不阿的明朝贤吏海瑞曾指出:水利“国计所需,民生攸赖,修之举之,不可一日缓也”。他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疏通了上海南跑口到嘉定南渡间一万八千丈的河道,又疏通了阻水严重的白茆河。“吴淞江借饥民之利,而故道可通;民借银米之需,而荒歉有济,一举两得。”
民族英雄林则徐发配到边关,也不忘为民大兴水利。他的治水思想、管水文告和屯垦著作以及治水技术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天,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水利工作者要借鉴历史上清官廉吏“天下为公”“民为贵”的思想,精忠报国的爱国热情,刚正不阿、清廉自守的情操,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积极开展反腐倡廉活动,为社会主义建设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