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概述了诸峰的突兀雄伟,奇秀多姿,说明了流水的侵蚀使雁荡山形成了这种奇特的地貌。学习这一篇文章重在把握说明的中心和结构层次。
全文由两个自然段组成。
第一段说明雁荡山在古代长期不为世人所知的情况。这一段又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即第一句。“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开门见山,总起全段。“温州”,交代此山的地理位置,“奇秀”,状写出非同一般的形貌,“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又点明了撰文的原因。
第二层具体说明雁荡古来不为人知的情况。先写祥符中已被发现而“尚未有名”,再根据西域书记载,罗汉诺矩罗住在中国东南大海边的雁荡山芙蓉峰的龙湫和贯休的诗 句,说明宋代以前对雁荡山虽有零星的记述,提到了雁荡、龙湫之名,但不详细也不明确,并未交代其地理位置。
这一段追溯历史,引经据典说明雁荡山长期不为人知的情况,以突出此山所处地理环境的奇特,暗示其隐蔽幽深,地形不同寻常,为下文说明雁荡山自然形势及分析山形的成因垫脚。
第二段写“予观雁荡”之所见和“原其理”之所得,具体写出了雁荡山的自然形势,并分析了它形成的原因。这一段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即第一句。描述实地考察所见雁荡诸峰的地形。作者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赴两浙考察水利,《雁荡山》写于次年四月。“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穷崖巨谷”写在谷地中见到的雁荡奇特的山形,“皆包在诸谷中”概括雁荡诸峰周边都是高地,雁荡座落在盆谷中,故而“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只有身处谷中,才可见到其峭拔林立、直插云霄的状貌。这一层从不同角度写出了雁荡山的形貌及其所处地形。
第二层自“原其理”至“但此土彼石耳”,分析雁荡奇特山形及其地形形成的原因。先写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而作的推理判断:“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谷中大水冲激”为因,“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是果。正是高山流水的长期冲刷,造化出大小龙湫、水帘、初月之类的崖谷。分析成因之后,为使读者的理解更为深刻,作者不仅从不同角度介绍雁荡山势,强调其“自下望之则高岩峭壁,从上观之适于地平”的特点,而且进一步说明雁荡形貌绝非个别,“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植土”,指沟壑两边高耸直立的土层,“龛”,供佛像或神像的小阁子,“龛岩”是形象的说法,即底部凹陷的岩石。这些地形地貌的成因都与雁荡相似。接着又以具体的例子加以印证:“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指出成皋、陕西的深沟大涧中,直立的黄土常常高达百尺,形状和雁荡诸峰相似,与雁荡诸峰形体酷似,只不过规模较小,且是土质。
第三层是结尾部分,得出结论。“既非挺出地上,则为林莽所蔽”,总结前文,总说古人未见的原因,“理不足怪也”,进一步强调雁荡山特殊的地形地貌。
这一段着重写雁荡山的地形地貌及其成因,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具有很强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