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化县第四中学 刘琦
背景: 传统的教学就是教师凭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完成,由于其课堂容量小,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得并不多,由于形式单调,学生往往产生厌倦情绪,难免产生“少慢差费“的结果。教师习惯于包办代替,从正音释义到问题解答,我们都为学生提供了现成的答案,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多数学生自读课文时变得一无目标,二无问题,三无圈点,花了大量阅读时间,结果却是茫然一片,不知所获。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积极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学科的优化整合,促进教学改革,提高语文学科教学质量,以信息化推动现代素质教育,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教学的教学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使学生加强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这一学科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整合,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语感的培养,以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多媒体教学已是必不可少的了。它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在提高课堂效果,优化课堂结构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多媒体计算机它将来自投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的各种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信息有机地综合在一起,用一种设备实现课堂教学。它不仅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起来,容易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节省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因此,中学语文教学需要多媒体。下面就我用多媒体进行中学语文课的辅助教学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氛围。
教师一向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任务是根据教学任务,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策划教学方案并付诸实施。传统的语文教学是用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对学生进行单调的大脑皮层的简单刺激。在教学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在角色定位上,教师集教学目标的制定者、教学策略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者于一身。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师的左右之中,学生则处于一种被动受支配的地位,其学习主体的作用难以得到发挥。 然而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变教师的“教为主”为学生的“学为主”,要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主动健康活泼的学习。而多媒体可以达到这一点,它通过图、文、声、像等多通道传递信息,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目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验:特定的氛围可以有效的激发人们的某种情绪或情趣。比如商业街的热闹、繁华、缤纷的色彩等,可以引发人们购物的欲望;博物馆肃穆凝重的气氛,可以使参观者更加聚精会神投入到参观中;……等等。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手段,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出一个最佳的学习氛围,也是极为必要和重要的。
在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一课的教学中,我对高一和高二的学生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手段。高一的教学,我借助了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与诗的意境相近的课堂氛围。我选择了钢琴曲“英雄”,并用flash展示了“远山层峦叠嶂,层层枫林被秋霜染得火红;江水如碧玉般清澈见底,江面上千帆竞发,往来船只你追我赶疾驶;雄鹰敏捷矫健,奋力冲向万里长空;鱼儿轻快自如,在清澈明净的水中游弋”的情境,并使诗句分行出现在动画中。我要求学生此时不要看书,而是静静地注视画面,倾听我的范读。只是这样做了一遍,许多学生便情不自禁的和着音乐的余声,开始小声的读了起来。而当我要求学生出声朗读时,有的学生竟主动要求再放音乐。一节课的时间,学生不仅完成了计划的学习任务,而且顺利地完成了背诵这首诗的任务。许多学生在周记中记叙了他们学习这首诗歌时的美好感受。甚至有些学生还自己找音乐,并告诉我用他们找的音乐更贴切,更生动。高二的本课教学,采用的是传统的讲与读相结合的方法;教学任务的完成便远没有那样顺利了。尽管他们比起高一的学生有了更强的理解力,可是我能够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并不是真的被诗中的情景所打动,他们只是在学一首诗,因为课本上有这一课,不可以不学。
由此看出,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可以对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保证。
二、创设语言文字内涵的意境。
教师比学生一定是早一些体会到,深一些体会到语言文字中的意境的;教师一定是先于学生被语言文字中的意境感动了的。那么,教师就可以带着种种体验感受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助于他们获得体验、获得感动的情境。例如:在讲授《扬州慢 淮左名都》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画面:
1、“春风十里”--春暖花开,莺飞草长
2、“尽荠麦青青”--西风萧瑟,荒无人烟
3、“废池乔木”--废墟乱石,枯枝败叶
4、“二十四桥景致”--热闹繁华,游人不断
5、二十四桥景致--美景仍在,游人无踪
通过1与2、3画面的对比,突出景色的荒凉,体会作者对国家昔盛今衰的感慨;4、5画面以往昔的繁盛,反衬今日的萧条,体会作者无限的伤感,在此基础上加上教师的讲解,诗的意境就会在学生头脑中油然而生。在随后交的课后作文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地体会诗歌所表现的内容。像这一类触景生情、情由景生的诗歌,如果单纯讲解,学生缺少感性认识,往往没有切身体会,无法与作者引起共鸣,利用图象帮助学生再现诗人所见,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由此来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诗歌内涵。而这次教学中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达到了引导学生获得感悟的预期目的。
三、提升复习、练习课的效率。
在语文的复习、练习课中,多媒体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在复习课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相关复习知识的多种链接,将它们列为图表的形式,在这上面显示一些相关的比较内容,有助于学生获得直观性的理解和加强记忆。例如对文学常识和古诗词常识的复习。还可以将各个复习内容制成相关的图片,从中找到它们的联系点,让学生进行比较复习,加深了印象,达到最佳的复习记忆效果。在练习课中,我们可以自己设计一些和课文相关的练习题,有拖拽式的,有文本输入式的,有单击选择式的等等。在做课堂练习时,过去我们老师要收起作业本来一本本地批作业,而现在学生按设计的程序去做练习,做完一道电脑马上会给出相应的正误判断:如果你做对了,电脑或是伸出大拇指、或是给你一面小红旗、或是称赞表扬你等等;如果你做错了,电脑或是来个摔跟头、或是扮个鬼脸、或是给出错误提示等等,并都配以和谐与不和谐的音乐,而且反馈及时,电脑根据做题情况给出不同的分数,既省时省力、高效快捷,又让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得到及时地培养。同时其他的同学也可以观看到做题同学的做题经过和了解到解题的思路,而有些错误是带有普遍性的,这样其他的同学也可以从中得到教育和启发。
以上是我对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几点粗浅的认识,当然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还必须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计算机媒体在一个课件中能否起到黑板的作用?经常听到一些人对课件作这样的贬义评价:“计算机媒体仅仅起了黑板的作用。”毫无疑问,在所有课件中,计算机不能仅仅起到黑板的作用。但具体某一节课中的某一部分内容,计算机媒体仅仅起到黑板的作用也无不可。计算机媒体的运用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而不是追求形式。其实,计算机在起黑板作用的时候,与真正的黑板相比,也表现出许多优势。如:操作简便、易于修改、显示速度快等等。这样,也就提高了教学效率。所以,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让计算机充当几种角色,也应考虑一个度的问题。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不同感觉通道中呈现的信息有联系的情况下,同时给予两种感觉通道的刺激,会提高学习效果。但如果信息量太多且超过一定的冗余度时,双通道的并不特别优越,这地用双通道呈现信息还不如用单通道的效果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上课还是应该有适当的板书。 二、如何处理好课件和课本的关系?一方面,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而设计的,所以课件不应是课本的拷贝,而应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充分发挥课本无法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作用只能定位于“辅助”上,计算机永远代替不了教师,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也永远代替不了课本。而且,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设计必须与课本紧密结合,注重学科本身的特点。如设计一个《南州六月荔枝丹》课件,只在课件中翻画荔枝结构的详细解剖图,并配以《辞海》中对荔枝的说明辞条,那么,一堂课下来,只是让学生弄清了荔枝的生理解剖结构,那专业性的说明辞条,反而使得原本通俗易懂的课文中的介绍说明变得费解了。这样就不可能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所以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还必须注重把握课件与课本结合的“度”。所以,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很好地帮助师生提高教学效率,但必须科学使用,否则就可能弄巧成拙,起不了应有的作用。 还有很多需要我在实践中去进一步认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多媒体运用于教学是个大的走向,是大的趋势,是将来教育教学的必由之路。
作者邮箱: lqliuqi@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