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续40年三好生评选制度遭质疑

发布时间:2016-6-21编辑:互联网

 

北京晚报     2000-11-08     李莉 

 

    “好学生”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昨天,京、津、沪、渝四省市德育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参会的德育教师们讨论最多的就是这个话题。 

    最近,抚顺、成都等地一些小学校相继取消三好学生的评选,改为单项奖和综合类相结合的学生评价模式。“三好学生”这个实行了40多年,一向被当作“最高境界”的学生评价标准受到冲击。 

    “人的发展是多样性的,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均衡发展,我们应该有更能使学生发挥个性的评价体系。”昨天参会的教育学博士陈如平这样认为。“上海的韩寒和满舟一度成为热门话题,因为他们对传统的评价体系作出了挑战,他们让人们看到,‘出色的’不一定是‘全面的’。三好生这个标准也许把学生拉得太齐了,很容易掩盖他们的个性发展。” 

    北京某中学的一位校长直言不讳:“三好生的评选有计划经济的色彩,而且政治气息很浓。按这个标准选出来的是听话的‘接班人’,可是我们现在更需要的是有创新精神的‘建设者’。但是如果废除三好生评选就会天下大乱。” 

    “被评为省市级三好生,中、高考的时候可以享受加分照顾。这就是废除三好评选会天下大乱的原因。”清华招办的老师说,“有的地区三好生甚至可以加25分,这对1分就可以决定命运的高考来说实在是个太大的诱惑。所以每到评选季节,就会出现‘跑名额’的现象。现在有的三好生评选搀杂了太多人的因素,而失去了一定的公正性,这也是大家对‘三好’反感的原因之一。” 

    崇文区光明小学几年前就开始淡化“三好生”评选,而把选“十佳”作为学校的重要评奖活动。德育主任刘世芬老师说,学校的十佳评选一直很受学生的欢迎,因为想当三好生必须成绩优秀,而评十佳却没有对成绩的要求。“你可以是学习好,也可以是体育好、美术好,我们学校有两个普普通通的学生成立了一个爱护公物小组,他们就被选上了当年的十佳。三好生对成绩要求太高,似乎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其实孩子的优点是多方面的,我们的评价方式应该能让他们看到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另外,十佳的评选可以让更多的孩子感到成功的快乐。三好生名额是有限的,我们学校2100个学生只有几十个可以当选,而十佳,去年我们全校评了七八百名。” 

    来自上海市天山中学的杨有祥老师对三好生的评选依然持肯定态度,虽然上海出了韩寒、满舟两个另类代表。他认为评价标准应该多层次,但是选三好并没有错。在中小学,学生应该全面发展,学校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成为三好生,但是要让他们知道,学生应该提高综合素质。“其实评三好生还是评单项奖是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问题。”他说,“中国人喜欢走极端,但事实上我们不应该舍弃一个、保留一个,而应该对两者进行平衡与协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