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高招录取的季节,“分数线不统一”以及“高考移民”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6月28日的《中国青年报》更是以专版的形式对此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和剖析。
毫无疑问,现行的凸显地区差异的条块分割式的高招政策确有问题。至少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录取分数线低的地区被形象地称为“高考洼地”。但现在的“高考洼地”却明显地分为两类:一类是教育比较落后的地区,如西藏、青海、新疆、云南、内蒙古等省区;一类是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
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少、教育环境差,所以要照顾,这是一种逻辑;发达地区教育质量高、学生素质高,所以也要照顾,这又是一种逻辑--这难道不是典型的“自相矛盾”吗?
因为我国教育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所以要分地区划线。目前,这种地区划分是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的。然而,教育上的地区差异在同一个省市区内同样存在,比如珠三角地区很发达,而粤北地区却非常落后。而且这种情况在大部分省市区都存在。按照上述第一种逻辑,是不是也要为粤北这样的地区划一个保护性的低分数线呢?在广东,广州和深圳的教育条件最好,学生整体素质也最高,按照上述第二种逻辑,是不是还要为广州和深圳再划一个特别关照性的分数线呢?
落后地区有相对先进的地方,先进的地区也有相对落后的地方。比如说,青海的教育条件不好,山东的教育条件较好。但青海西宁的教育条件肯定比山东临沂老区好得多。然而,临沂考生所面对的山东省分数线却比西宁考生所享受的青海分数线高出100多分,这不是太不公平了吗?如果说照顾落后地区在思路上无可非议的话,那么发达地区也要受到特别关照简直匪夷所思。这就好比身材健壮的大人和瘦骨伶仃的孩子赛跑,大人的起跑线却在孩子的起跑线的前面--天下岂有这样的道理?!
高招中的不公平其实是多层次的。就“不公平指数”来说,北京、上海等教育发达地区也享受低分数线是最严重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常常被有意无意地与后一种不公平混在一起。其次是不同省(市、区)之间的“分数线不统一”,这是目前最受关注的不公平。再就是同一省(市、区)内的“分数线统一”对落后地区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基本上被忽略。“分数线不统一”不公平,“分数线统一”也不公平,那么到底该不该“统一”呢?
归根结底,“统一”还是应该追求的理想的目标。“不统一”是其本身的不公平,而“统一”的不公平在于受教育条件的不平等,这是两种不同层面、不同性质的不公平。实际上,对待“不统一”和“统一”这两种不公平,有一剂共同的良药,即加大对落后地区教育的投入,缩小教育上的地区差距--只要差距小了,“统一”内部的不平等元素会逐步消除,而“不统一”的差距也会慢慢缩小,直至走向“统一”。
(盛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