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优美与崇高是两种不同的美的形态,即美的两种不同种类。正如叮咚山泉与惊涛骇浪,是两种不同形态的美一样。这两种形态的美,各自特征截然不同,给鉴赏者的审美体验也不同。前者显得玲珑小巧,娇柔透剔,令人舒心惬意,各种审美因素趋向平和统一;后者显得粗砺强劲,雄奇怪涎,令人惊心动魄,各种审美因素趋向冲突对立。这两种形态各异的美在我国古代诗词艺术中比比皆是。下面我以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两首古典诗词为例,对优美与崇高这对审美范畴的特点稍加分析。
唐代词人张志和的《渔歌子》是首脍炙人口的杰作,千百年来,人们盛读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优美迷濛的意境,折射出迷人的艺术光辉。词是这样写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你瞧:西塞山前,白鹭展翅飞翔,不时俯头探望河中游鱼;山上,漫山遍野桃花盛开;山中,微风吹拂,桃花瓣飘零,随波逐流;山脚,烟波浩淼,游鱼蹦窜;岸边,烟波迷濛处,一位披蓑戴笠的钓徒正凝神专注地垂钓,他陶醉于眼前的空濛山色和柔美风光,竟怡然自乐,不想回家了。多美的画面,岂止是“烟波钓徒”张志和沉缅于山光水色,我们品味吟咏,又何尝不是深深地痴迷于词人所描摹的山水风情呢?显然,这里意境纯美、柔和、宁静、高远;色调斑斓绚丽,欢快明朗;构图精微考究,细腻逼真;情趣高雅恬淡,清爽宜人。这一切充分展示了词人热恋山水,厌恶官场的情趣,显示了艺术领域里的优美范畴的审美特征。
上述分析表明,优美事物的客体特征是轻柔和谐的。正如英国美学家博克所说,美的对象是“平滑光亮”,“轻巧而娇柔的”。这种特点既是由个别因素的轻柔所致,又是由各因素的和谐统一而成。
相反,崇高,作为一种美的范畴,它的审美特征与优美大不相同。李白的诗作《望天门山》恰恰给我们揭示了一种雄奇壮阔的崇高美。“天门中断楚江天,/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你看,诗人贮立舟头,极目远眺,随着湍急的江流,他飞舟如箭,顿感天门山突兀险峻飞扑眼帘而来,倍感欣慰自豪。两岸青山相对挺出,绵延逶迤,峥嵘多姿。脚下,江水一泻千里,汹涌澎湃,卷起滔天巨浪。身后红日,冉冉升起,给这激荡狰狞、粗砺苍劲的画面投上一层粉红的色调。你听,江流奔腾咆哮,势不可挡,惊心动魄,吼声如雷贯耳,掀起内心情感的狂澜巨波。李白是一个很有个性的诗人,他志向远大,生性狂傲不羁,反映在诗歌中,他常常是描绘哪些奇险怪涎,惊世骇俗的事物。这首《望天门山》就是他“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的豪壮情怀的喷吐。显然这儿意境雄奇壮阔,孕大含深;气势汹涌奔腾,吞吐山河;色调热烈醒目,催人奋发;构图粗野苍劲,风格豪迈超俗,狂放不已。凡此种种,无一不显示出作为美学范畴的崇高的审美特征。吟颂此诗,当令人心荡神摇,倍感振奋。
不难看出,崇高事物的客体特征是巨大、有力、奇伟。这种特点既是由个别因素的粗砺所致,又是由个别因素的矛盾统一而成。
总之,优美与崇高同为美的形态范畴,前者以悦耳怡神的感应力量作用于审美主体,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心灵在愉悦平和中得到净化;后者以惊心动魄的感应力量作用于审美主体 ,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鼓舞人的意志,使人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两者特征不同,美感作用也大不相同。
作者邮箱:xccwxx@163.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