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学习、活动,创造力培养之三要素(网友来稿)

发布时间:2016-2-27编辑:互联网

杨双宏  

《新华词典》中对“创造”的解释为“创立新的事物”,顾名思义,“创造力”就是“创立新事物的能力”。按理说语文应该是一门最具有创造性的学科,你看:阅读是读者对读物的再创造过程,“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便是例证;写作更是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思想火花的闪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为思维是行动的指南。我国学术界将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概括为六点:①积极的求异性。②敏锐的观察力。③创造性想象的参与。④独特的知识结构。⑤活跃的灵感。⑥新颖的表达。语文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认为需要在下面几点上下功夫:

一.激励学生敢于质疑

学必有疑,学贵有疑,我国明代大思想家李贽就曾经说过:“学人不疑,是为大病,唯其疑而屡破,故破疑即是悟。”读书治学,不能盲目轻信,一切唯前人是从、唯书是从,孰不知同一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案往往不止一种,因此,学习语文贵在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激励学生有一种敢于怀疑一切的精神和品质。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简单地“传道、受业、解惑”,将现有的知识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应当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寻求问题的最佳答案,在比较与鉴别的过程中觅得真知。例如《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一句,书中关于“参省”的解释是“参(cān)省(xǐng):参,验,检查。省,省察。”但是在《论语学而》中却有这样一段文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因此我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劝学》中的“参省乎己”会不会是“三省乎己”,“参”同“三”呢?经过学生的对比分析,一致认为第二种说法更合理。在质疑和对比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

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赫伯特格桥伊指出:“明天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因此,知识的传授远不如方法的传授更为重要,古人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用意也在于此吧。作为语文学科,学习方法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蒂还应落脚到“读”和“写”上。“读书破万卷”强调的是一个“量”的问题,(但选择也很重要,并非所有的书都“开卷有益”,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区别良莠,有所选择。)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契机尽一切可能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这也正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阅读了《项链》,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设想之后的故事;读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杜甫在茅草被抢时的语言和动作。写作则更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而这种独特性更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表象和征兆,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多为学生创设情境,去启迪、开启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不落窠臼,展开丰富的想象,想别人之未曾想,写别人之未曾写,才会有新意。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在读写过程中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性思维便会自然而然萌发,学生的创造力也便在想象的过程中得以培养和提升。

三.将活动请进课堂

现代西方活动理论认为,“能力是活动的结果”,“活动要求相应的能力,活动提供了应用和锻炼一定能力的机会,同时也将活动者置于现有水平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宜的矛盾中”。因此,主动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创造力的最佳途径,如果离开了活动,创造力的培养则是一句空话而已。学习议论文,我们不妨来个辩论会,学以致用,明辨是非;学习诗歌,我们不妨来个诗歌朗诵会,深入领悟,激情再现;学习戏剧,我们不妨来个课本剧排演,再现剧情,演绎真情;浅显的记叙文,我们不妨请学生当老师,换换位置,你会发现小老师讲得也头头是道;课余时间练笔,我们不妨集腋成裘,编一本真正属于自己的书;讲故事、口头作文、脑筋急转弯、成语接龙、演讲比赛等多样的活动形式,势必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给人类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已成为一种可能。给学生一定的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学生在自由阅读、相互切磋、师生讨论交流、共同参与多边多向活动中进行探索、寻觅、汲取知识,多样的活动使师与生、生与生、生与师的交流贯彻始终,创新、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使学生的创造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发掘和培养。

事实证明,学生的创造潜力无限,只要我们善于培养和挖掘,你便会发现我们的学生原来如此富有创造力,我们的语文教学原来如此美丽、别有洞天。

 作者邮箱: yshh119@eyou.com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