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湖南高考《放鹤亭记》文中放鹤、招鹤之歌的作者系谁有争议(网友来稿)

发布时间:2017-11-17编辑:互联网

侯武忠 

   2004年湖南高考语文考了苏轼的《放鹤亭记》,其中一题答案就苏文中的“放鹤、招鹤之歌”的作者系谁进行了考查,我查了有关资料,发现有争议,为辨清是非,特向各位请教!

 《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   : “文章于结构上可分三段:首段叙亭写鹤,中段论隐居之乐,末段作《放鹤》、《招鹤》二歌。然观其文意,则可析为鹤、隐者、感慨三层,亦即通过写鹤来写隐 者 ,又通过写隐者来寄托感慨。”“文于中间纵论隐居之乐后,本已成言讫意尽之势了,不料作者手中那支生花妙笔,又以楚辞笔法撰出 ‘放鹤’、‘招鹤’二歌诗来轻轻收住全文。歌辞既清旷,意境亦飘忽,使文章更富韵致而耐人吟味。(周慧珍)”显然著者认为“作《 放鹤》、《招鹤》之歌”的是苏轼。但既然著者说“通过写隐者来寄托感慨”,“作放鹤、招鹤之歌”的为山人又有何不可呢?   

   《古文观止》(岳麓书社1988年版):“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句译文--“云龙山人高兴地笑着说:‘真有这样的事么?’于是作了放鹤和招鹤歌。歌词是”。译者省略了“乃作放鹤、招鹤之歌”的主语,就译文本身来看,主语承前省,作歌的应是山人。

在生活中,人们对此也有不同的理解。如:

一、认为“作 放鹤、招鹤之歌”的是苏轼。

“放鹤亭在江苏徐州市云龙山顶,为宋代文人张天骥建。张天骥号云龙山人,博学而不想做官,住山下黄茅岗上,饲两鹤,并在山上盖一亭,命为放鹤亭。清晨登亭放鹤,晚上在亭招鹤。其友苏东坡在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十一月初。为他作《放鹤亭记》,并作《放鹤招鹤歌》,其中有‘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活汝饱’等句……”。( 《笔花堂诗稿 》李林   北京清华大学84-024信箱  邮编:100084 )--摘自先锋佛学网

二、 认为“作 放鹤、招鹤之歌”的是山人 。

  《论苏轼小品文的艺术特色 》:“《放鹤亭记》则从云龙山人迁草堂、建亭缘由说到彭城的山势、亭的位置、季节与风景的变化,再说到主人的鹤与鹤飞的姿态,这才说到亭的命名。 下面一转,从自己与宾佐僚吏的游览,发出一通感叹议论,从鹤的典故说到人生情趣,又从卫懿公好鹤亡国的故事,翻转到隐士全真远祸生活的可羡,最后以山人一首高逸旷达的歌子收尾,给人以飘然远去之感……”(作者:郭敏   西北政法大学毕业,暂为云南信息报记者)--出处:博客中国(Blogchina.com )

综上所述,对《放鹤亭记 》中“作 放鹤、招鹤之歌”的人系谁,人们有不同的理解。我个人以为两种理解皆可以。

一是苏轼。这是因为作此诗时苏轼在政治斗争失败,有消极情绪;而“放鹤、招鹤之歌”表现了明显的出世思想,符合诗人的心境。再者,此歌系楚辞笔法,而苏轼擅于此文体,如在有名的《前赤壁赋》中作者写到:“……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一是山人。因为从前后文来看,作歌者由主语一贯性角度,人们最直接的感觉是山人,不然,作者可在“乃”前加“郡守”。再者,山人的思想与学识作 “放鹤、招鹤之歌”也不奇怪。据资料:放鹤亭为宋代文人张天骥建。张天骥号云龙山人,博学而不想做官。又之,诗人借隐者之歌来寄托自己的感慨也适宜。

如此,则此高考题设题有不当之处。

【 附】:                                                                   

2004年高考语文湖南省试题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放鹤亭记 苏 轼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1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

【答案】:D

 作者邮箱: hwzh-5@126.com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