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以来,从理论到实践,语文专家和语文教师作了大量的探索,积累了许多经验,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作出了贡献。但毋庸讳言,我们投入的时间、精力与语文教学现场的实效仍有很大距离。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苦。对语文无兴趣、厌学,比比皆是,语文之美的熏陶几乎荡然无存,更不用说诗意的课堂栖居。
语文教学对成长中的青少年而言,本该有巨大的吸引力,语文课堂应该美不胜收,因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它始终是指向人的,与人的思维情感、品质和能力密切相关。语文就是人生,伴随人的一辈子。语言文字来自人生,而不是来自书斋,学生与它有天然的联系,有心灵感应。他们的成长、发展,内心思想情感的表达都离不开语言文字。因为三尺讲台演绎的都是古今中外经典中的历史风云、社会更替、世事人情、人生感悟,其中思想的精辟深邃,情怀的宽广厚重,语言的精辟斑斓,对心灵正在发育的学生而言,无疑是琼浆和醍醐,可享受到吮吸精神养料的快乐。汉字具有特别的魅力。清华大学教授、诗人郑敏说,每个汉字都是一张充满了感情的向人们倾诉生活的脸。确实如此,你打开学生的语文课本,就好像进入画廊,无论是象形字、会意字,还是指事字、形声字,都会争先恐后地向你诉说自己的神韵,让你悦目、娱情。而今,人们崇拜物质,物欲膨胀。英国哲学家早就说过,物质是以它感性的诗性光辉向着人们微笑。物质当然也就有巨大的吸引力。我国的语言文字“天生丽质”,风情万种,它应该以诗意的光辉向着学生微笑,来感染与影响学生。当然,还可以说出其他的理由。
要回归语文教学的本原,改变教得累、学得苦的状况,须解放思想,突破某些思想障碍和教学行为的栅栏,充分释放蕴藏在师生中教语文、学语文的活力。
现在的语文教学既存在“过度”,又存在“短缺”,“过度”与“短缺”二者并存,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怪圈”,影响师生教与学的活力。择其要而言有如下几点:
一、教育理念及实践操作上的过度强势和语文教学本体专业研究与实践的弱势、短缺
课程改革中教育理论、教育理念当然重要,对教学能起总揽作用。但是语文课程的改革更应注重本专业的性质、功能与规律的探讨研究。实际情况是教育口号、教学概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无处不在,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教育主题的落实,来推进学科教学。如这个阶段专门落实教学过程的安排,那个阶段专门落实重视学习经历等,以此来衡量是不是改革,在“怎么教”上做足了文章,不少教师也讲得一套又一套,而对语文本专业的源流、框架、精要、关键所在,常缺少深入钻研,讲不出个一二三四。“教什么”“怎么教”都很重要,但“教什么”是保证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与前提,对此若明若暗,就丢失了根本。高大上的教育理念、教育术语与碎片化的学科专业知识、技能,不可能创造语文教学的精彩。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是语文专业。本体知识、本体素养短缺,再用什么教育理论包装,学生也难以受到良好的语文素养教育。
二、单打一训练功能的强势与语文综合素养培养的短缺
目前,为考而教,为考而练,为应试而训练得过度的现象相当普遍。通过连篇累牍的习题、试卷操练学生应试的技能技巧,独立思考、自主阅读已十分罕见。训练本没有错,但“过度”就忽略了语言文字背后支撑的文化的深层编码,使每个教学行为只为获得分数,只为了功利,只为了应试的实用价值。马克斯韦伯曾把理性分为两种: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理想主义就是一种价值理性。他指出,现代人采取了一种新的理性标准,用工具理性代替价值理性,终极目的、价值不重要,重要的是设定一个具体的、功利的目标,采用最合理有效的方式。其实,“工具”浸透“功利”,还有什么理性可言?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本民族的文化地质层,它无声地记载着这个民族物质和精神的历史。母语,是民族文化的根。母语的盛衰,意味着一个民族生命力的盛衰;母语被不妥对待,实质上是对民族心灵的挫伤。语文教育本丰富多彩,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哲学智慧、伦理道法、风俗习惯、审美意识、语言神采等,对学生而言,能悦目、悦耳、悦心,进入文学宝藏,努力追求,其乐无穷。可如今,为了“应试”这个所谓的“伟大的事业”,我们“没心没肝地把孩子撞倒了”。
人干活不是只用一种功能,因为人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要发挥多种功能。语文教学也是如此。语文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应追求综合效应,发挥多功能作用,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有实用功能、认识功能、思维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它的主旋律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也就是落实实用功能。与此同时,根据不同的学段要求和课文特点,挖掘文本中固有的育人资源,进行思想交流,精神沟通,情操陶冶。教学时适时适度阐发、熏陶,力求学生的能力、智力、素质都获得培育,实现“学力形成”与“人格形成”的统一。即既有形成语文能力的侧面,又有形成人的思想情操、道德品质、价值追求的侧面,二者有机、和谐地统一,学生能多方面获得培养。机械训练,剥离后者,教学失魂落魄,吸引力、感染力丢失,语文素养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什么叫教育?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既要教育有用之用,掌握语言文字理解运用的技能技巧;又要注重无用之用,引领学生沉浸在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中,鉴赏、品味其中奥妙,享受吮吸成长养料的快乐。
三、统一规格的过度与自主创新的短缺
教学当然要有规格,没有规格不成方圆。但执教者如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拘泥于标准、规格,教学活力就大受损伤。放眼当下教育,教学目标要规格,教学过程、课堂结构、作业安排等均要求规格统一,整齐划一,并以检查为手段,考试规格更不待说。一边要求进行个性化教育,要改革创新;另一边是标准化措施严严实实。语文教学不是大工业生产,不是制作标准件。教师与学生都是人,人是有差异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包括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也是大相径庭的。过度的统一规格,过度的标准化,把原本具有的兴趣、爱好、才气、特长等在无形之中逐渐消解。要相信绝大多数语文教师能把课上好,把学生教好,都是有追求的。只要目标明确,从学情出发,从自己的业务优势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做点改革试验,发挥自主创新能量,对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有益的。教师虽不是先知先觉,但毕竟不是不知不觉。课堂本应充满师生生命的活力,若只做别人思想和行为的传声筒、复制品,哪还有思想的闪光、语言的魅力与生命的光彩?尊重教师教学的自主性、积极性,鼓励教师自主创新,教学才会涌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百花齐放,才会万紫千红春满园。语文教师自身也要树立自信,有语文专业理想,不仅心向往之,而且身体力行,不懈追求,更是重中之重;不为他信力所左右,失掉自我。
教育不是把不同的人培养成相同的人,而是把不同的人变得更加不同,使其特点、长处更加发展,变得更具良好的个性,更具鲜明的特色,成为有用之才。教学中教师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自身。
要创造语文之美,担当教学之责,归根结底,教师要读书,要打厚实的业务底子,增强文化底蕴。读书短缺,给教学带来的损伤难以用数字计量。西汉目录学家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此乃旷世箴言,可作座右铭。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精神文明的书能治愚昧、愚蠢、愚笨,是脱愚的良药。
感人的教学境界背后是扎实的学识支撑。研究古诗词的大家叶嘉莹回忆她的老师顾随先生上课时的情景,满怀敬意地说:“先生之讲课,真可说是飞扬变化,一片神行。”那真是左右逢源,出神入化,美不胜收。顾随先生曾把自己的教诗比作谈禅,“禅机说到无言处,空里游丝百尺长”,缭绕不断,启人心扉,这是何等的美妙。教学上的气象万千,靠的是教师倾心投入,敬畏专业,以心相许,努力攀登。当今,尤其须减“过度”,补“短缺”,练就语文教学真本领,创立为师者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