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 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7-11-23编辑:互联网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 

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4、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 

5、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6、利用小说对不家务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课时: 教学方法、教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导入新课,介绍故事背景

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发生了一场重大战

争--普法战争。普法战争以法国的惨败告终,战后,法国东部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

被割让给普鲁士。《最后一课》就是以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表现阿尔萨斯省人民沦为

异族奴隶的痛苦。面对侵略,法兰西人民奋起反抗。

二、 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踱(    )   督学(    )    郝叟(    )(    )   摊(    )   懊悔(    )

chéng fá(    )(    )   钥匙(    )(    )   磨损(    )    qído (    )(    )

哽(    )

2、解释下列词语

督学   征发    哽    踱    惩罚

3、学生概述故事的大体内容;

三、 整体感知

(一)感知课文

1、 学生结合文章特殊的历史背景,大声朗读课文;

2、 学生自由发言,谈读后的体会、感受或困惑;

3、 整理归纳: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言后,整理、归纳学生的感受,体会。引导学生进入初步的课文分析阶段;

(二)初步分析课文

1、提问: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

2、介绍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环境、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故事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学生再读课文,根据介绍的有关小说的知识,找出本文中的人物(主人公),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

明确:主人公: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情节:    上学路上→ 上最后一课的过程→ 下课  

上课前、上课中

根据预习,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完成课后练习一) 

明确: 

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开头--\"小院子里\"1-6)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个阶段(\"平常日子\"--\"他那副大眼镜\"7-10)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 

第三个阶段(\"我看见这些情形\"--\"忘记不了\"11-23)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课上 

第四个阶段(\"忽然教学的钟声\"--结束24-29)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 

预习

检查

感知

朗读

思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4、学生有目的地在每一个阶段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分析第一阶段。--幼稚、怕提问 

*“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怕提问。 

*“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 

明确:指“画眉在树林……正在操练”。幼稚。 

*“又出了什么事啦?”设置悬念, 

*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 

明确: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郎士的性格 

发展埋下了伏笔。 

(2)分析第二阶段。--疑惑、诧异 

今天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 

平时上课          最后一课 

气氛 “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一切都安安静静的,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氛。” 

学生 “开课桌啦,关课桌啦,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 “上课前,学生们已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 

教师 “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我”迟到,会遭到先生的责骂。 “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的穿戴。 

今天迟到,先生却很温和地叫小弗郎士“快坐好”。 

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嘈杂;严厉的先生正温和地等着他来上课,穿着\"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服饰;最令小弗郎士吃惊的是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3)分析第三阶段。--难受、懊悔 

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结合课后练习二找 

出有关语句。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 

*课后练习二: 

1、 说明小弗郎士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被唤起,开始认识到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 

2、 表明小弗郎士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产生了学好语言的责任感。 

3、 表明小弗郎士的爱国主义感情已经升华,化为一种学习祖国语言的强烈愿望和巨大动力。 

4、 这联想是对敌人的讽刺,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自由的渴望。 

(4)分析第四阶段。--悲愤、懂事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明确: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 

(5)小结: 

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思考

讨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情节)                     (人物) 

小弗郎士           

上学路上(序幕)  (心理) 

幼稚、怕提问 

课前(开端)           疑惑、诧异     线      

课上(发展)           难受、懊悔     索     

下课(高潮和结局)     悲愤、懂事             

 

李海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