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深处有珍奇--长文教学心得例谈(以《边城》教学为例)

发布时间:2016-3-6编辑:互联网

詹鑫

2016年2月,教育部公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其中一个重要变化是重视学生对“长文”甚至整部经典的阅读。“长文”教学,亦多有专家述及,下面笔者试以经验所及,用具体课例丰富“长文”教学之道,敬请指正。

一、春色满园须挑选。

我这里说的“春色满园”指“长文”内容丰厚,信息量大。“须挑选”有三个标准。

一是文本。选在苏教版中的沈从文的《边城(节选)》(下文中提到的《边城(节选)》同此)被编进必修二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里面的第二板块“永远新的旧故事”,编者意图是要我们重点研习“情节”。研习时要注意细化,引入文学批评理论,让学生构建阅读图式,切忌泛泛而谈。

课文节选了小说四章内容,写了三个端午节。如果只是泛泛而谈这四章的情节用了倒叙和补叙的手法,造成时间上的回环往复,使情节跌宕起伏,那么文本的精妙就不能传达十分之一。

认真研习文本,发现这四章内容用了小说叙事中常见的“重复”手法。重复一般包括事件的重复和叙述的重复。事件的重复指同一类的事件在作品中的反复出现,如《边城》中的端午节; 叙述的重复则是指一件事情被叙述者反复的叙述,如《边城》中的“大鱼咬你”。

就事件的重复而言,三个端午节风俗的不断重复,突出了其环境和人性之美。再看它们出现的次序,当第三个端午节的鼓声撩起翠翠的回忆时,并不接着出现离第三个端午节近的第二个端午节,而是较为遥远的第一个端午节先出现,其实暗示了翠翠心里装的究竟是谁。第一个端午节里,在翠翠面前出现的是傩送,天保不在;第二个端午节里,在翠翠面前出现的是天保,傩送因事外出;又在暗示兄弟相争在天意作弄下是不可避免的。认真比较翠翠与兄弟俩不同的“相逢”,我们发现,翠翠与傩送有过单独的真实的“碰撞”,而与天保的相识过程中却不见两人之间的任何交流,整个过程更像是“相亲”,双方家长相谈甚欢而翠翠却心不在焉。这就暗示我们,在周围人都认为翠翠与天保是天作之合的时候,翠翠却心系傩送,两者构成了难以违逆的错位。这人为的错位加上前面天意的捉弄,最终导致了悲剧的不可避免。就这样,重复叙事增加了内涵意蕴的丰富性,看似简单的重复,实际上促使整个故事不断裂变和重新生发,从而揭示了内涵和意义。

就叙述的重复而言,“大鱼咬你”文中前后共出现4次,第一次是翠翠因误解骂了傩送,傩送挨骂之后不以为意,反而开起了“大鱼咬你”的玩笑,展现了一个善良开朗、热情幽默的优秀小伙形象;而翠翠反击“鱼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则表现了她的孩子气和敏感自尊的心理。第二次是和爷爷生气,喃喃自语中不经意自称被大鱼吃去了,展现了一个娇气顽皮单纯可爱的山村小姑娘形象,逼真地描摹出了傩送走进了翠翠的内心而她尚不自知的情窦初开的微妙状态。到了第三次,傩送手下的“喽罗”提起二老说大鱼吃翠翠的事情,翠翠“一句话不说,只是抿起嘴唇笑着”,写出了翠翠年岁渐长后的矜持,内心里情愫的滋长和情感的加深。到了第四次,爷爷再次提起大鱼吃你的旧事时,翠翠嗤的笑了,其反应明显变得强烈,表现了她情感的浓烈与内心的炽热,其情感倾向也就愈加明朗化了。在这里,重复性的“大鱼咬你”再现,形成了对比深化的艺术美感。

二是学生。在更加关注学生的“学”的当下,针对学情是任何一堂语文阅读教学课有效展开的前提,长文因其可选择的教学内容多,更应时刻不忘教学的起点与归宿。在这里笔者就不再详细展开,只举两个细节为例。

一是杨绛先生的《老王》同时被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和苏教版高中语文的教材,就特别突出地展现出学生之于教学的决定意义,同样的教材,教学对象不同,教者必须要有不同的取舍。

二是很多名师外出上课或有经验的教师参加赛课,面对陌生的学情,往往会有两手准备,如果学生学习能力强,则多一些拓展和深化,如果时间不充裕,则集中落实教学重点。

三是执教者。在教师用教材教学生的这个基本框架中,执教者才是盘活学生和文本的关键。执教者的个人喜好、对文本的钻研深度和教学风格本身具有客观性。尽管我们赞同执教者应根据学生和文本加强自身修炼,做出正确改变,但有些客观因素无法改变也是一个事实,执教者因根据自身具体情况作出合适的取舍。

就执教者的个人喜好来说,不乏许多名师用自己喜欢的名著代替教材进行语文教学而取得良好效益的例子。如上海育才中学校长段力佩将四大名著引入课堂,特级教师邓彤用一个学段上《红楼梦》。笔者也曾用四节课教学《边城(节选)》。第一节课集中研读翠翠巧遇傩送语段,探讨梳理青年男女恋爱宝典,分析翠翠与傩送人物形象。第二节课以插图上的三个动物--“大鱼、鸭子、狗”为线索串起相关文本,分析爷爷、顺顺、天保等人物形象,重点是感受翠翠成长的心理变化,了解立体化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第三节课分析“大鱼咬你”不断出现的作用,再引到三个端午节,了解小说创作上的重要手法--重复叙事。第四节课看风景,既看自然风光又看人文景象,感受沈从文心里那优美安静、纯洁自然又原始健康的精神家园--边城之美。上完之后,学生大呼过瘾。

二、出墙红杏不宜多。

教师要选择一两枝红杏,递出墙外,教会学生欣赏,还要挑逗那些有兴趣又学有余力的学生翻墙入园,尽情饱览。 “长文”还需“短教”,这就需要老师精心结构课堂,递出一两枝春意闹枝头的红杏。

一是提炼教学“课眼”,层层深入。这里主要采用“一个课眼+三个问题”教学模式(详见应慈军老师的《阅读教学“课眼”的确定与运用》)。此种方法能有效整合文本,各个击破,获得较高的教学效益。

“一个课眼+三个问题”教学模式首创者应慈军老师曾以此执教过《一个人的遭遇(节选)》一文。他选取了“梦”作为建构课堂教学的“课眼”。并根据这个课眼提出了三个呈递进态势的问题:(1)索科洛夫做了哪些梦?(2)索科洛夫为什么会做这些梦?(3)索科洛夫的“梦”像梦吗?“梦”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感知内容,梳理情节,唤醒学生原有知识储备,理解作者所叙之“梦”(典型细节)在文中的价值。第二个问题意在引发学生对于文中之“梦”的关注和解“梦”的热情,同时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第三个问题着眼于理解作者多次写梦的妙处和产生的价值,探究作者“为什么这么写”的原因。三个问题始于具体的“梦”的内容概括,由“梦”的成因而过渡连贯起全文情节,进而探究“梦”的写法与作用,终于对“梦”之价值的客观评判,分别落实“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三个层面的教学内容,由内容而形式,由表及里,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文本进而走近作者,有层进的效果。

二是寻找课堂钥匙,各个击破。文本需要正确的打开方式,对于“长文”来说,打开时须考虑针对性一定要强,一是针对的教学目的要清晰,让教学有的放矢;二是针对的文本语段要清楚,让教学有章可循。这把钥匙可以是一个词,可以是一幅图,也可以是一件事情。

笔者曾选用《边城(节选)》里的一张插图作为钥匙。插图里除了翠翠和傩送之外,还有三个动物:大鱼、黄狗和鸭子。我就用“大鱼”主要解决人物美、情节美的问题;“鸭子”主要解决人情美、习俗美的问题;“黄狗”主要解决环境美的问题,以及深刻理解小说主旨的问题。

特级教师肖培东执教《孔乙己》一文时,曾用一对词--“记”和“忘”--巧妙地打开了文本。一问学生你们最“记得”孔乙己的什么?让学生感知内容,读出孔乙己“落魄、懒惰、迂腐与清高”的形象。二问学生小说中的其他人最能“记住”孔乙己的又是什么?进行重点研讨,引导学生转变阅读视角,帮助学生一步一步走进文本核心,了解孔乙己被人屈辱地记着。三问学生这些人真的是“记住”孔乙己了吗?探究主题,让学生理解孔乙己被人屈辱地记着,又被人残酷地忘记;引导学生清醒认识到“看客”的危害,深刻领会主题。

三、解语方识花袭人。

意义的呈现知识的积累能力的训练,都是以语言为基础的,语文课尤其需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体悟文本。“长文”因为长,很容易被架空分析,使文本被忽略。

情节赏析要品味语言。肖培东老师执教《植树的牧羊人》一文时,通过让学生圈点出荒原前后发生变化的词句,并进行串读,梳理出“我”与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节,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牧羊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使荒原出现了“最了不起的奇迹”。

人物分析要品味语言。《边城(节选)》二老派人送翠翠回家,路上这人说清了事情的原委。文中写到:“傩送二老在茶峒地方不是一个生疏的名字。”并单独成段,表现了翠翠听闻消息后内心产生的巨大震撼。后文接着说:“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的随了那火把走去。”吃惊于傩送不记仇还派人送她回家的表现,害羞于长这么还没有一个同龄异性如此细心体贴照顾她,恰逢情窦初开的年龄,傩送这个优秀青年也就在她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让她内心不再平静。联系前面的巨大震撼和此时的默默而走的表现,一个外表温婉腼腆,内心炽热多情的山村小姑娘的形象也就跃然纸上了。

景物描写要品味语言。《我与地坛》第一部分的景物描写值得反复咀嚼,温州中学的蔡焕杰老师执教时,问学生露珠坠地为什么说是“轰然坠地”?草木生长为什么能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领着学生细细品味,有效地推动学生沉潜到文本深处涵泳,去解码里面藏着的史铁生心灵世界的密码。

除此之外,还有“叙述”、“虚构”等等,都应该贴着文本贴着语言教。那么品味语言有哪些方法呢?下面继续以《边城》为例说说我常用的品味语言的方法。

一是还原法。“我是翠翠”背后隐藏着的极其着急、急于找到熟人的心理,“鱼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背后隐藏着的孩子气和敏感自尊的心理都需要通过朗读还原语气,揣摩神情体悟翠翠的内心才能得到。

二是换词法。二老派人把翠翠送回家后,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这里的“沉默”能不能换成“沉睡”和“沉醉”?显然,“沉睡”写不出其内心的敏感聪慧,“沉醉”不符合其温婉腼腆的性格,一个少女心里有了人、有了事后那微妙的心理变化,那情感萌动、情窦初开的状态只有“沉默”才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

三是对比法。当祖父得了大老的鸭子后,对翠翠说:“顺顺真是个好人……大老也很好,一家人都好。”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两个“一家人”虽然字面意思相同,但爷爷话里有话,遮遮掩掩,意在大老;而翠翠却责怪爷爷提到他们一家人的时候,把最重要的二老给漏掉了;两人侧重点明显各有不同,对比之下,意蕴就变得深长了。

--2017,1-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