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教案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发布时间:2017-12-28编辑:互联网

 《水调歌头》

一、导入

1.齐背《渔家傲》。

2.月,是一个充满感情和感动的意象,借月抒情的诗很多,你能说出几句吗?

参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二、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开创了豪放派词的先河,并精通棋琴书画,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字子由)被世人称为“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水调歌头》作于丙辰(1076)年中秋节,当时苏轼为密州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遭受贬谪,经历十分坎坷,与此同时与他弟弟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

三、诵读

1.听范读,并进行朗读指导。

2.自由朗读。

3.齐读。

四、初步感知,理解诗意

1.解题:水调歌头,是词牌名。

2.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翻译全词

参考:

明月什么时候才有呢?我举着酒杯仰问青天。不知天宫中今晚又是哪一年?我真想驾乘着长风回到月宫,又怕那美玉砌成的宫殿,太高太寒冷了,让人禁受不了。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人摇动,那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好呢?

月亮照过朱红色的楼阁,又低低照进了雕花的窗户,照着失眠的人。月亮对人世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孤独的时候变圆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事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只希望亲人能健康长寿,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赏这美好月色。

五、赏析语句

(一)序言

提问:从词的序言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明确:“中秋”是作词的时间,“兼怀子由”是作词的目的。

(二)赏析词句

1.分别概括词的上阙和下阙的内容。

明确:

上阙:对月饮酒,在天上与人间之间徘徊。

下阙:对月怀人,抒发对离别之人的祝愿。

2.在词作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

3.这种情感是如何表达的?

明确:

把酒问月,引出思念。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无眠”:因思念而难以成眠。

“何事长向别时圆”,从月圆想到人圆,再想到分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人长久”渴望团圆。

4.除了借月表达对弟弟的思念,词人还表达出了怎样的情感?

联系背景:虽然苏轼一心报国,最后还是被贬黄州。政治上的失意让他心情十分悲痛。

明确:本词除了表达他怀念子由,更传达了他政治上的失意。

5.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他政治上的失意?

明确:“我欲乘风归去”

6.那作者是不是要远离官场?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明确:不是,苏轼借助月亮表达了分充满矛盾的心情:既渴望回到朝廷却又害怕朝廷中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所以说苏轼这首词中月亮代表了两种情感:思念和失意。

六、拓展阅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七、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诗词。

2.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

苏轼

亲人--思念

政治--失意

雷真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