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复习导学案《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6-7-23编辑:互联网

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演讲辞--对话与交流

教材篇目《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

单元目标

1.积累识记本单元重要词语。

2.掌握演讲辞的文体特征。

3.学习演讲辞充满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4.了解选做题实用类文本的答题规范。

重点难点

目标3、4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字音

肄业yì弭谤mǐ造诣yì

切磋cuō瞭望liào镣铐liào

商榷què侈谈chǐ磐石pán

蜕变tuì真谛dì贻误yí

估量liánɡ诅咒zǔ抨击pēnɡ

萌芽ménɡ悼辞dào诽谤fěi

繁芜wú给予jǐ骇人听闻hài

卓有成效zhuó应有尽有yīnɡ应运而生yìnɡ

量体裁衣liànɡ量入为出liànɡ大难临头nàn

难以启齿nán无济于事jì济济一堂jǐ jǐ

棋高一着zhāo着手成春zhuó

二、字形

养虎yí遗患tuì蜕化变质gū沽名钓誉

无与lún伦比别jù具一格yí贻笑大方

duì兑现诺言gū姑息养奸荒谬绝lún伦

心旷神yí怡风雨如huì晦hù怙恶不悛

相形见chù绌前jù倨后恭一叶zhàng障目

买dú椟还珠罢chù黜百家循规蹈jǔ矩

huì诲人不倦连篇累dú牍穷兵dú黩武

三、近义词

1.摸索探索

(1)他们在暴风雨的黑夜里摸索着前行。在工作中初步摸索出一些经验。

(2)探索人生道路,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2.遏止制止

(1)洪流滚滚,不可遏止。

(2)我做了一个手势,制止他再说下去。

3.对于关于

(1)对于:介词,指出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只有跟名词组成偏正短语才能做标题,如“对于政策的认识”。

(2)关于:介词,表关涉,①引进某种形式的关系者,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②引进某种事物的关系者,组成介宾短语作定语,后面要加“的”;③有提示性质,用“关于”组成的介宾,可以单独做标题。

4.息息相关一脉相连

(1)加强对少年儿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培养,与祖国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息息相关,是着眼于未来的希望工程。

(2)这也许就是同根同心、一脉相连的民族情吧。

5.休戚相关休戚与共

(1)在同一片蓝天下,鸟类与人类休戚相关,关爱鸟类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2)环境无国界,干旱地区人们的生活境况和自然环境,与世界其他地区一体共存、休戚与共。

四、熟语

束之高阁: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架子上面。比喻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

责无旁贷:属于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贷:推卸。 

空头支票:①因票面金额超过存款余额或透支限额而不能生效的支票。②比喻不能或不 想实现的承诺。

安之若素:对于危困境地或异常情况,一如平时,泰然处之。

豁然开朗:形容由昏暗窄小而变为明亮宽敞。也比喻经过别人提醒或自己的学习探索,突然明白一个道理。豁然:宽敞的样子。

浅尝辄止:稍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比喻不深入钻研。辄:就。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

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漏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五、素材集成

1.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勗,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己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辨,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提示:小到一个班级,大到一个学校;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社区……你既然身处其中,就注定了你和它风雨同舟,休戚与共。由这个材料可以联系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等话题。

2.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已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

3.提示: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年度报告中指出,进入21世纪的人类要带两本护照:一本是知识护照,一本是道德护照。在反映“道德”的写作范围里,“公德”最能见出人的道德素养和人格的高下,如公德心、公德意识、公德行为等。从道德的角度去体验人生,观察社会,我们就会对诸如“马家爵事件”“基因歧视”“克隆技术”“代孕妈妈”“安乐死”等产 生新的视点。

3.《我有一个梦想》

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酣畅淋 漓、激情飞扬地表达了对平等、自由、民主的梦寐以求的向往。他呼吁种族平等、人格尊严和兄弟般的情谊能早日到来!他呼吁自由与平等在美国的各个角落都能得到实现!

提示:这则素材应用范围较广,应用时灵活处理表达方式,比如引述或引用作者名言。可以应用到与“平等”“梦想”“责任心”“民主”“重任”等相关的话题、命题或材料作文中,还可以引申,将话题范围扩大。同时要注意论述的角度与分寸。

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考点解读】

该考点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能力层级为C。

“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要求考生能熟悉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章的文体特征,就本单元来讲,就是要理清演讲辞的特点,演讲是在公开场合、面向公众,口头公开发表自己意见主张的一种实用类文体。

在把握这一考点时,应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说理的方法,明确作者主要观点,抓住文章主旨,通过抓关键句段,对关键词句的信息筛选,把握文本的文体特征。

“分析文本的表现手法”,演讲要用有声语言来传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演讲要注意演讲的语言特点,注意将演讲者的观点、材料和感情结合起来,要分析作者说理的方法,要通过对文本句段的分析,把握文体的主要表现手法。

在把握这一考点时,要抓住作品的主旨,通过品味语言,来理解作品所反映的观点主张,通过具体词句来体会作品的感情。

考点设题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①设题紧紧依托文本主旨,具有明确的设问指向;

②设题有一定的材料区间,往往从文章的关键句段提取问题;

③分析文本的主旨、作者的主张,靠对文本词句的信息的提取和内涵的把握。

【考题例析】

(2011年高考北京卷)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祁连雪

千里河西走廊,在我身临其境之前,总以为那里是黄尘弥漫、阒寂荒凉的,显然是受了古诗的浸染,“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了根,这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原来,河西走廊竟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这片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如今已被国家划定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当你驻足武威、张掖,一定会为那里的依依杨柳、森森苇帐、富饶的粮田、丰硕的果园所构成的“江南秀色”所倾倒。

当然也不是说,整个河西走廊尽是良畴沃野,它的精华所在,只是石羊河流域的武威、永昌平原,黑河、弱水流域的张掖、酒泉平原,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平原。这篇膏腴之地,是仰仗着祁连山的冰川雪水来维系其绿色生命体系的。祁连雪以其丰美、清冽的乳汁汇成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着农田、牧场、果园、林带,哺育着河西走廊的子孙,一代又一代。

祁连山古称天山,西汉时匈奴人呼“天”为“祁连”,故又名祁连山,一过乌鞘岭,那静绝人世、复列天南的一脉峦叠峰,就投影在我们游骋的深眸里,映着淡青色的天光,雪岭的素洁的脊线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天际,一块块咬缺了完整的晴空。面对着这雪擎穹宇、云幻古今的高山丽景,领略着空际琼瑶的素影清氛,顿觉凉生襟腋,情愫高洁,它使人的内心境界趋向于宁静、明朗、净化。

大自然的魅力固然使人动情,但平心而论,祁连山确也沾了神话和历史的光。这里难以计数的神话传闻和层层叠叠的历史积淀,压低了祁连山、涂饰了祁连山,丰富了祁连山。在那云做梦的少年时代,一部《穆天子传》曾使我如醉如痴,晓夜神驰于荒山瀚海,景慕周天子驾入骏马巡行西北三万五千里,也想着要去西王母那里做客。当时把其中的故事都当成了信史。真正知道它“恍惚无征,夸言寡实”,是后来的事,但祁连山的吸引力并未因之稍减,反而益发强化了,四十余年的渴慕,近照终于得偿,其欢忭之情是难以形容的。

旅途中我喜欢吧记忆中的有关故事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相叠合,车过山丹河(即古弱水)时,我想到了周穆王曾渡弱水会西王母于酒泉南山。《淮南子》里也有后羿过弱水向西王母“请不死之药”的记载,神话传说汇集着一个民族关于远古的一切记忆,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思维、情感、体验以至行动的载体,深入的窥察一个民族以至人类史前的发展轨迹。

观山如读史,驰车河西走廊,眺望那笼罩南山的一派空濛,仿佛能谛听到自然、社会、历史的无声倾诉,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的激动和沉甸甸的时间感被呼唤出来,觉得有许多世事已经倏然远逝,又有多少天涯过客正在匆匆走来,我们这些河西走廊的过客,与祁连雪玲朝夕相对,自然就把它当做了热门话题,有人形容它像一位仪表堂堂,银发飘洒的将军,俯视着苍茫的大地,守护着千里沃野;有人说祁连雪岭像一尊圣洁的神祗,壁立千寻,高悬天半,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隔膜感,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却是恋人、挚友般亲切,千里长行,依依相伴、神之所游,意之所注,无往而不是灵山圣雪,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一种相通相化相亲相契的温情,使造化与心源合一,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生命情感交融互渗,一切形象都化作了象征世界。

也许正是这种类似的情感使然,150年前的秋日,林则徐充军西北路过河西走廊时,曾写下诗句:“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甘、青路上,我也即兴赋诗,寄情于祁连雪:“依依只有祁连雪,千里相随照眼明.”

(取材于王充阁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旁征博引,大量引用神话传说,并触及了当下现实,把河西走廊的精华所在与江南相提并论。

B.神话传闻和历史积淀“压低”、“涂饰”了祁连山,反映了历史带给祁连山以无法摆脱的沉重负担。

C.河西走廊的过客对祁连山的形容之所以见仁见智,是因为雪岭常被一派空蒙笼罩,真相难以认清。

D作者在游历河西走廊的同时,也以恋人、挚友般的心态去贴近祁连山,试图体验祁连山的“心史”。

E.本文即从空间的视野描述祁连山特有的自然美景,也从时间的角度传达一种绵长凝重的历史感。

【参考答案】BC

17.作者在文章的开关和结尾均引用了古人的诗句,请分别说明其用意是什么。(5分)

【参考答案】开头以古诗渲染作者从前的印象,在强烈的对比中反衬现实真相;起笔大气,在引起下文 的同时,也透露出文章特有的书卷气。

结尾的引用既印证了前文自然景物与生命情感交融的关系,引发作者的诗句来收束文章,同时 又以林则徐寂寥无奈的心境映衬作者明朗向上的情绪。

【解题思路】作用类题要注意从内容和写作手法两方面来回答。

18.作者曾说: “雪”是《祁连山》的“文眼”,其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参考答案】雪是贯 彻全文的线索;雪化成水汇成了河流,哺育着河西走廊世世代代的子孙;雪赋予祁连山以壮丽景观;雪充当的是作者抒发思想感情和表达历史感悟的载体;雪作为生动鲜明的感性意象,使文章富于艺术感染力。

【解题思路】先要理清作者行文思路,然后再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手法。

19.文中说“观山如读史”,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说从“观山如读史”中获得的启示。(不少于200字)(10分)

【参考答案】第一问,祁连山为当地古往今来的历史提供了自然条件,历史文献中的积淀也赋予祁连山以丰厚的人文内涵,史中有山,山中有史;眼前的自然山景也触发作者的历史记忆,唤醒了作者的历史感。

第二问略 

【定点训练】

一、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1~3题。

(1)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它的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2)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3)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们就是为了要求兑现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4)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美国没有 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5)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现在绝非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现在是实现民主的诺言的时候。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之上的时候。

(6)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紧迫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1963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1.文中第二段一连四句“一百年后的今天”,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第四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这里的“空头支票”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3.第六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句中的“秋天”与“酷暑”分别指什么?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4~7题。

伏尔泰

雨果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是永存的。他离开人世时已年登耄耋,他著述极富,肩负着最荣耀也最艰巨的责任,那就是:培育良知,教化人类。他在咒骂与祝福声中溘然长逝;被旧时代所诅咒,又受到未来的祝福。这二者都是至高无上的光荣。他不仅是一个人,他是整整一个时代。

这位伟人所生活的84个年头,经历了达到极点的专制时期和刚刚露出一线晨曦的革命年代。他诞生时,路易十四尚在王位,他去世时,路易十六已经戴上了王冠。他的襁褓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辉,他的灵柩则投射着从大深渊里透出的最初光芒。

在这轻薄无聊,凄惨忧郁的时世下 ,伏尔泰独自一人,面对宫廷、贵族和资本家的联合力量,面对那股毫无意识的强力--群盲;面对那些无恶不作的官吏,他们经常媚上欺下,俯伏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面对那些教士,他们是伪善与宗教狂的邪恶混合体。让我们再说一遍,伏尔泰独自一人,向社会上一切邪恶的联合力量宣战,向这茫茫的恐怖世界宣战,并与之搏斗。他的武器是什么呢?是那轻若微风而重如霹雳的一支笔。

他用这武器进行战斗,用这武器赢得胜利。

让我们一齐向伏尔泰的英灵致敬吧!

伏尔泰胜利了。他发动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战争,一场以一敌众的战争,一场气壮山河的战争。这是思想向物质作战,理性向偏见作战,正义向不义作战,被压迫者向压迫者作战;这是善之战,仁爱之战。伏尔泰具有女性的温柔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 头脑和浩瀚无际的心胸。

他战胜了陈旧的秩序和陈旧的教条,他战胜了封建君主、中古时代的法官和罗马的教士。他把黎民百姓提高到尊严的地位。他教化、抚慰、播种文明。他承受了一切威胁、辱骂、迫害、诽谤。他还遭到了流放。但是他不屈不挠,坚定不移。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讽刺战胜专横,以嘲弄战胜宗教的自命一贯正确,以坚韧战胜顽固偏执,以真理战胜愚昧无知。

我刚才说到微笑,我要在这里停一停。微笑,这就是伏尔泰!在伏尔泰之前,只有以某国元首来命名时代的先例,伏尔泰比国家元首更高,他是各派思想的元首,一个新的纪元以伏尔泰开始。从此我们感到,最高的统治力量就是让一切被理性思考。文明服从于武力,以后,文明将服从于思想。王权和宝剑折断了,光明取而代之。作为一个人,我们要行使权力;作为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责。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两方面的进步是明确分开的。

让我们在他神圣的墓前鞠躬致敬。……让18世纪来帮助19世纪吧。

4.作者认为伏尔泰“是整整一个时代”的原因是什么?

5.伏尔泰的“微笑”表现了哪三个方面的特点?分点简要回答。

6.文中倒数第二段说“一个新的纪元以伏尔泰开始”。结合文意,说明这个新纪元有怎样的特点?

7.本文是一篇演讲稿,是雨果为纪念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讽刺作家伏尔泰逝世100周年在伏尔泰墓前发表的演讲。请你选取一个角度对这篇演讲稿加以评析。

第四单元演讲辞--对话与交流

参考答案

【 定点训练】

1.反复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增强了演讲的气势。表现了时至今日,黑人的权利不能够得到保障,一方面表示对政府的强烈不满,另一方面昭示了黑人等待自由与平等的漫长和现今生活的苦难,再次突出美国政府的诺言长久不能兑现。

2.本句用了比喻的 修辞手法,把美国政府比作支 票的签字者,把美国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继承人。“空头支票”指的是美国政府违背诺言。这样就撕破了政府的虚伪的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警觉地投入战斗。

3.暗喻。把黑人为自由、平等而奋斗所到来的那一天,比作秋天,这样就能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给听众,使听众明白他们奋斗所得到的结果是什么,从而促使他们更自觉地去战斗。一个“酷暑”生动而简洁地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表现出了黑人为“秋天”的到来,为公平而战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4狈尔泰的一生经历了达到极点的专制时期和刚刚露出一线晨曦的革命时代,他是各派思想的元首,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

5.①善与仁爱,教化、抚慰、播种文明。②面对敌人不屈不挠,坚定不移。③讽刺、幽默、坚韧的战斗风格。

6.理性、文明、自由、法治、光明。

7.可从内容、写法、语言等方面入手,符合本文特点,赏析切合文本即可。

 

封志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