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语文紧紧相拥--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记 (教师随笔)

发布时间:2016-1-10编辑:互联网

肖培东

“师傅,你激动吗?”看着师傅早早地起身,痴痴地望着台上的初中生,我问。

师傅的肩明显地抖动了一阵:“我很期待,好多年没有讲课了。”他没回头看我,只是盯着台上。讲台的背景,是永嘉山水风光,左上角是石桅岩奇崛的山,右下角是楠溪江秀美的水,恍如仙境的山水间,一只孤舟穿梭其中,披着蓑衣的渔翁支起了竹篙。若是他走进了这些纯真的学生中间,巍巍地站立在课堂上,向着满登登的台下一望,怎不就是那翩然于楠溪山水间的仙翁?今天,他终于能漂起他的舟,向着语文山水行进了,88岁,他的梦想就是再来一次教学的沉醉……

这个念头,漂在我梦想的河流上很久了。

距离上一次听老师上课快有十七八年了,好像是上一篇散文《大雁》,那时,他七十,更是儒雅翩翩,气度不凡。同来听课的老师们说,上课上点啥好像都没记下来,就是一直呆呆地望着他,这世上怎么就有这样有语文味的人,黑板上飘逸的字,课堂上疾缓自如温暖的话语,还有那睿智清亮的眼神,七十岁,天地却给了他年轻的光芒,和不染俗世尘埃的肩膀。我笑了笑,想着那句“碧波深处有珍奇”,想着我那磕磕绊绊的语文课堂,想着我们浊世间漂泊不定的摇摆的心,低头不语。

后来,我就再没有听过老师的课了。

时光慢慢地流去,我慢慢地走着,他慢慢地老了。

师徒相伴,我们走过很多地方。昆明,西安,重庆,兰州……我们谈得最多的还是语文,大家总是想着他的《愚公移山》,后辈们都是在书上读着他的故事他的课堂,那清雅隽永的课,却总只在想象中。偶尔透过他沙哑的声音,在他不疾不徐的诉说中,我们会想着他曾经的温润透亮,想着他的稳重灵动,想着他的轻巧精致。《愚公移山》《死海不死》《故乡》……语文,就是老老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可他的课又岂是一个“老老实实”可以诠释得尽的?几十年课堂耕耘、“田野研究”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晶“语文导读法”,可谓大道至简,在语文门派林立模式诸多理念横行的今天,我更想回到他种植的语文田地,在质朴与灵动中静看花开云飞,享受葱郁滋长的快乐。“愚公多少岁了?”“早上我吃了这些个东西,你们看看哪些是食品?”“有谁见过两条腿的鱼?”想起他课堂上一个个充满智慧的提问,想着他慈祥温和的目光中映照的那个世界,想着那些亮着眼睛急切等待他发话的孩子们,我是多么渴望再有一片时光回到他的课堂。

“老师,你想再讲讲课吗?八十八岁!”

“培东,我怕反应跟不上了。”

不是还有我们吗?愚公移山,他还有荷担者三夫相随,那个刚换牙的男孩蹦蹦跳跳地,不是早已跳进了你的童话里?

“老师,你讲十分钟,后面的交给我。”

很久,你在微信里发出了三个字:“我想想。”

那时,我就知道,我们有福气了!你离不开课堂,你要回来移山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2

我们需要一种遇见,在这浮躁功利的今天。我们需要一种洗濯,在这纷乱喧闹的当下。

我只想静静地和语文一起,不介入世界的热烈。窗外的阳光寂寞又绚烂,秋天的树裸露着斑驳,黄红飞舞依然春色。所有鲜活的事物,都专注地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大地不理会季节的催促,河流自有它的奔赴,叶子随性飘落,尘埃任意东西。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语文就是我们的舟,我撑着它,它载着我,我们自己组成了世界,一切都在微笑。

其实,把微笑演绎得最纯净最儒雅的是他,岁月为他披上了老态,语文却绝不给他龙钟。站在昏暗微亮的油灯下,站在黄叶粲然的天地间,站在真诚的崇敬和无聊的争议里,他都是轻漾笑意,眼里写进清淡和坦然。“当年敢有愚公志,衹觉移山兴味长。”仿佛高枝上迎向阳光的翅膀,他自有高远和幽深。从纷扰杂乱中脱身,只在花树繁茂、迎风摇曳的语文之河上徜徉,不忘初心,含笑前行,人生的沧桑苦难都化作文字,如流云,似飞鸟,成诗篇,最后都是语文课堂里最智慧的凝成。而那些光灿辉煌,也是过眼云烟,抵不了学生清澈的眼眸和纯真的笑容。

这样的人,只愿在语文的缝隙里逐渐清晰。这样的生命,只享受语文课堂里外的挣扎、蜕变与升华。

编者按:特级教师肖培东其师为语文教学开拓者之一钱梦龙老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