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教案

发布时间:2016-4-11编辑:互联网

一、文本分析:

课文选自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题目是《春酒》。课文写的是作者回忆自己的童年,在家乡过了元宵灯节,有个家家邀饮春酒的节目。通过春酒这个节目,描述了母亲的慈祥,温柔,热情等美好的品格。也反映出家乡邻里之间的亲切,温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课文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语言表达上平易自然、活泼生动、赋有童真童趣。二是课文内容上对围绕饮春酒这个家乡传统民俗,细腻的描绘了母亲对自己的爱以及当地朴素的乡风,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二、学情分析:

思乡的主体,对初二的学生来讲感受还不是很深刻,但对古诗中思乡的名句有一些积累,在认知上和情感上具备了相应的学习基础。对通过细节措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已有了解。学生从中需要学到作者在语言表达上平易自然、活泼生动、赋有童真童趣的特点,以及学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从中体验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浓浓的感情。

三、目标阐述:

1.知识和能力

⑴能从中体会到作者语言表达上平易自然、活泼生动、赋有童真童趣的特点;

⑵能从中学会作者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表达了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浓浓的感情;

2.过程和方法

⑴能在学习内容之前收集查阅相关资料文献的方法;

⑵能在学习内容的过程中运用诵读涵咏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能感受作者在描述春酒的节目时表达了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浓浓的感情,并能融入自己的体验;

四、教学重点:

⑴能从中体会到作者语言表达上平易自然、活泼生动、赋有童真童趣的特点;

⑵能从中学会作者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表达了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浓浓的感情;

五、教学难点:

能从中学会作者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表达了自己的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浓浓的感情;

六、课前预习:

了解琦君本人;

预习《春酒》,在疑问处或认为重点的地方做记号和批注;

七、过程设计:

1.激趣导入:

老师读一段方言的温州童谣:

阿姐?头洗脚纱,脚纱飘开水花花,划船的阿哥代我划过来,黄昏到我表妹屋里吃香茶。

我晓毋得表妹住哪里?朱红的门台矮墙底,上有琉璃瓦,下有碧纱窗,道坦角里有枝牡丹花。粗糠难配高粱米,粗布难配细绸缎。划船的表兄忽能讲,十个指头伸出老有长短,山林树木有高低。

2001年秋天,离开故乡漂泊了57个春秋的琦君,承载着暮年礼赞故乡的情结,终于回到了梦绕魂牵的故乡温州。她走访瞿溪拜访亲人,到泽雅庙后,江心屿等地寻迹凭吊故人。在她的故乡泽雅庙后,看着奇美秀丽的山水,老人居然情不自禁地背起童蒙时代的温州方言歌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春酒》,走进那个让她梦绕魂牵的故乡温州。

2.初读课文,谈谈感想

先快速的浏览课文,结合预习的两个问题,回答问题:读了这篇课文用一句话总结一下你对课文的理解或者感受。

学生回答:……

老师协助进行总结归纳: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的浓浓的感情。(板书)

3.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的浓浓的感情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学生回答:……

①“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这句话写的怎么样?写出了孩子的天真烂漫,语言赋有童真童趣。(对童年)(板书)

②“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足滴酒不沾唇的。”--从语言、动作、神态等多个角度对人物进行细节上的描写,写出了母亲的善良、热情、温柔、勤劳等,形象的描绘出一位中国传统妇女的形象。(对母亲)(板书)

③“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每个人、靠一下等通过对这些字词的把握,从中体会乡里间的热情、真诚与友善,以及家乡民风的淳朴。(板书)

在分析句子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句子,品味作者平易自然、童真童趣的语言风格,

深刻体会作者对童年、母亲、家乡浓浓的感情。并且介绍作者的相关背景。

4.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作者不仅仅是怀念家乡的春酒,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美、人情美,写自己对家乡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着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

分析课文最后两节节: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作者真的做不出来春酒吗?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作者知道怎么做春酒,课文中有描写,之所以这样写也是围绕“春酒”,表达自己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浓浓的感情和无限的思念。)

5.课后作业

阅读琦君的散文作品《三更有梦书当枕》,写读后感;

试着和家里人一起泡八宝酒,品尝自己亲手酿制的家醅。

八、板书设计

 

孙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