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张 丽
读到第四遍,我决定把《斑羚飞渡》课例整理到我的电子读书笔记本里来。不知为什么,这个课例,越读越耐读,越读越有味--就像生活中有一种人,乍看普普通通貌不惊人,然而一举手一投足间都有一种特殊的韵味,叫你禁不住被他(她)吸引,甚至下意识地想去模仿。
仅从课例三大板块的名称来看,这个课例确实显得很普通:“整体把握”“灿烂的飞渡”“灿烂的背后”,没有任何噱头;但从小说主角斑羚开始,解读“飞渡”,理解“灿烂”,这条线清清爽爽、干干净净。主问题其实只有一个:“斑羚飞渡,是 的飞渡”,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对话紧紧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仿佛玉碗中的水,不断注入,不疾不徐,清澈香醇,碗中的水位自然上涨,却不漫不溢,直到碗口形成巨大的张力,碗中的莲也丝丝缕缕飘散出清香来:妥帖、自然、轻柔、舒缓。
肖老师的课是长在朗读里的课,一个“咩”字成就了肖氏《山羊兹拉特》独特的“这一个”。我把《斑羚飞渡》里的朗读抽出来观察,发现肖氏朗读不炫技巧,不玩花样,肖老师的朗读指导重在品味词句的意韵,学生在得“意”之后肖老师又让学生再回到词句中读“言”,所以学生的朗读“得意”也不“忘言”,得“筌”又得“鱼”。比如:
生读: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飞奔起来,差不多同时,老斑羚也扬蹄快速助跑,半大的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
这里,学生照读课文,语速很快。肖老师是如何指导朗读的呢?他说:
不是只有快速就完成了这部分朗读的,“突然”,是要有快速的启动感的,但有些动作要拿捏准语调语气,一味读快了就啥都找不到了。
这里学生读得比较快,但又似乎“快”得不够味,不得劲。肖老师肯定了“突然”一词是要读“快”的,但他没有进行打节拍式的技术指导(因为朗读是“技术”更是“艺术”),他注重用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去“意会”:“突然”是要有“快速的启动感”的。什么叫“快速的启动感”?我想象应该如同警匪片里摩托车猛踩下油门绝尘而去的瞬间:紧张、悬心!在这里,肖老师没有把朗读中的“快”机械指导成音乐中的1/4或是3/4拍,而是用了一个具体的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的词“启动感”来启发学生的联想,因而学生的朗读就是建立在由肖老师的语言启发出的自我联想、体验的基础上的,这是一种“代入感”很强的朗读指导方式,它告诉学生:朗读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也是需要加入读者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的。所以,肖氏朗读指导说到底是一种“品”,一种“悟”,是“因意求声”,不是单纯的练“声”。
我读肖老师的课,一看他如何指导朗读,二看他如何点拨和追问,因为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语文老师的真功夫。一节课的问题设计、材料索引甚至文本解读都有可能借鉴别人的经验,但他在课堂上直面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生成时自然吐露出的话语,必然是他自己的东西,掺不了假。
看下面这个片断:
一个学生回答“这是 的飞渡”时说“这是‘拯救种族生存’的飞渡”,并朗读第14段“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肖老师顺着学生的思路点拨“哪个词最能体现‘赢得了种族生存’的意味?”生答“赢得”,肖老师进一步启发学生寻找句子中“隐蔽起来的东西”,生答“竟然能想出”,师肯定并追问其中哪个词最有味道,生答“竟然”,师顺水继续推舟:“竟然”说明什么,生答:
“斑羚很聪明,能想出这样意想不到的方法来。”
“它们很机智,在生死关头想到了很难想到的方法。”
“斑羚很果断,它们很勇敢,对牺牲一点都不畏惧。”
肖老师总结,这一句既写出了飞渡的惨烈,也写出了斑羚的智慧和英勇,接着继续指导朗读其中“很强烈也很复杂的感情”,生自由朗读。
这个教学片断中的点拨是将学生所填入的叙述性的短语“拯救种族生存”一步步引导到形容词“聪明”“机智”“英勇”的过程。跳过这一段,我看到肖老师在总结“这是 的飞渡”是出示了一张幻灯片,上面显示的是肖老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预设回答:
PPT显示:
无奈的 残酷的 悲壮的 智慧的 精确的
勇敢的 坚定的 宁死不屈的 充满牺牲精神的
有尊严的 高傲的 从容的 快速的
团结有序的 自觉的 生命传承的
……
依据肖老师的预设反观刚才这个教学片断,我感觉学生回答的“拯救种族生存”似乎和老师预设的“生命传承的”意思更接近,如果是我,在学生回答之后,也许就会往心里的预设上靠,但肖老师没有,他的牵引不是强引,他没有把学生的发言当成完成自己预设的走过场的“跳板”,而是真正贴着学生的已有理解,一点点,耐心地抽丝剥茧,慢慢地,在学生的理解和老师自己的理解中寻求一种共识点--就像在火塘里生火,细细地拨弄着柴草,直到柴草下的火苗一星星、一点点生上来。在这样的点拨中,学生思考与表达的提升,一步步清晰可见。
王君老师说培东老师课堂素材的干净已经到了“有洁癖”的地步,说实话,我在平时的课堂上也喜欢链接引用一些名家名言,仿佛这样可以更好地证明自己;我也喜欢精心准备一些过渡语,把它当成是课堂行进过程中的“提拉术”。我读肖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的总结语,感觉这些话语不是那么规整,不是多么华丽和深邃,但却都挺“走心”,能说到学生的心坎上去。
比如《斑羚飞渡》最后的结束语:
“我们知道,这是一篇动物小说,小说中的猎人和斑羚都只是符号,他们不一定都是人和动物,但他们身上一定有我们这个社会的某种情绪。这片灿烂,其实代表着美好的、理想的世界,我们看到斑羚悲壮的身影,看到了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也看到残酷竞争下的生存之道。同时,我们还应读出我们应有的反思,斑羚用尊严的背影给我们上了一课,我们应该在这片灿烂里接受精神的洗礼。桥是用来渡人的,可是,我们却慢慢失去了我们心灵走向洁净走向崇高的桥。最后一句话,除了这个灿烂以外,我们还可以抓一个动词,“消失”。灿烂,是不应该消失的。如果曾经消失的话,就让我们重新找回。那悲怆的咩声,那灿烂的飞渡,是否能让我们如梦初醒?是否能让我们找回我们的精神之桥?”
这样的总结,谈不上有多么简洁深邃,但每句话里都有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印记,比如“悲壮”“尊严”“生存”,因而,坐在课堂里的学生都可以从老师的总结中,听到自己的声音,获得一种被尊重的感觉。这也应验了肖老师在课堂开始纠正易校长所说的“期待肖老师的课”为“期待我们大家的课”,这课,真的是大家的:肖老师的、学生的、听课老师的,还是读他书的你、我、他的。
一“课”天然万古新,在丝丝入扣的点拨和声声动情的朗读背后,我感觉肖老师沉静的目光正从他明亮的镜片后,捕捉着眼前的一行行文字,将它们放到自己的心上,一字字地,解码文字内里的情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