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2、烛之武形象分析。3、烛之武如何退秦师。
4、归纳整理文言文常见字词、句式。
过程与方法
1、问题式。以问题层层推进,梳理故事情节。2、探究式。烛之武退秦师原因及现实影响力。
3、对比式。烛之武、邹忌、魏征、触龙等说话艺术之对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烛之武临危授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
教学重难点:
1、 烛之武如何劝退秦师。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带给我们的启示。重点文言词语及句式。
课时安排:2-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2、相关故事背景。3、梳理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在秦王威风八面的朝堂,蔺相如轻启三寸不烂之舌,挫败秦王夺璧的阴谋,使宝璧平安归赵;在群儒唇枪舌剑的进攻面前,诸葛亮轻动三寸不烂之舌,折服东吴的饱学之士,使孙刘迅速结盟;在郑国危如累卵之际,老迈的烛之武轻摇三寸不烂之舌,虎狼之师不击自退,铁桶之围不攻自破。
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是如何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护郑国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
巧设悬念,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知识牵引,明确考纲。
展示文言文考点,学习文言文翻译方法。(见PPT)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1、作者简介与文题解读(见《优化学案》P17)
2、《左传》与编年体
3、知识补充--史书体例--识记(考试填空,不写错)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记载的时间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编历史的方式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编历史的方式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记载的时间
⑤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编历史的方式
四、小组讨论,展示交流。
学习要求:通读全文,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词。
1.通读全文,给汉字注音
汜(fá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quē)秦 函(hán)陵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2.小组或同桌合作归纳字词意义和用法。
A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3)夫晋,何厌之有 餍 (4)秦伯说,与郑人盟
(5)失其所与,不知
B词类活用:
①烛之武退秦师 ② 且贰于楚也
③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④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⑤ 越国以鄙远 ⑥ 阙秦以利晋
C古今异义
①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 今义:
②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 今义:
③ 亦去之 古义: 今义:
④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 今义:
五、教师点拨,知识精讲。
教师行为:1、针对学生字词归纳不足的地方做补充。
2、讲解第一、二自然段。
(1)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齐读第一自然段,然后由学生回答。)
①以其无礼于晋。②且贰于楚也。
(2)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出使秦国的?
郑伯,他勇于自责,以情动人,以诚动人,因而说服烛之武出使秦国。
3、背诵一、二段。
六、布置作业
整理本课文言句式及一词多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复习上堂课内容,并归纳总结文言词语及句式。
2、 分析烛之武形象,并延伸讨论说话艺术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烛之武“ 怎么退--为什么退--退的结果”三个问题引出文章相关语句,
再次熟悉情节。
二、推进新课(从文本出发,逐步引进社会和人生。)
1、研读第三段,烛之武怎样说服秦伯退师?
明确:①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
②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④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⑤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亡郑 对秦 无利,有小害(表面)
舍郑 对秦 无害,有小利 分析利弊,层层深入
亡郑 对秦 将有大害(深入)
2、烛之武究竟何许人也?
①佚之狐:“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侧面描写)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语言描写)
③(烛之武)许之。④(烛之武)夜缒而出。(动作描写)
明确:①才华横溢、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②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③不卑不亢、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3、 研读第四段--晋师撤离郑国。
4、 小结文章结构(见PPT)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
5、 分析本文烛之武、佚之狐、晋文公的人物形象。(见PPT)
三、合作探究
1.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探究学习: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2.朗读第三、四段,思考:烛之武为什么会成功?
①烛之武--委婉,抓住对方心理。②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③郑君--善于纳谏、勇于自责。
6、 以今天的观念来看烛之武退秦师这件事,可以获得哪些宝贵的启示?
(1) 从佚之狐推荐烛之武看伯乐精神。在郑国危难之际,佚之狐慧眼识英雄,主动向郑王推荐烛之武,而烛之武智勇双全,不辱使命。如果说烛之武是千里马,那么佚之狐就是伯乐,韩愈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当今社会,许多“千里马”难以四蹄腾空、昂首长啸,很大的原因就是推荐重用的伯乐少,打击报复上司多。小到单位、企业,大到国家、民族,以长远的眼光来看,都应该发现人才、重用人才,让人们能最大限度地施展才华、创造业绩。
(2) 从烛之武临危受命来看爱国主义。烛之武在郑王坦诚道歉后,不计前嫌,深明大义,临危受命,慷慨赴死。郑国之安危,亦个人之荣辱也。自古以来,爱国主义就是时代的号角,激励着仁人志士们舍生取义、前仆后继。从屈原、杜甫、陆游到龚自珍、林觉民、方志敏,历史的天空浮现着多少鲜活的面容,回荡着多少壮丽的诗篇。在今天,爱国主义回到平民立场,就是每位公民要满腔热情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3) 从烛之武说服秦王看外交家风采。烛之武面见秦王时镇定自若、慷慨陈词、丝丝入扣、无懈可击,让秦王听后心悦诚服,立即下令撤军并重兵驻守以防晋。一身孤胆闯虎穴,三寸巧舌退强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个外交家的独特风采。从历史的长河中可以看到,诸葛亮前往江东促成孙刘联盟时,舌战群儒,谈笑风生;顾维钧在巴黎和会签字协议上拍案而起,据理力争;周恩来在重庆和南京国民政府要人周旋时有理有节,刚柔相济。外交家的风采,神奇迷人,彪炳史册。
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课文筛选有用的信息,并发挥想象,对烛之武加深认识,使这一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明晰起来,避免了就课文讲课文的的单调枯燥乏味。
四、总结归纳(文言句式、一词多义)
1、文言句式
① 以其无礼于晋 (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⑤(烛之武)辞曰(省略句) ⑥敢以(之)烦执事(省略句)
⑦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句) ⑧(晋)许君焦、瑕 (省略句)
2、一词多义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承接,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承接,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承接)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承接的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的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助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兼词,于之)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语气助词,还是,表商量)
(5)之
①公从之(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何厌之有(助词,帮助宾语前置)
③行李之往来(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是寡人之过也(助词,的)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翻译句子(注意特殊句式词语的翻译)
(1)夫晋,何厌之有?(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3)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5)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李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