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颂》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6-2-9编辑:互联网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 积累词语,掌握“眸子、酡红、摄住、萧疏、澹”等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2、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3、 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 过程与方法

把握散文情感美、意境美、文笔美。抓住优美、生动的词语,再现词语传达的画面,用心体会,感受散文意境。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陶冶自己爱美的心灵,锻炼自己发现美的眼力。

2、 培养自己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2、 品味优美语言,揣摩词语。

教学难点:

1、 体会本文优美的意境。

2、 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词句。

教学突破:

本文景物与人相互映衬,相互参照,特点突出,形象清晰。在学习时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本文既写秋,又写人这种独特的写法,从而更好地理解本文完整的构思和作者的情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音乐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一年有四季,四季之景是不同的,春天给人以柔和,夏天给人以热烈,秋天给人以萧瑟,冬天给人以肃杀,同学们可以举出人们对秋天的描绘吗?

学生根据查阅资料答:李白“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秋瑾“秋风秋雨秋煞人”;……

在文人墨客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台湾女作家罗兰描绘的秋天,感受一下别样的秋天,别样的人。(板书课题)

二、 检查预习情况:生字、词,了解作者。

1、 多媒体显示:

(1) 根据拼音写词语或汉字注音

眸子(   )酡红(   )寂寥(    )执著(   )澹(  )

sà爽        shè住        juàn顾        秀yì     

(2)解词:

  萧疏   扰攘       澹       闲云野鹤

教师任选几名学生回答,明确(1)móu  tuó  liáo  zhuó  dàn  飒 摄 眷 逸 (2)萧疏:稀疏,稀稀落落。 扰攘:骚乱,纷乱。澹:安静。闲云野鹤:比喻闲散安逸不受世俗羁绊的人,旧时多指隐士、道士等。

2、多媒体显示作者简介:

简介作者:

罗兰,原名靳佩芬,天津宁河人。台湾女作家,善于写景状物,文笔优美。她创作勤奋,从《罗兰小说》到现在,已有近30部作品问世。除《罗兰小说》五辑外,还有《罗兰散文》七辑,长、短篇小说多集,以及书信体文集、诗歌剧、论文集等。其中《罗兰散文》第一辑、第二辑获台湾中山文艺大奖。

教师找一名学生读,了解作者。

师:刚才,同学们对本文作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在,我们就共同走进作者,走进他笔下的“秋”。

三、 读课文,整体感知并深入研讨课文。

1、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同时,多媒体课件显示秋景,学生感受秋韵。并思考:作者抓住了秋天的哪些景物来写的?

明确:课文主要写了秋林、秋日、秋院、秋云、秋风、秋水等景物。(同时教师板书:秋林、秋日、秋院、秋云、秋风、秋水)

2、教师找几名学生读相关的写景段落。要求:要读出感情,更好地展示秋韵。

3学生细读课文,屏幕显示问题:

作者在描写这些景物时,分别抓住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征?各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学生互动,共同解答,最后明确:秋林:飒爽、洒脱;秋日:凄楚之美;秋院:幽寂;秋云:淡淡、悠悠;秋风:纯净、爽利;秋水:明澈。

4、欣赏文章,感受美感

师:秋天是含蓄的,秋天是深沉的,秋天给人以收获,你认为罗兰的散文《秋颂》,给你带来了哪些美的享受呢?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汇报结果。

生甲:我们探究的是这篇文章的语言美。首先,表现在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如拟人句“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得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比喻句“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排比句“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教师同时板书:比喻、排比、拟人)

生乙:作者在词语的运用上多用叠词,如“高高的”、“静静”、“淡淡然”、“悠悠然”、“乔迁”、“闲闲的”、“远远的”……这些词语口语化,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生丙:我们探究的是这篇文章的情感美。作者用饱含感情的笔调抓住秋日的枫叶、秋日的闲云、纯净的秋风、明澈的秋水来尽情歌颂、赞美秋,让读者身临其境,受到美的陶冶、感化。

5、思考:作者用哪两个字概括了秋天的特征?(提示:依据第九段答.)

明确:“闲”、“逸”(或“澹”)

师:作者正是寓秋于内在美,从而赞颂了它淡远闲静的品格。(同时板书:秋、淡远闲静)

师:本文作者只写了秋,赞颂了秋吗?

学生先思考,然后明确:不是,还写了人。歌颂了具有内在美的人,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与秋的形象交相融合,形成了这优美的意境。

师:那么,作者呼吁我们做一个怎样的人呢?学生思考后作答。

明确:我们应该做一个心胸广阔、淡远闲适、不追名逐利、洁

身自好的人。

师:那么,颂人的句子有哪些呢?(教师板书:人)

明确:第10自然段。(生读)

师:文章还有既写秋,又颂人的句子,你能找到吗?

学生找到后明确:第1段中“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第11段中“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清清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6、学生质疑,共同探讨。

学生可能有如下发言:

(1)在第11段“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清清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这句中,为什么作者要把“秋”字单提出来,而与前面的内容用逗号隔开?

(2)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可为何末尾不用感叹号,而用句号呢?

……

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7、 教师小结:文章语言清新、隽永,给人以行云流水之感;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秋的形象具体可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能加以借鉴,用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 课堂训练,多媒体显示:

1、 仿写句子:

例: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秋高气爽,爱她的香飘田野。

仿:人们都爱      ,              ,               。

2、 仿照句式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造句

例:春天鸟儿欢叫,夏天野花盛开,秋天树木葱茂,冬天雪花飞舞。

仿:                                                       

学生完成后,交流回答,师对于写得好的要给予鼓励。

五、 课堂总结:

本文作者通过对秋景的描述,既颂了秋,又颂了人,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极度喜爱之情。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希望大家能领悟、学习。

六、 布置作业

同学们,通过我们对课文的学习,你也一定对“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请拿起你手中的“画笔”,通过想象,绘制一幅属于自己的“秋”吧!`

教学反思

本文运用了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描写大自然,歌颂人生,寓情于景。语言传神形象,拟人贴切自然,在行文中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亲切自然,富有感染力。这些特点都需要学生认真掌握,并在以后的习作中加以借鉴。 

板书设计:

秋颂

秋林             秋云 比喻

秋天     秋日             秋风       排比

秋院             秋水 拟人

淡远闲静

 

谭义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