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发布时间:2016-1-14编辑:互联网

【学习重点】

1.了解《左传》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

2.积累古代汉语知识,如重点实词、虚词常见的特殊句式。

3.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爱国名句

1.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汉)司马迁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 

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5.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 周恩来 

6.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艾青 

7.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                       -- 聂鲁达 

二、文学常识

(一)作家作品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这是朱彝尊对《左传》的高度评价。“左氏”,司马迁认为是春秋时代鲁国盲人史官左丘明。《左传》的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

(二)了解背景

春秋时期,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请先了解相关的史实: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晋公子重耳流亡中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左右莫不含笑(颤巍巍老烛武)

(明)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中这样写烛之武:事郑国为圉(yǔ)正,三世不迁官。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三、夯实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汜南         ⑵佚之狐        ⑶缒             ⑷阙秦以利晋     

⑸杞子         ⑹逢孙          ⑺共其乏困       ⑻秦伯说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济         与                       

3.为下列形近字组词。

4.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     通                 )

⑵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通                 )

⑶秦伯说,与郑人盟  (     通                 )

⑷失其所与,不知  (     通                 )

5.重点实词

⑴夜缒而出:                  。   ⑵敢以烦执事:                。

⑶亡郑以陪邻:                。   ⑷阙秦以利晋:                。

6.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

7. 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虚词。

8. 写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⑴敢以烦之执事       古义:                      ;今义: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人),可用作动词或名词。

⑵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                      ;今义:一般引申为宴客的主人。

⑶行李之往来      古义:                      ;今义:出门所携带的(装有衣物、食品等的)包裹、箱子等。

⑷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                      ;今义: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⑸亦去之       古义:                      ;今义: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9.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⑴名词的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②夜缒而出,见秦伯……                

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⑵形容词的活用

①越国以鄙远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⑶动词的活用

①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②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10.文言句式

⑴判断句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                        ②以乱易整,不武                      

③是寡人之过也                        

⑵倒装句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且贰于楚也                          

③佚之狐言于郑伯                          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⑤何厌之有?                           

⑶省略句

①许之                                    ②敢以烦执事                          

⑷固定句式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夫晋,何厌之有?                     

11.文学常识填空

《左传》,即《        》,又称《           》,是我国先秦史传中的一部重要著作。相传作者是      末期鲁国史官         。全书比较系统详尽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外交等社会情况,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当时社会提供了丰富资料。并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课堂读写探究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一、重点突破

翻译课文并归纳文言知识: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译文: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译文:                                                                       

③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译文:(1)                                                                     

(2)                                                                          

(3)                                                                          

④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译文:                                                                       

二、文本探究

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那么,请问:

1.课文哪些语句最能显示烛之武高超的游说艺术?请找出并加以评点?

2.课文选取哪些内容完成了烛之武人物形象的塑造?

(提示:从大义、大勇、大智三个方面)

 课后拓展读练              素养积淀,能力提升

一、素养积淀

【素材开发】烛之武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他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并没有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诗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思维激活】这则材料可用于与“磨砺”“逆境中奋起”“人生储备”等有关命运的话题和材料作文中。运用时我们可以这样论述: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不论你经历了哪些挫折,不论你是否怀才不遇,只要是金子,你总会发光的。

【精彩应用】

①想象画面型--                   夜缒而出

是夜,万籁俱寂,黯淡的月光中,烛之武凭借一条粗陋的绳索,艰难地顺墙而下,蹒跚着迈向秦营。这艰难而伟大的一步啊,一步迈出,就迈向了有去无回的危险,迈向了前途的生死难料,迈向了虎视眈眈的虎狼之窝。

满头的白发飘扬在深秋的寒风中。在这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国将不存,何以家为?于是前行的蹒跚脚步更加镇定。今夜的月光啊,照耀着一个老人执著前行的身影,照耀着一颗慷慨赴难的爱国之心!

②心理描写型--                   深明大义

烛光依旧阑珊,而他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他的生命就像这烛光,虽然现在明亮,可能在不经意的哪一刻黯然熄灭。他的一生平淡如水,虽然平凡,但也算充实。可是自己总觉得应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涂下生命的光彩一笔,来昭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

他还在踌躇,曾经自己那么恨他,怨他,他让自己失去了年少的雄心壮志,失去了中年的忠心诚意。而现在,在自己垂暮之时,他却说,郑国需要我……

烛光摇曳不定,仿佛自己风雨飘摇中的祖国,又像自己摇摆不定的心事……

烛光又是一阵摇晃,烛之武挺身而起,犹豫的神色代之以满脸的镇定,他迈步而出,毅然走向秦营!

③思辨议论型--                 思考,换个角度

当烛之武坚定的脚步踏在通往秦营的道路上,秦穆公已端坐在营帐之中,摆开了咄咄逼人的架势。

假如烛之武开口便是“郑国怎么怎么重要”,“郑人如何如何勇敢,不畏强敌”,那么遗留下的将是他殷红的鲜血和郑国在诸侯版图上的消失。

但是,烛之武换了一个角度,他大度地站到了秦国的立场之上,处处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不仅使自己化险为夷,更是在黑云压城的危机关头力挽狂澜,使郑国在战争的风暴之中得以保全。烛之武用勇敢的行动向我们再一次表明:换一个角度思考,你将得到一片崭新的天地。

二、能力提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阙秦(jué)    逢孙(páng)    杨孙戍之(shù)

B.汜南(fàn)    佚之狐(yì)    夜缒而出(chuì)

C.鄙远(bǐ)     君之薄也(bó)  共其乏困(gōng)

D.朝济(jì)     秦伯说(yuè)   失其所与(yǔ)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不阙秦,将焉取之      D.秦伯说,与郑人盟

3.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个的一项是  (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D.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4.下列句子中与“以”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D.焉用亡郑以陪邻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个的一项是  (    )

A.夜缒而出,见秦伯          B.朝济而夕设版焉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6.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⑤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①③④/②⑥/⑤      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⑤/②⑥/③④

7.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    B.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C.君知其/难也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8.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A.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B.传:传述之意,主要用于解释经书,阐明经义。例如《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

C.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D.侯、伯:春秋时期的爵位。春秋时期有公、侯、伯\男、子五等爵位。

9.不属于晋文公退兵理由的一项是  (    )

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失其所与,不知。         D.以乱易整,不武。    

10.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

B.课文叙事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C.课文集中笔墨写郑伯劝烛之武出使,从而做到繁而不杂、层次井然。

D.整篇说辞十分讲究语言艺术,既有明确说理,又有隐晦的暗示。

二、阅读提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l~16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1.对下列两组加点词的意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1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个的一项是(    )

A.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B.子犯请击之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⑵朝济而夕设版焉。             

⑶不阙秦,将焉取之。                 ⑷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⑸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14.分析一下“夫晋,何厌之有”的句式特点。

15.从原文中摘一句烛之武从历史的角度离间秦晋关系的话。

1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⑵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2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