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龚侃 复旦初级中学
教学目标:
初步感受豪放派的风格特点,反复朗读感受苏词豪放大气的特点
初步了解苏轼的经历和形象,体会诗人虽身处逆境仍渴望为国建功的壮志豪情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豪放派的风格特点,反复朗读感受苏词豪放大气的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苏轼的经历和形象,体会诗人虽身处逆境仍渴望为国建功的壮志豪情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1、我们已经学习了柳永的《蝶恋花》、晏殊的《浣溪沙》、李之仪的《卜算子》、李清照的《如梦令》,你能概括这些词在语言风格和表现主题上的共性吗?
曲折委婉,情意绵长
2、当一种文学体裁发展到一定程度以至于缺乏新意时,它要么选择改变,要么只能接受消亡。当词的发展面对这一十字路口时,是哪一位文学家指明了词发展的道路呢?
补充:王灼《碧鸡漫志》:“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道自振。”
3、苏轼“新”在哪里?“向上一路”是怎样的一路?今天我们学习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相信通过学习,你能从中找到答案
补充材料:“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二、 豪放词的朗读方法
1、从标题来看,这首词在表现的内容方面,与之前柳永、晏殊等人的词有怎样的不同?标题中的“江城子”与“密州出猎”分别是什么?
不再局限于儿女情长,闺阁情愁,而是表现出猎这一男性化的事件,体现的是男子的豪情。
2、自由朗读这首词,体会这首词在朗读的时候与之前所学的词在朗读方法上应有哪些不同?
音量大、吐字饱满、语调高亢、断句果断不拖沓、有英雄气概……
3、补充材料:俞文豹在《历代诗余引吹剑录》谈到一个故事,提到苏东坡有一次在玉堂日,有一幕士善歌,东坡因问曰: “我词何如柳七(即柳永)?”幕士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4、以小组朗读评比的形式,强调豪放派作品的朗读气势,在朗读中感受苏词豪放的特点
三、 感性体验苏轼的“狂”
1、在朗读苏轼这首词、体会“豪放”的风格特点时,应重点抓住词中哪一个字来体会苏轼当时的情怀?读出“狂”的感受。
2、这首词中苏轼的“狂”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左牵黄,右擎苍”--对自己威风形象的得意之情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声势浩大
“卷”描绘出千骑席卷山林、人欢马叫、竞逐争奔的浩大声势。
“亲射虎,看孙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英雄气概
3、圈划文中能够突出体现苏轼的“狂”的字词,并通过朗读重读加以表现
“亲射虎”“看孙郎”“西北望,射天狼”等
四、 理性分析苏轼的“狂”
1、苏轼为何而“狂”?(“狂”一般是由于有强烈的情感需要宣泄)
“老夫”“鬓微霜”“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
背景的补充:
当时,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国内外危机日益加深,辽和西夏不断侵扰,边患时有发生。苏轼虽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而被贬官,但仍关心国事,坚持抵御外侮的主张。
希望报效国家,以身许国而又不被朝廷信任,报国无门,年华空老。
2、当时的苏轼其实只有三十多岁,却自称“老夫”,你从他自称“老夫”体会到他当时怎样的境遇?
3、苏轼的“狂”是积极乐观的还是消极观的?你怎么理解苏轼的这种“狂”?
“鬓微霜,又何妨?”--不服老
“何日遣冯唐”--对朝廷满怀希望
“会”挽雕弓如满月--对未来的确信
强调:反复朗读下片,尤其是体会“射天狼”上扬的语调
确有悲壮之气,强调其中的“壮”
更主要的是面对误解、怀疑、逆境、磨难的不屈服的乐观精神,这是苏轼精神人格的体现,是真正的豪放
后来苏轼跌跌撞撞从密州而徐州而湖州而黄州而登州而扬州而惠州直至海南,人生历程中不断被贬,却也能
潇潇洒洒,秉承“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乐观、豁达。
有诗为证:
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官琼州:“抒说先生睡未足,着人休撞五更钟”;
贬官海南:“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正如他自己所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朗读体会
四、苏轼对于宋词
1、重现补充材料:王灼《碧鸡漫志》:“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道自振。”
2、通过这首词,你对豪放词有哪些认识?
内容多写建功立业,情感激昂高亢
3、苏轼对于词发展的转折性影响
(1)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创豪放派风格
(2)以诗为词,在词中大量使用典故,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形式。
(3)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破除“诗尊词卑”的观念。
(4)不拘泥于曲调音律,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