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试卷共计三大题,含25小题。整体呈现分值分配合理,难易程度适中,题材选择广泛,不回避重点热点,知识点覆盖面广,注重语文综合素养的考查的特点,与中招试题特点非常吻合。
一、这套试题还有它的独特之处。
首先,地域特色比较浓郁。第24题小作文让学生“选择家乡的一处风景名胜景点,写一段推介的话”。给出范例:“竹沟革命纪念馆”、“竹沟革命烈士陵园”、“中原漓江薄山湖”、“天然氧吧金顶山”、“千年古刹北泉寺”等,体现了“确山县”独特的地域文化。
其次,出题角度比较细腻。例如第1题,选择正确读音,A项的“果脯fǔ”,读音正确;B项的“纤维xiān”,误读为“qiān”;C项的“嫉妒jí”误读为“jì”;D项的“叱咤风云zhà”误读为“chà”。不是考查声调,就是考查多音字,以及口语误读,而且都是典型的易读错的字词。尤其是“果脯”的“脯”,常见的是“胸脯”的“pǔ”,很多学生被蒙蔽。“嫉妒jí”与“妒忌jì”混淆。第5题C项仅有“北宋的文学家张岱”的朝代错误,学生没有发现。
再次,有小作文,这跟中招试卷相比,是个创意。
二、总体成绩不够理想。
全校参加考试352人,及格(120×60﹪=60分)296人,优秀(120×80﹪=96分)129人,年级总平均分73.20。
试卷失分较多的地方突出表现为“不该会的出错”“该会的也出错”。
(一)“该会的出错”
例如第2题默写⑴“禅”误写成“示字旁”⑵“虐”下面的偏旁开口方向颠倒;“哼”右边写成“享”;⑶“窜”写成了“蹿”;⑷“成为最知心的人”句中多了一个“我”;⑸“蟋蟀们”的“们”弄丢了;⑹“为”写成了“谓”,通假字误写。
原因分析:平时检查默写过关后,临考前没有再次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第3题病句修改错误较多。ACD均好判定,但B项的“从心里由衷地”对“由衷”一词理解肤浅,没有看出意识重复。
原因分析:病句修改训练较少,归纳不足;学生语法没有基本功,词汇量贫乏。
第5题对“北宋的文学家张岱”判断正确,出错。
原因分析:课下注释就没有用心记。该题周周清测试时训练过,但学生不认真整理错题笔记。
第7题,考查新闻基本知识的“导语”,出错。
原因分析:对新闻特点没有掌握,仅局限于了解,不知道“导语”就是对全篇内容的概括。
(二)“不该会的出错”
第6题排列顺序题出错,误选为C。
原因分析:虽然讲解过解题技巧,注意关联词、表顺序的词,先确定关系最为密切的句子,用“滚雪球”法从少到多,排完之后头通读一遍等,但是学生对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朝代顺序一片茫然。不知道“隋 ”之后才是“唐”,以至于把“④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放在了“③中唐以后逐渐由许多文人从事创作,晚唐五代趋于繁荣,而极盛于宋代。”的后面。
第24题小作文,把“家乡”理解过于宽泛,“家乡”=“国家”,写“西湖”的,写“长城的”等大有人在,--因为他们去玩过。
原因分析:审题不清,甚至就不审题。“先写内容,再定标题”的写作坏习惯还没有彻底改掉。
三、努力方向及措施
1、过好字词关和默写关;
2、开展专题训练;
3、强调课外阅读,做好读书笔记,拓宽阅读视野,丰富词汇积累;
4、答题技巧归纳;
5、加强书写训练;
6、微写作走进课堂。
附:第22题答案“错误的一项”应当选B,颔联非“比喻”,而是“夸张”。
2016.05.
陈爱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