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新课标理念,呼唤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阅读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2016-7-12编辑:互联网

摘要:在阅读和阅读教学中,尊重与发展个性生命意味着教育的本质回归,发展个性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本篇论文里,笔者以接受美学和教育心理学为理论依据,探讨了在教学中如何实施个性化阅读的策略问题。个性化阅读教学意在实践“语文学科承担着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即实现对人的全面关怀”这一思想。走个性化阅读教学之路,需要教师真正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需要教师增强学生生活体验、知识经验的积累意识,在阅读中激活学生的相似模块;需要教师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自由交流的心理场;需要教师改变程式化的课堂教学结构。旨在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 主动发展 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新课标修改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显然,《标准》中的这段阅读教学建议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与归宿点,倡导语文阅读教学走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改革之路。

然而,我们的语文教学总是在以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标准答案、同样的分析模式、同样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加以模式化的训练、规范、钳制,逼使语文学科成为以共性压制个性、生产统一模子产品的罪魁祸首,从课堂教学的定型程序化,到文本解读的“统一化”、“公式化”,到学生作文的虚伪抒情、丧失自我体验的公式化,再到考试题型的“标准化”,无不是在做着扼杀人的性灵的事情。无视人的存在,抹杀个性存在,不把人当人,不从人的发展角度确立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关注人的全面成长,是语文教育的一大顽疾。当内涵深沉、缤纷多姿的文本内容衍化为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的同一种结论的时候,当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被抽象为几条枯燥干瘪、琐碎沉闷的概念的时候,当质疑问难在只唯书、只唯上、只唯“家”面前怯懦畏惧、不敢再有任何丝毫浪漫想象的时,于是,呼唤个性让阅读,已成为一股异常强劲的带雨的春潮。

笔者认为走个性化阅读教学之路,需要教师真正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需要教师增强学生生活体验、知识经验的积累意识,在阅读中激活学生的相似模块;需要教师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自由交流的心理场;需要教师改变程式化的课堂教学结构。惟有如此,才能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才能让阅读的原野上绽满学生个性的花蕾。

一、转变教学观念,明确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性质与阅读教学的目标

   由于阅读教学的基本性质指向不明,无疑是造成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所在。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重新认识阅读教学的基本性质,使阅读教学走上正确的轨道。

培养习惯就是培养学生正确地运用阅读方法进行阅读的习惯的原则,从而使学生确立正确的阅读观,砒砺阅读意志,陶冶阅读情操,在阅读实践中形成能力,具体表现如下:

㈠ 在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勾划、摘录、揣摩推断词义和句义的学法指导,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㈡ 在训练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过程中,应从“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方法指导入手,重视训练学生对文章内在的联系(作家作品的思路)和形式特征的整体把握,培养学生进行快速的整体阅读能力和习惯。

   ㈢ 在训练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时,首先应着力于逆向还原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即从“语言层-意念层-观念层”去体会作家作品“观念层-意念层-语言层”的妙处,跟作者的观念层产生共鸣。通过多次反复地训练,指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攻克“文字关”、“再现情境关”和“深层理解关”,特别要训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自觉的“再现情境”的习惯,让学生去品尝阅读的甜头,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如读《荷塘月色》,凭借语言文字,再现荷香月色的情境;读《林黛玉进贾府》,再现大观园的情境,就能比较自如地闯过“深层理解关”了。这样的话,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将会不断地得到强化。总之,阅读教学应建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序列,使阅读教学真正落实到培养能力的目标上。

二、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由于以往填鸭式的教学,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的现成结论,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阅读的主人,教师要归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权利,引导他们确立自己的阅读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读书的主人。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㈠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选定阅读任务。

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从每个学生的个性实际出发,开放课堂,尊重学生的学习意见,善于了解并研究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心理,善于根据个性与共性,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努力做到教学手段开放。魏书生老师执教每一篇课文都征求学生的意见,这节课学习哪些内容全由学生做主,充分体现了学生阅读学习的主体地位。

㈡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取舍阅读对象。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自主取舍学习对象,学生感到很轻松,能利用自身有时发挥自身的潜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笔者在教《故都的秋》一课,文中描绘了故都秋天的七幅图画,教学中,笔者让学生选定一个自己喜欢的画面品味故都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分组进行讨论学习,教师指导后,再让学生自由取舍一两段加以细细体味,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㈢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学生因各人的知识水平不一,又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表现为不同的个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用自己认为最佳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亮点。这个平等的对话,不仅是师生之间的,还有生生之间,还有师生分别与文本之间对话,是过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又一进步,是真正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体验解读。

三,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要想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学生在文章中所感悟到的,是他自己以独特的感性和经验模式参与解读才能感悟的,他通过文本与作者的“对话”是极富个性化的。陶行知先生曾倡导过“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这六大解放的核心是解放学生的大脑,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的集中体现,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的理解,甚至是“出格”的,教师都应该抱着宽容、欣喜的心态去对待,不应简单地以教师的“一言堂”、“标准答案”去取代学生丰富多彩的解读。教师若是仅从自己教的角度,只关注自己设计的训练,不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不珍视学生的奇思妙想,不允许学生拥有自己的思想和声音,就会熄灭学生智慧火花的进发,扼杀个性潜能的张扬,导致学生敢想、敢说、敢为品格的丧失,妨碍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也就成了一纸空谈。

在教学中,要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态度,蹲下身子来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作交流,没有师道尊严,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绝对权威。

其次,教师要引入“容错”的评价理念,要能适度容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种种差错,这样学生就会在阅读过程中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实践自己的设想。师生间就会有认识上的沟通、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交流、心灵上的对话。

在学生独特体验被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学生会饱尝个性思想被肯定的快乐,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他们个性化的创造潜能,在一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文学接收是个性化行为,读者可以这样或那样理解作品,这是读者的权利,你有什么资格规定那种理解就不正确呢?”针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这种怪现状,北师大教授童庆炳先生如是质问。

四、激活学生的相似积累

顾黄初先生说:“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个性化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走向生活,感受生活,品评生活,丰富生活阅历。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中介来解决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具体性和教材内容的抽象性、概括性之间的矛盾。要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阅读中来,让学生个体生活经验、文本中的生活经验与现实社会生活在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接触、碰撞、交流中展开,促进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课文。

在个性化阅读中,一旦顺利地激活学生的相似积累,把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知识经验的积淀,付诸于对文本的理解,把学生自己人生体验与切身感受移植到文本之中,就会产生一种“超原型”阅读,使个人对课文的感悟所得和独特体验深化、系统化,使课文的“符号语言”,真正成为学生“感于内而发于外”的现实语言,使课文所表现的人、事、物、景,由于学生付予了情感与生命而得以复活;使课文中隐含的思想、观念,因为与学生的经历接通而产生巨大的说服力与震撼力。

一位老师教学《猫》,他让学生谈谈对猫的感受,学生发言踊跃。

学生甲说:我从书上知道猫会抓老鼠,我很喜欢它。

学生乙说:我看见猫的毛黑白相间,摸起来很光滑,也很好看,我很喜欢

它。

学生丙说:我喜欢吃鱼,猫也喜欢吃鱼,我们都喜欢吃鱼。吃饭时,我把碗里的鱼给猫吃,它仰着头“喵喵”地叫,好像说:“谢谢你!”我和猫是好朋友。

这里我们不必评论三个学生关于“猫”的阅读体验孰优孰劣,单来看看他们的体验各是如何产生的。第一个学生是从猫的作用来谈的,他的体验源自阅读书本而获得的知识。第二个学生是从猫的外形来谈的,他的体验源自生活中的观察而获得的经验。第三个学生是从“我”和猫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谈的,他的独特体验源自情感的自我体验。由此例可见,学生大脑中有着怎样的相似积累,在个性化的阅读活动中便会产生出相应的阅读体验。

五、创设自由的交流氛围

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由于受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的限制,其理解、体验往往不能一步到位,会产生认识的肤浅、偏差甚至谬误,有时还可能遇到些疑难和困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若能给学生创设自由交流的氛围,营造一个无话不敢说、无题不敢辩的对话心理场,让自由交流在一种轻松、和谐、愉悦的心境中进行,不惟师、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己。则学生可在体验的交流中、观点的碰撞中,把握自己的理解程度,判断与目标的差距,反思自己及他人见解的合理性、完善性和正确性,并采取各种帮助自己思考和增进理解的策略,最终实现对课文的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这正如钟启泉所说:“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

例如《杜鹃枝上杜鹃啼》,有人就抛出这样一个观点:文题给人的是惆怅之感呢,还是欣喜之感?所给答案为后者。但仔细揣摩,结论似乎并非如此简单。笔者组织学生讨论辨析如下:

甲:感觉是个体生命独有的。见花落泪,宠辱不惊,每个人的心理承受力不一样,对客体外物倾注的感情浓度也不一样。杜鹃鸟在繁花似锦的杜鹃枝上鸣啼,是事物的客观存在,如果硬要说有什么感觉的话,不同心境时,体验自会迥异,高兴时见河水哗哗流淌,好像是在欢笑;悲哀时,闻哗哗流动的水声,好像是在哭泣,这里很难界定是“惆怅”还是“欣喜”。

乙:这是“移情’,,人的主观感情投射到某种外物上,由外显的情感标示内心发展的轨迹。联系上一句话:“诉尽春愁春不管,杜鹃枝上杜鹃啼”,初春的季节,春走了,杜鹃苦苦悲啼,也留春不驻,惜春之情油然而生,“春”象征着生命,美好,生机,美好东西的流逝,人们总禁不住悲哀、怜悯,这里传达出的正是“惆怅之感”。

丙:乙讲的有道理。花开花落,云舒云卷,虽然是自然现象,但由于审美心理和思维定势的惯性作用,加之长期的文化积淀而最终形成的文化传承,已深深烙印在人们的大脑里,如杜鹃,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几乎是“悲哀”的代名词了,早己成为一种“杜鹃情结”,更何况在春去之时,恋春之情伤春之景可触目可惊心,因而哀伤之思,惆怅之感就会相伴而生。

对学生之间的不同见解,教师要引导,要创设一种自由交流的氛围,在学生的自由交流对话中,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好的创新灵感,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

六、改变阅读教学的课堂结构观。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至今仍没有摆脱凯洛夫的五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这种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弊端是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以“以授代学”的教学思想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智能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阅读教学的过程,重视阅读教学中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的统一性和相对不同的特点,在课堂结构上取得突破。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既是统一的,又有其相对不同的特点。其统一性表现为阅读教’学过程(粗读-精读-研读等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阅读感知-阅读理解-阅读应用等)的相互渗透。其相对不同的特点是教学过程以教师的指导、教练为特征,学习过程以学生的自得、“涵泳”为特征。尽管如此,区别是相对的,互相渗透是绝对的。具体表现为通过粗读,学生经过“语言关,,,从“语言层”把握文章的思路;通过精读,学生进入“再现情境关”,从“意念层”把握文章的意蕴;通过研读,学生深入“深层理解关”,从“观念层”把握文章的主旨。整个过程始终贯穿着教师的教练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既有利于学生阅读习惯、意志、情趣的培养,又强化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上仅仅是就阅读教学而言的,但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如果不落实到课堂上,对语文素质教育不仅是无益的,而且是有害的。因此,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关键在于课堂阅读教学素质化。我们必须在这方面做出努力,力求课堂阅读教学素质化有所突破。   

总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阅读水平的评价要避免单一化,而应该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评价方式也要多样化,不仅要重视量的评价,还要注重质的评价,评价的功能要由侧重甄别筛选转向侧重学生的发展。另外还要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更要注重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夠晥大纲汇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秦训刚:《课程改革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学语文》2004年7期。

4、王敬文:《鲁迅小说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页

5、邹立群《鲁迅小说的解读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国基础教育网-语文-教学研究

6、杨再隋:《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新策略》2006年版

7、顾黄初:《顾黄初教育文集》2000年版 四川教育出版社

8、钟启泉:《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年第5期。

联系方式:安徽省萧县王寨中学235261  李强13470821723

 

李强

上一篇 下一篇